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人物经历

李教授是自学成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他视野开阔,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的哲学、道教、巴蜀文化、宗教、文化、科技、艺术,尤其是道教研究领域。他是道教领域的一流学者,在国际上有相当的影响力。先后与日本东京大学Hiya Bangfu教授、日本京都大学Maigu Bangfu教授、法国远东学院傅教授、华兰教授、德国洪堡大学常志敬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Ann Paul教授合作,参与多项国际合作人文项目。他的成就受到国际汉学家的好评。先后20余次出访日本、法国、欧洲及港台地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

自1985当选四川省政协委员以来,历任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为协助党和政府工作,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较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部级话题

1,中国道教科技史(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主要研究。

2、道教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独立完成。

3.中国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主要研究员。

4.巴蜀文化近代史。宗教文化卷(省政府重点项目)

5、道教、道教生态文化研究(省社科重点项目)

主要是出去讲课,交流信息。

1985应法国远东研究所邀请,赴法国访问,发表论文《四川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65438-0994年参加中正大学首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发表论文《浮屠气场与天人合一观》。

65438-0996,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多次学术讲座。

1997参加日本天河文化财团“中日韩环境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表报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

1998参加中国宗教文物崇拜国际研讨会。

2000年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宗教遗迹崇拜与圣人崇拜国际研讨会”,发表了《丰都宗教文化与圣地考察报告》。

2001应日本天河文化基金会邀请,举办“李日本道教研究20周年报告会”,出版演讲集。

2001应台湾省东吴大学邀请,赴台湾省访问考察进行文化交流。

2004年应邀参加京都大学“中国宗教文献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天书云篆:道教象征文献及其分析》的论文。

2005年参加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举办的“目的、方法与信仰国际研讨会:以道教为中心”,发表了关于道教雷法的发展及其思想背景的论文。

2005年,应台湾省立大学和三清道教文化基金会邀请,赴台湾省参加“道教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表《道德直觉的体验:闫俊平思想论》。

2006年应美国哈佛大学邀请访问美国,参加现代道教与社会国际研讨会,发表《民间浸祭先人:成都青羊宫中原会议考察》。

2006年,应中山大学和台湾高雄道德学院邀请,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首届道教神仙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论道教救世天道信仰》。

代表性论文和研究报告

论陈抟的宇宙生成论,《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5。

陈抟无限地图思想探析,《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7。

四川大足道教石刻概述,东方文化,日本东京大学,1990,1。

论陈抟的哲学思想(英文),《美国道教的起源》,1990。

《尹福经》中的三才相盗思想(英文),《道家与生态学文集》(哈佛大学,2001版)。

墨家道家,孔子研究1991,4期。

陶与意境:天与心的体验,台湾省理旭文化事业益公司,5月1999版,天与心。

论道家大乘思想,台湾省《宗教哲学》第3期,1999。

陈抟易学思想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系列第11期。

人文精神是发展旅游业的灵魂,社会科学研究,2000,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发展战略专集。

三清玉帝信仰简论:兼论道教神学思想,《道教神仙信仰研究》,台湾省中华道通出版社,2000年6月5438+10月。

《白玉蟾生平事迹考辨》,《道韵》第7期,2000年8月。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初探》,《江西社会科学》,第8期,2000年。

道教戒杀观的现代意义,台湾省宗教哲学,第六卷,第四期,2000年2月。

台湾省丰都宗教文化与圣地考察报告,云辰公司,2000年,1版,遗迹崇拜与神圣崇拜。

道教雷法沿革考辨,《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乌木、简木与巴蜀文化:论乌木的多重价值,《中国文化论坛》,1,2004年。

《论崔希凡内丹思想为药镜》,《人文与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

《北极九帝四圣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道教与神仙信仰论文集》。

无象之美:论道家美学思想,《中国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舒天运传:道教符号的文献与分析》,日本京都大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

《忠孝论:论景明道的忠孝思想》,中国道学和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论张果的内圣思想,《台湾宗教哲学》2005年第2期。

《义变心法考辨》,《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1984。

论陈抟的宇宙生成论,《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5。

陈抟《无极图》思想探索,《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7。

论陈抟的哲学思想(英文),《美国道教的起源》,1990。

墨家与道家,《孔子研究》杂志第4期1991。

傅图,气场与天人合一观,海峡两岸道教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正大学编辑,1994,12。

心与心:兼论陈抟与佛教的关系,台湾省宗教哲学,L,l996。

《钟离权生平事迹简论》,台湾省《道运》第1期,l997年8月。

论道教福安的分类——兼论福安与汉字的关系,《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关于北极驱魔医院的两个问题》,成都文物,l997年第2期。

田鹏元帅考证,四川文物3号,1997。

关于道教符咒的起源,台湾省道教教学探索第1997号。

符箓咒与中国传统文化,台湾省道教探索,p. 1997。

《钟离权的丹法思想》,台湾省《宗教哲学》第4期,1997。

《论道教符号的结构与笔法》,《宗教研究》第2期,1998。

陈抟易学思想探微,道家文化研究系列之十一。

道教咒语初探,宗教研究,第2期,1999。

三教合一的典型真相:文昌帝君,台湾省道教文化,第5期,1999。

《陶与意境:天与心的体验》,台湾省立旭文化事业发展公司5月出版的《田心与人心论文集》,1999。

论道教的大乘思想:以灵宝派为中心台湾省宗教哲学第3期1999。

形神论——道家对人体的独特看法,台湾省《性与生活》第4、5期..

《航路与现代文明》,台湾省《性与生活》,第6期..

南宗内丹学与雷法,台湾省道韵(5),8月1999。

论玄宗直指万法同源,台湾省道教文化,第59期..

道教福安的起源与演变,道教仪式,2000年2月,香港道教学院。

福福的类型和结构,道教仪式,2000年2月,香港道教学院。

左夫的功能和原则,道教仪式,2000年2月,香港道教学院。

傅勇的影响与地位,道教仪式,2000年2月,香港道教学院。

道教与自然的现代启示,台湾省《性与生活》第7期..

论独立命运的不朽思想,台湾省《性与生活》第9期,第10期。

三清玉帝信仰简论——兼论道教的神学思想,台湾省中华道通出版社《道教神仙信仰研究论文集》(2000年6月5438+10月)。

《白玉蟾生平事迹考辨》,道云,台湾省中华大道出版社,2000年8月(7)。

陈楠与沈啸学派,《中国道教》,2000年第3期。

《道家戒杀观的现代意义》,台湾省《宗教哲学》2000年第4期。

《论景明道法的演变及特点》,台湾省道运(9)。

《三清上声概论》,台湾省三清文化,2000年第6期。

《半个世纪的陈抟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学术前沿副刊。

1990年代道教研究,台湾省道运(7)。

丰都宗教文化与圣地考察报告:兼论道教与丰都地方文化的关系,台湾省云辰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版,2000年。

莫与元代学派,《中国道教》第3期,2001。

中国皇帝的竞猜,香港弘道第11号。

《道教神云派源流考略》,宗教研究,第1期,2001。

《论道教及其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台湾省光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6年9月5438+0版,《和平教育论文集——直面冲突,构建和谐》。

论道家万物皆衣的生态思想,台湾省光启社,2001,11版,环保与人文智能论文集。

爱得多,藏得多:老子对我们的警示,台湾省性与生活,第11期。

道教女子内丹术概论,台湾省道运(11),2002年8月。

论孟先生对道教研究的贡献,《文史杂志》2002年第3、4期。

《道教的孝道思想》,《文史杂志》2002年第5期。

《论宋代重玄学的三个特点》,三联书店《道教文化研究》,2002年6月,第19期。

陈抟佚文汇编,三联书店2002年6月《道教文化研究》丛书19。

道教雷法沿革考辨,《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灵璧与包壮的文化内涵》,《宗教研究》,1,2002。

《论道教的社会哲学与人生的理性取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论道教对物种保护的贡献,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道教与生活。

《明清时期的沈啸学派》,《中国道教》,2002年第2期。

论道教灯器的形成及其文化功能,《中国道教》,2003年第2期。

《论道教教义的三个特征》,《道教教义现代阐释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论崔希凡的内丹思想,载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出版的《人文与社会论文集》。

《天书篆刻:道教符号的文化阐释》,《中国宗教》,2004年第7期。

无象之美——论道家美学思想,《中国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老子与神仙的神仙道教,中国道教,第1期,2004。

四川道教,四川画报,2004年6期。

2004年参加京都大学中国宗教文学国际学术研究会。

2004年6月5日至10月,我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6年我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期间。

在2006年6月+10月访问台湾省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