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时代是年轻人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重要阶段。大一新生进入大学,突然要面对周围一切陌生的事物,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必然。可以说这是整个大学最困难的时期。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尽快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心理适应不良就会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产生心理危机,影响以后的大学生活。所以大学生要积极面对问题,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生活。

(一)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

1,学会照顾日常生活

比如学会按时起床,锻炼身体,自己铺床,自己打扫房间,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和同学交流就更好了,因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理能力的提高。

2.学会“理财”

新生入学后,很多家长一次给孩子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学生一下子拿着那么多钱,没有家长的监督,导致盲目冲动消费太多,缺乏统筹安排。有时候,学生入学后一周内,一次应酬花掉一半生活费,半年生活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学生没有支出计划,经常发生“经济危机”。所以大学生要树立理财观念,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费用是必须的,哪些费用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另外,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日常消费。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精力充沛,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大学阶段顺利成功的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进入大学。比如,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要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我们还应该纠正或防止吸烟,饮酒,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其他不良习惯。

(二)适应大学学习

1,自觉主动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关键环节。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的学生空闲时间多,所以需要较强的计划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和自主性;大学里有开放的图书馆,开放的教师资源,开放的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有些大一新生觉得上大学真的很舒服。老师不检查作业,也不用自习。许多学生从高中紧张的学习中突然放松下来,进入大学,花更多的时间享受大学的舒适生活,而不是学习。其实大学学习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高层次的。不仅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可以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语言表达、文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都需要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2.学会探究学习

中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大学培养的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技能,所以要学会运用大学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学习和管理时间。比如可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辅导,也可以邀请学习经验和方法非常优秀的学长来授课。另外,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风格不同,所以学习同样的学习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应该不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小型试验

问题1:有人以60美元买了一匹马,以70美元卖出,然后以80美元买回,以90美元卖出。他赚了多少钱?

问题2:有人60美元买了一匹白马,70美元卖了。然后他以80美元买了一匹黑马,以90美元卖出。他赚了多少钱?

3.培养自学能力

要明白大学学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努力,还取决于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经历从“不会”到“会学”再到“会学”三个不同的素质层次。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的高级阶段,获得自学能力将使你终身受益。

4.尽快建立新的学习目标。

大一新生入学后应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做好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规划。比如大学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有的同学可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同学可能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有的同学可能只是混文凭。无论是哪一个目标,大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精心给自己定好定位,为大学做好详细的三年学习生涯规划,善于把大而不具体的目标分成小的、精确的、详细的目标。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的成就感和充实感。

(3)适应大学里的人际关系

1.尊重彼此的差异,求同存异。

大一新生彼此陌生,有新鲜感。每个学生都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包容,很关心,很体贴。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对方,不仅可以发现同学的很多优点,也可以发现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当别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时,要学会求同存异,承认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不要以个人好恶为标准,更不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不要把新朋友和中学时的好朋友相提并论。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陌生感”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针锋相对和不妥协不仅于事无补,只会使事情更加僵化。当然,如果一个同学的行为真的干扰了自己,也没必要妥协。况且,有时候别人并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伤害了其他人。单纯的隐忍,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痛苦,别人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你要礼貌地提出你的意见。另外,可以适当调整生活方式。

2.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学交流。

交往的心理和行为受根本态度支配,与同学交往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诚待人,能让别人有安全感;为人诚实,能让人享受到尊重感,与你愉快交往;宽容豁达,会让人觉得有收获,会主动和你交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三项举措:问候同学,与同学交谈和帮助他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能不能报答你。

3、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学会与人沟通,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打开人际交往的钥匙,是化解人与人之间误解和冲突的利剑,是增进人际感情的润滑剂。大一新生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往往与他们无法及时与人交流和建立新的友谊有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积极与人交往,既能加强相互了解,增进情感交流,又能避免猜疑和误解;真诚地欣赏别人,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用感激和友善来回报别人的赞美;乐于助人,从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人帮助,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迅速建立亲密关系。

与人交往时,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尺度,学会与人交谈的方式,倾听对方的发言,注意交往的细节。给同学提建议的时候,一定要开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别人提意见,以免尴尬和丢面子。

4.适应新的师生关系

在中学,老师和学生几乎朝夕相处,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和质量都很高。师生之间不仅有学习上的交流,还有生活上的交流。所以,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是大学老师一般都是下课就走了,学生找老师请教专业知识的问题有时候也不太容易。有些老师除了上课,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承担科研任务,所以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如果你不能主动和老师沟通,老师可能会认为你没有这样的要求。为此,要学会多渠道主动与老师沟通合作。与老师的交流不仅可以面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