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生是不是更容易陷入科研的困境?
虽然硕士生和普通博士生的压力也很大,但他们陷入科研困境似乎更为常见。这些直接生(包括作者本人)当初选择直接生的时候都是盲目的。进入科研阶段后,他们发现现实的科研和理想的情况有着巨大的差距,在心理上和科研工作中都陷入了僵局。问题的解决从重新认识自己和科研开始,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目的,调整自己,寻求改变。
01,盲目选择直博
每年选择直博的同学比例都挺大的,有的热爱科研,有的误以为自己热爱科研,有的是因为?五年快速通道?然后呢。高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接收的材料、化学、环境、生物相关学科的直接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数量。直接生占免试总人数的23%至42%。
但是,相当一部分这种规模的直接生在做选择的时候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常见的刻板印象是什么?学习优秀的保证研究,更优秀的是直男?这些优秀的学生随后投身于保险研究的过程中,并选择了直接博客。他们没有意识到吗?本科学习成绩好?用什么?适合科研?其实是两码事。
科研实践知识的匮乏和职业规划的迷茫,让他们在听到直博的好处后,不再对自己和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转专业、工作、出国有哪些选择?没有选择的路?。
有些人是被逼的,面试的时候评委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是否愿意执导自己的博客。笔者的一个朋友那年去南京大学面试,学院只剩一个硕士了,但还是有很多直接的博客名额。他的意向导师说,只有一个直博的地方,如果不想直博,就得另谋出路。获得免试资格并不容易。那时候大部分高校都快完蛋了,不选择直博就无处可去。所谓?嘴里的肉不吃会不舒服吗?。所以现在他成了很多陷入困境的人之一。
0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直接生正式进入科研生涯,发现科研并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
首先,科研成果和努力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都习惯了考试。这种考试的成绩和个人的努力几乎是线性相关的。只要上课认真,课后肯努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但科研是复杂的,能否取得好的成果,与课题组的条件、导师的指导、课题的具体方向以及你自己的努力都有很大的关系。
更何况有些研究方向可能本身就高不可攀。很难事先知道是否可行或者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固有属性之一。但对于成绩一直很优秀的直学生来说,这种漫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是焦虑。
其次,完美主义在作祟。科学家的职业化使得科研领域与各行各业没有太大区别。有少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过分逼迫学生,推迟毕业。水篇?连论文都造假,把无意义的工作说成重要的基础研究。虽然这种情况在科研机构中并不多见,但对于很多直接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身处其中,会有一种幻灭的压抑感。
还是那句话?以为自己爱研究人员?觉醒。刚开始很多直生把本科学习当成科研一样。当他们进入实验室阅读文献时,日复一日,他们发现他们不喜欢科学研究或他们当前的课题。但这个时候,无论是转专业、转硕士还是退学,成本都很高,所以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