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08-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和过度自信
在本次讲座中,陆老师主要讲解了信息输出阶段最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全面阐述了过度自信的定义、原因、利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过度自信。
自信是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过度自信是指人认为自己比自己强。
比如你问创业者一个问题,你的公司能活五年吗?超过80%的人回答是,但实际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活五年,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家都过于自信了。
其实正常人都是过于自信了。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过度自信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过度自信的人会显得比实际更聪明、更强大,有利于个体的遗传。
过度自信使人更容易在社会中生存,但在金融市场中,过度自信使人忽视风险,更容易犯错。
专业知识、经验和信息积累会影响过度自信。
专家更有可能过于自信。在处理简单问题时,专家会处理得很好,但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专家就更容易过于自信。
经历过牛市的人更自信,经历过熊市的人更悲观,经历过牛熊的人更客观。
你知道的信息越多,你就越容易自信。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自己的能力,就会过于自信。
当局痴迷于旁观者,如果他们想避免过度自信,就应该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角度做出选择。
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拼图。
信息输出是决策,买卖都是决策决定的,所以鲁老师对过度自信做了全面的解释。听完之后感觉对过度自信的理解还不是很深,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学习知识,积累信息,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没有知识,信息积累就不能为我们所用。知识低于信息,我们的能力提升没有天花板。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但在某个时刻,知识、信息和能力是固定的。
认知不一样。认知是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是外界事物与自身能力的匹配程度。
过度自信更多的是认知。
知道就相当于知识,做了就相当于形成了一种能力,在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完成了一件事。
有人说知行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从学习知识到形成能力,按照自己的认知完成一件事,有很多障碍。
过度自信不仅不好,而且不好。如果我们过于自信,我们会比实际情况更好。有什么优势?
如果我们过于自信,我们会显得比真实的自己更好,我们会获得一些机会。如果这些机会可以反过来提高我们的能力,那么我们的过度自信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