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是什么?
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即光能转化为电能。这种光电变化现象统称为光电效应。这个现象是赫兹在1887年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实验研究中偶然发现的。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证实,这是由于放电间隙中出现了带电体。1899年,J·J·唐慕孙通过实验证实带电体是类似阴极射线的电子流。在1899—1902期间,Learnard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命名为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全面解释了光电效应。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
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光照射金属时,这种物质的电特性会发生变化。这种光电致变色现象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可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伏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也称为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部光电效应。赫兹在1887年发现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照射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只有当光的波长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才能发射电子,也就是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称为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与光的强度无关,不能用光的涨落来解释。和光的波动也有矛盾,就是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根据涨落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时间较长,金属中的电子可以积累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但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的亮度强弱,光子的产生几乎是瞬间的,不超过十减九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须由与波长相关的严格定义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组成。在光电效应中,电子的发射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而是大部分垂直于金属表面发射,与照射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光是高频振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影响电子的发射方向。简介
光电效应可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伏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也称为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部光电效应。
赫兹在1887年发现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解释成功。金属表面在光照射作用下发出的电子的效应称为光电子。只有当光的波长小于某个临界值时,才能发射电子,也就是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称为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频率,与光的强度无关,不能用光的涨落来解释。和光的波动也有矛盾,就是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根据涨落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时间较长,金属中的电子可以积累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但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的亮度强弱,光子的产生几乎是瞬间的,不超过十减九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须由与波长相关的严格定义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组成。
在光电效应中,电子的发射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而是大部分垂直于金属表面发射,与照射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光是高频振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影响电子的发射方向。
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相应的,光的波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的干涉和衍射。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一定的极限频率,光电子就会立即从光照射的金属表面逃逸,产生光电效应。当在金属外面加上一个闭合电路,加上一个正向电源,这些逃逸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形成所谓的光电流。当入射光不变时,通过增加光电池两极的直流电压,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光电流会增大。但光电流不会无限增加,受光电子数的限制,存在一个最大值,就是饱和电流。因此,当入射光强度增加时,根据光子假说,入射光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能)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单位时间内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增加,因此光子与电子在金属中的碰撞次数也增加,因此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逃逸的光电子数也增加,饱和电流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