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个性原则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注重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确立教育个性化原则,首先要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要从“以个性发展反对全面发展”的误区和“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摆脱“教育平等”的错误认识,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尖端,而不是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胎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要从小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家长和老师要彻底改变“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旧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凡事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决定,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和表达欲,使他们逐步发展自主、进取、勇敢和表达能力。第三,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人的能力、性格、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于思考、多加讨论,在各个环节教授学生批判能力、创新思维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从教而学”的良好氛围。
2.创新能力的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要素组成的。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内的有机整体,决不能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封闭式教育是没有出路的。系统科学理论为我们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和指导。
3.创新能力的实践原则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无论是目的、方式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遵循实用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创造性的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和评价青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4.创新能力的合作原则
所谓合作,是指由若干人或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仅与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而且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造潜能。人格品质中的合作特征就是这样一个因素。人的创造力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社会化的特征。培养青少年的合作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其次,让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学会在竞争团体中工作,学会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创造。
创新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大、中、小学生为重点。青年学生是有创新潜力的,只要方法得当,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大提高的。针对当今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和尝试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的被管理对象,也不能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具有创造潜力、富有个性的主体。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否则,如果各方面管理太死,学生就会完全被动,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实行多元化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允许大学未毕业的学生自主创业,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鼓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
创新能力创造了校园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学校创新环境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大中学创新环境建设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学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发表大学生征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对不同领域有所了解,与不同学科进行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拟定课题,委派教师指导,定期对学生的科研项目进行检查和评比,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感,开阔视野,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取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各种照顾或优惠。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特色创新课程。
创造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在大学教育中,要注意文理的渗透。可以给文科生开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适当加强对理科生的人文课程教育,让文理互相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现状,实施大学科、大专业教育,使课程相互渗透,打破明显的课程界限。中小学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大学应该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让学生以一个专业为依托,以跨学科综合培养为重点。这样既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以后在某个专业继续深造做准备,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从而学好知识,提高创新热情。应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从思维科学或心理学、方法论等一门学科的角度来讨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是着重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研创新方法,比如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如何提炼论点(观点),如何找版面,安排论文结构;如何论证;如何修改稿件,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等等。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大作业或小论文,对他们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础训练,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科研创新实践,显著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
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研究和创新有强烈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会渴望学习和研究。因此,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是教师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
有必要改变过去以“教师单方面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激发学生主动追求知识”。积极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自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真正适合大学生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创新能力与考试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只有死记硬背积累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种考试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新的考试模式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试方式上,可以有适当数量的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材料,发表不同意见,鼓励那些有创意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精力。有些课程还可以用综合作业和专题论文代替传统的闭卷考试,并放宽考试时间限制,这样可以收集资料,对相关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考试内容方面,尽量减少试卷中需要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内容,尽量安排一些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探索性问题,需要学生充分深入思考后才能做出回答;或者安排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过反复、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后做出回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对他们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