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民本思想概论
孟子的肖像
第一,让人民富裕起来。孟子的学说对封建时期的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继承了孔子“养民利民”的思想,认为君主应该给人民一个固定的产业,类似于房屋和田地。这样,人民就不会流离失所,没有食物和衣服。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在丰收年,人们可以丰衣足食,即使在歉收年也不会饿死,还可以赡养父母,抚养妻儿。这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要素。
第二,宽大爱民。在孟子之前,孔子认为德治优于法治。他们认为,虽然法治可以让人感到害怕,使人不敢反抗。但这不是他们的心声。如果法律失去了约束力,国王就会身败名裂。只有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守法的。孟子认为,只有在政治上实行仁政,才能使人民信服,人民才会遵守国家规定,按时纳税,从而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第三,德育的作用。儒家的政治思想是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孟子说:善政得民财,良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可以对人进行发自内心的教育和尊重,从而达到儒家精神统治的目的。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论是以王治国,但本质上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
孟子画像
孟子把君、民、民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国王和贵族应该像关心他们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人民,人们应该像孩子对待父母一样尊重他们的国王。但同时,孟子也通过模仿周制,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努力的人治理别人,努力的人治理别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春秋时期开始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他认为,如果一个统治者实行仁政,他将获得人民的用户,如果他实行暴政,国王将被人民推翻。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省刑、轻税、不逆农时”。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征收到可观的税收,才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日常收支。
孟子要求统治者可以实行仁政。“前国王有一颗不忍他人的心,斯里兰卡有一项不忍他人的政策。”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有同情心和仁慈,这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本质的不同
孟子的思想对于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是先进的,是积极的。他的“重农不抑商”理论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他的“井田制”理论对限制土地兼并、缓解阶级矛盾具有深远意义。
孟子的政治主张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他的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为国之本,所以说: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在春秋时期得到了孔子的极大发展,使其思想更加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需要。
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看到齐国在争霸,就建议齐王实行仁政,以使百姓起死回生。在他看来,国王应该减轻刑罚和赋税,让百姓安心种田,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他反对土地兼并战争,认为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
孟子觉得君主应该尽力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使人民富裕起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保证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人民可以饥寒交迫,这才是王道的开始。
此外,孟子认为人应该受教育。虽然严明的法律可以暂时稳定国家的秩序,但民众并不愿意被发配。只有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王者之义,才会全心全意地拥护统治者的地位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政治上,孟子认为君王应该追求王道。所谓王道,就是霸道的对应。王道的核心思想是“以德服人”。是一套依靠发展农业,保障人民生活,教育人民的政治理论。
但孟子的政治思想理论过于理想化,所以没有被当时其他国家的国王所采纳。因此,在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他回到家乡与弟子们一起写了一本书。从相当的角度来看,他的理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叫什么?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山东的邹国仁。他从小家境贫寒,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也就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为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雅圣”。而他们的理论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说。但他的理论并没有被当时各国君主所接受。退休后,他和弟子公孙丑等人合写了一本书。他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编成了《孟子》。孟子也被称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实在宋代之前,孟子的地位并不高。到了唐代,韩愈把孟子列为孔子最正宗的传人。此后,孟子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北宋神宗时期,孟子的内容首次被称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孟子被当时的朝廷封为“邹国公”,第二年被封为祭孔公。南宋时期,大学者朱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列为“四书”。从元至顺元年,孟子首次被封为“亚洲圣人”。从此,人们开始称他为“亚洲圣人”,他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儒家的企图圣人,仅次于孔子。明清时期,根据官方规定,《孟子》的内容也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间,朝廷封孟子后裔为国子监五经博士,世袭。直到民国才改为拜官。
孟子的义利观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孟子与梁的对话。起初,梁问:这位老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国家,他一定有一些对我们国家有益的意见。孟子回答:为什么君王一定要讲利?就说仁义吧
儒家义利观
这是孟子对“利”和“义”最直接的看法。但是孟子是不是认为人就应该盲目取义,抛弃利益?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无论你处于什么时代,什么生活环境,利益都与你的切身利益相关。孟子虽然提到“义重于利”,但我认为他的本意是教人在“义”的前提下获取“利”。他认为,义利冲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治理方面,当义利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以义为先”。二是民生,他认为只有人民得到了实惠,国家才有了实惠。第三是生死与利益的冲突。孟子曰:“生为我所欲,义为我所欲。不可兼得,而应舍生取义。”他认为“义”可以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国家、利益甚至生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七国之间有战争,人们经常因为战乱吃不饱饭。虽然他认为人在讲学之前要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但民生的小实惠怎么能和大实惠相比呢?只有国王先给人民讲课,让人民安居乐业,然后再教育人民。换句话说,义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上的。
孟子的义利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孟子趣味论《孟子趣味论》是当代国学爱好者。它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孟子的思想,其中有许多是批判性的。而且文章的风格是故意用很无原则或者很假的方式评论,刻意和传统的正规学术论文保持距离,带点玩笑。现在已经出了几本书,成为系列丛书,在网上大受追捧。
孟子的利益理论
从表面上看,孟子的趣味论是讲孟子的生平、孟子的故事、孟子的思想学说,仿佛是为孟子立传,但孟子只是作者写的一个引子。作者很想和读者一起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尝试思考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合理与不合理。这个问题很宏大,但作者善于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宏大的历史话题。他善于从小处入手,批判孟子。
当时为了宣传新社会的新思想,把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思想当作封建糟粕,作为落后的象征加以批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些激进分子以说中国的文言文为耻,搞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类似于60年代资本主义的决裂。但是,作者很聪明。他并没有陷入全面批判的刻板印象,他试图以笑话的形式讨论孟子的学说,并刻意以业余的口吻避免上纲上线。孟子在他的作品中不再是两千年前的名字,而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人。这种文风迅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成为人们探索国学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