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毕业论文
/hero/fuzm/5_1.shtml
作为知名作家,海明威的性格、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与一般人想象的文人学者类型完全不同。童年的他是个活泼调皮的“野孩子”,经常缠着热爱户外活动的父亲带他去打猎钓鱼。入学时,他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对拳击和橄榄球的热爱是疯狂的,一直保持到晚年。由于这种长期的锻炼,海明威强健的体魄和凶狠的外表使人无法把他与一个“作家”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如此痴迷于激烈体育活动的学生时,他就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模仿当时流行的幽默之笔写一些杂文和报告,很快就显示出令人钦佩的才华。刚满十七岁的他被选为橡树园高中校刊的主编。19岁的海明威从1917毕业后,在叔叔的推荐下,离开家去了堪萨斯,在《堪萨斯城星报》当记者。
早在他毕业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美国战争后,还在上学的海明威受到爱国热情的鼓舞,几次要求参军,但因年龄限制未能如愿。直到战争结束,1965438+2008年5月,他才获得了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当记者的机会,奔赴意大利前线。没想到,他刚到那里不久,就在开着救护车穿越火线时被一颗开花的炮弹打成重伤(野战医院的医生在他全身取出了237块弹片),而海明威其实就是背着这些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挣扎着走向救护车站才晕倒的。海明威在后方医院接受了三个月的治疗后,回到了前线,直到停战后,他才在1919开头全身伤痕累累地回到了美国。这些伤疤让他获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银十字军功章,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此时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国后,他创作了十几篇散文,但都被拒绝了。为了谋生,他接受了《多伦多星报》的招聘,成为该报的一名记者。不久,他与哈德利·理查森结婚了。1992年,海明威被任命为该报驻欧洲特约记者,带着哈德利去了巴黎。
在巴黎期间,海明威一方面从事采访和记者工作,另一方面又重新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但开始并不顺利。他的第一本作品集(包括三篇短篇小说和十首诗歌)在1923出版时,只印了300本,社会反响也很冷淡。而海明威是那种不肯认输的“硬汉”。他干脆辞去了记者的工作,专心创作,并于当年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文集《在我们的时代》。这本集子的第一版在巴黎仍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第二年在美国出版第二版时,它成为1925的十大畅销书之一,海明威一举成名。海明威从1921到1926一直待在巴黎。他是一群从美国来到巴黎的“精神流浪者”中的一员。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波后,这部分人失去了心理平衡,从而感到困惑、沮丧和不知所措。这群迷失了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成了海明威观察分析的对象,写了《我们这个时代》短篇小说集和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出。书中引用了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话作为扉页。从此,“迷惘的一代”成为这些精神空虚青年的集体代号,也成为代表这种思想倾向的新文学流派的名称。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不遗余力地揭露和谴责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暴力和灵魂堕落。作者通过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和性别,既展示了“迷惘的一代”青年空虚的精神世界,又反映了自己消极的世界观。其实书中的巴恩斯就是海明威的自我写照。
1927年,海明威和哈德利因感情破裂而离婚,随后他们与波林·博芬结婚,并于次年随她返回美国。他们在佛罗里达定居下来,安心写作。1919年,他们又出版了另一部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描绘一个时代人们内心世界演变的洞察力极其深刻。另一方面,作者直接指责战争的罪恶,对人民的苦难发出悲叹和同情,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消极悲观主义,这些都表现在他后来的一系列作品中。
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旅行,钓鱼、打猎和观看斗牛。这几年他只写了两部作品《午后之死》和《非洲青山》,但都不是很成功。1936年,他出版了短篇《弗朗西丝·马康博的幸福生活》和《乞力马扎罗的雪》,在他写的几十篇短篇小说中被广泛赞赏和公认为优秀作品。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的叛军与* * *和政府军激战。海明威毅然投身于民主与独裁的斗争。那年冬天,他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支持活动,促成了大半个欧洲。1937年初,担任美国人组织的医疗部救护队队长,两年内四次赴西班牙。我一开始是战地记者,后来干脆加入了国际纵队,与* * *和政府军并肩作战。由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这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最终失败了。海明威满怀悲伤地回到美国,战争的经历和失败的痛苦为他提供了改变精神世界的机会和创作的源泉。他写过剧本《第五纵队》和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后者是一部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并畅销全球的杰作。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划时代的里程碑,被公认为不朽之作,1940位居英国十大畅销书榜首。
1941年初,海明在欧亚战争中厌战来到中国,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印象深刻。回国后多次公开演讲,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精神。由于他的声望,这些演讲在激励美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日斗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5438年6月+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全面爆发。海明威立即将他的私人游艇改装成巡逻艇,参与海岸巡逻和侦察,并向政府提供大量情报。1944年,他随同美军去欧洲,去前线采访。他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头部受伤,几乎死去。为此,战后,美国政府授予他一枚银星勋章。
1945年3月,海明威在胜利前夕回到中国,随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继续他的创作生涯。他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和两部中篇小说,其中《老人与海》(1952)是另一部不朽的作品,它为他赢得了1953年普利策文学创作奖。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海明威已经失去了他的创作精力,因为他一直受到几种疾病的折磨。1970年,也就是他去世十年后,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激流中的小岛》。这部小说早在1951就完成了,但一直没有出版,也没有修改(反复修改作品是他一贯的谨慎风格),就送到了某银行的金库里。直到1970,他的遗孀玛丽·海明威和出版商查尔斯·斯克里布纳才拿出手稿,整理后公之于众。这是海明威写的唯一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小说。
从65438年到0958年,海明威搬回爱达荷州休养,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抗争了近三年。最后,根据他悲观的观点:“在人与自然或外力的斗争中,最后一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打败”,他决定摆脱病榻上的痛苦,于1961年7月用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自杀可以视为一种被动的自我毁灭,但如果以海明威这种永不放弃、蔑视死亡的“硬汉”作为对比,他的自杀并不是疾病的解决之道,是“宁死不屈”、“同归于尽”。或许也可以认为,这最终统一了他消极的世界观和他所提倡的“硬汉”精神之间的矛盾。
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简洁流畅、清新脱俗的风格,净化了一代人的传统文风,在欧美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写道。他高度评价海明威。他认为:“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创造不符合主题需要的新风格和新技法。”
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基本上都是一种看似粗糙简单,感情极其深厚的笔法,就像缓缓流动的火山熔岩。表面看不到它所包含的温度,却是白炽的热流。海明威的写作信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由技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它们必须来自作者自己融化的个人经验,来自他的知识,来自他的头脑,来自他的心,来自他的一切。”(摘自海明威短篇小说《午后之死》)。秉承这一原则,海明威从不相信任何“理论”。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视觉与所描绘的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读者之间的直接交流。他要求读者从人物的语言中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反应。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他挖掘了渲染人物的华丽辞藻,删除了普遍认为必不可少的解释和论点以及一切多余的隐喻,摆脱了文章毫无生气的刻板印象,用简洁而又打磨的文笔让文章回归本色。皇家瑞典学院诺奖委员会将1954文学奖授予海明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作家对当代文学风格的影响……”
海明威的新艺术风格感染了二战后几乎所有的美国作家,其深刻影响在詹姆斯·琼斯、纳尔逊·阿尔格兰、诺曼·梅勒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海明威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和同时贯穿其大部分作品的反面消极悲观主义。海明威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一员,也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此期间,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强烈表达了战争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这也在他自己的内心打上了悲观主义的烙印。尽管海明威在他后期的许多作品中反复强调“硬汉”精神,但这种悲观情绪总是流露出来。这是海明威精神世界矛盾统一的特征,他将这一特征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关于海明威的写作技巧,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H·E·贝茨评论说:“除非我弄错了,海明威深受屠格涅夫、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笛福的写作风格的影响。”具体来说,他说海明威在写作时经常使用警句语言来表达小说中人物的言语和动作。他的画风自然天成,不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和概括,却能犀利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绘画手法。
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在写人物对话方面尤为精湛。在他的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简洁明了,但一句接一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深度,能传达出人物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有时候,虽然只是几个字,却包含着有意隐藏的“潜台词”。要靠读者去发掘和理解,去和人物获得某种精神上的交流。这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拳击手、斗牛士、猎人、打手这些不习惯自夸的人,尤其是一些精神贫乏的社会底层人士。这类人物往往只凭本能行事,即使偶尔吐露心声,语言也很简单。海明威根据他们的语调忠实地写下了他们的对话,从而在他的作品中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这种“海明威式”的口头写作技巧,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流行于欧美文坛。然而,虽然有许多作家以他为榜样,但很少有人能在技巧和效果上达到他的高超水平。至于他简洁、凝练、清新、流畅的文笔,更是显而易见,这里就不用介绍了。
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看,确实有一些东西对海明威的性格成长有必要的影响。父亲卧室床脚的篮子里装着人手的骨头,一个骷髅直接放在一个小方块里。书桌上的木箱打开,里面有一台显微镜。自然,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衣柜门外,有一整块龟甲,还有海葵和海星的化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户外活动的痴迷,从他童年的环境就已经看出来了。离他的故居不远,有一片森林,那是海明威的天堂。小小年纪,划船钓鱼,玩弩枪,在丛林里游荡,自在得像熊一样。我爷爷的房间里满墙都是书,一楼的客厅里有一架钢琴,钢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的石膏像。作家的母亲既懂音乐又懂艺术,这对海明威的艺术感受和文学修养当然大有裨益。然而,在当时橡树园区数百栋漂亮的小楼里,家家都有钢琴油画,书架上摆满了书。热爱自然的父亲和优雅的母亲非常普遍。许多男孩被那片无人照管的野生森林所接纳。他怎么可能是后来的海明威?摄制组走过两个街区来到海明威纪念馆。博物馆里收藏的大多是各个时期作家的照片,只有少量实物可供参考。比如渔船、指南针、手稿、头盔、靴子、衬衫等。用于二战时期的实地采访,只需要一个大型展厅就足够陈列了。然后就是后世改编的电影海报。画的很活泼,格里高利·派克也很帅,但并不能说明作家的成长。
在古巴哈瓦那,摄制组还参观了海明威的酒馆和咖啡馆。一家酒馆有一个靠窗的座位,海明威经常坐在那里,从窗户可以看到作家去钓鱼的海湾。摄制组甚至遇到了一个老船夫,他每次都用小船把海明威送到大船上。给老人买一杯罗马酒,老人只解释墙上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合影。有一次是海明威资助了一个钓鱼奖,卡斯特罗拿了冠军。但老人讲不出海明威为什么会成为海明威。
谁能告诉我们一系列关于海明威的为什么?比如作家如何砍掉所有的枝干,只留下简洁明了的文笔;比如作家如何赋予语言最大的意义负载和结构性文章的功能,不允许任何自由和多余的阐述;比如一个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老渔翁如何成为杰作?
摄制组似乎只发现了一些小细节的影像。
海明威在二十岁时离开了芝加哥。不久他参加了一场世界大战,腿部受了伤。参战的热情与作品《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对战争的批判态度是一致的。激烈反战与英勇参战的冲突倾向,可能来自故居的小饭桌。海明威的两个祖父(祖父、外祖父)参加过战争(内战)战争证书钉在墙上。一个爷爷讨厌战争,另一个爷爷认为战争可以显示一个男人的英雄主义。爷爷们都是很好的说书人,作家矛盾统一的丰富个性就来源于此。
弗吉尼亚说,海明威29岁回到芝加哥,那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父亲自杀后回家参加葬礼。人们从《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中看到的不是野外狩猎经验的应用,而是危险和死亡对男性的致命诱惑。
海明威在二战期间仍然深入前线采访,甚至不安地组织海上巡逻,防备德军从海上入侵。虽然只是开着改装过的游艇在海上巡航,但高度的直接参与精神和使命感,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海明威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和作家,很少触及城市生活这一主题。他一生都在做积极的选择,绝不会把被动留给自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完成了无数次冒险,留下了一批只有他能写的作品,表演了许多英雄行为,沉迷于军人、猎人、渔夫,他平静地选择了死亡。
很容易说出他和别人的区别,但很难说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区别。阳春五月,橡树园枝头上密密麻麻的绿屑反射着阳光。那片野林早就被新区的绿地覆盖了,充其量只剩下十几棵槐树。我还能去哪里探索海明威?
海明威成长在资本主义衰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使得海明威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状态。他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看到了所谓西方文明的陨落,却从自己狭隘的视野中找不到出路,因此在眼前感到迷茫,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除了他最喜欢的钓鱼、打猎、滑雪和斗牛,海明威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赞美普通人的真诚和勇气,即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人的唯一价值和出路就是直面死亡,无所畏惧。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是“硬汉”,却又往往孤独绝望。
在艺术手法上,海明威以对话的简洁、生动、有力,修辞的干净、押韵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具体,但他的主题是微妙的。初看他的作品,似乎一目了然,但细读之后,难免觉得深刻。他曾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七分之八在水下。
因此,深刻的寓意是海明威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海明威的散文风格朴实无华,简洁清新。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强调了自己在现代散文中独特的叙事能力。
海明威的艺术描写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不善于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人物缺乏多样而丰富的个性特征。
由于世界观的矛盾和严重的疾病,海明威于1961年用猎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