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亚型剖面附近的小孢子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R.内韦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孢粉学研究中心,谢菲尔德S13JD)
本文首次在桂林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亚地层剖面附近,主要是顾平剖面晚泥盆世末发现并研究了小孢子群,建立了Pmr和Pml两个孢子化石带。它们是晚泥盆世末期的两个孢子带,可与白俄罗斯、波兰、西欧和湘中广泛对比。文章还讨论了上述地区晚泥盆世晚期微型动物植物群演化的四个阶段:①网孢虫属(Retispora lepidophyta)为主要阶段;②鳞藻和棘孢藻* * *存在阶段;③以V.pusillites为主要阶段;(4)④鳞翅目昆虫的生殖阶段。桂林地区的Pmr和Pml分别对应于上述③和④阶段。文章还讨论了以鳞藻和针藻的消失作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的不足之处。
晚泥盆世;小孢子;广西桂林
1简介
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是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的一个亚地层剖面(图1)。由于该剖面位于碳酸盐台地前缘的一套斜坡相中,生物化石丰富,在此建立了相应的化石组合带,包括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牙形石、腕足类、三叶虫、介形类共8个,但未发现小孢子。剖面D/C界线下74.3cm处有一层4mm厚的黑色页岩(第49层),曾被认为相当于德国的汉根贝格页岩和贵州的长顺页岩。经过多次努力(包括前人的工作和本文作者的工作),在这个极薄的黑色页岩(南边村剖面和头头村剖面)中没有获得有价值的小孢子。然而,在顾平西北3km处的新建附近,即距桂林约10km处,发育台地-沟谷相(洼地)地层。在灰黑色泥质页岩和粉砂质页岩中发现了非常丰富和保存完好的晚泥盆世小孢子群,大致可分为两个组合带。它们可以广泛地与西欧、波兰和前苏联的晚泥盆世小孢子相比较。这一小孢子的发现无疑弥补了桂林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小孢子研究的不足,也为提高亚层剖面附近的古生物研究水平做出了新的贡献。
图1顾平段位置示意图
a-局限台地相;b-开阔台地至边缘台地相;c-台地前陆斜坡相;d-凹面相;e凹陷陆相堤岩相
2小孢子生物地层学
桂林顾平剖面泥盆系顶部2.1小孢子组合
小孢子样品主要采自硅质岩(柳江组)上方鹿寨组一段露头,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互层砂、泥、页岩。* * *采集到15个样品,经分析处理,其中8个样品含有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晚泥盆世顶生小孢子组合。它们介绍如下:
在采集样品的地层中获得显著的小孢子(自下而上样品编号为GP-2-GP-8),暂定为Pmr组合。在其底部(GP-2)主要有具年代学意义的淡黄藻、疣孢藻和瘤孢藻。它们的出现无疑表明该组合是晚泥盆世的顶级小孢子组合。然而,它在扣带纲中最发达,如密孢纲。a,D.sp.B,和无环孢子菌,它类似于扣带的范畴,但实际上它是非扣带的,成团的。卤臭氧化物占大多数。与上述小孢子* * *相关的分子还包括rugospora sp .微循环是一种特殊的现象。点孢菌。,Vallatisporites sp .Camptotriletes cf. prionatus,Knoxisporites cf. Literatus,Tumulispora Monstrosa,Gorgonispora sp .网藻属。,省枝孢菌。基督教政策协会。奇花异柳等。再往上是Vallatisporites puil lites-Tumulispora Malevkensis,T. Robus-tospinosus sp .11月,外植膜翅目昆虫(样品GP-3-GP-8)。具有上述代表性分子* * *的其它小孢子是:Tumulispora monstrosa,T. Varverrucata,Apiciculturetusipolites胡娜-嫩斯,Grandisporasp。a,g .参见山茱萸,棘螈属。斯匹次卑尔根浓孢菌。褶孢菌。、扁平点孢霉、尖孢霉、异尖孢霉、苹果尖孢霉、刺尖孢霉、伞孢霉。,Petrotriletes sp .,Convolutispora permixta,C.major,Pustulatisporites cf.dolbii,Cymbosporites cf.magnificus,Auroraspora macra,A.cf.corporiga,Planis-porites sp .Rugospora cf.corporata,R.sp .,Camptotriletes paprothii,Latosporites sp .微黄孢菌属。,Bascaudaspora sp .、微棘球孢菌、三角尖孢菌、K.sp .、微棘球孢菌、微棘球孢菌、普通小球孢菌、辐射状尖孢菌。,Kraeuselisporites cf . hiberna icus,Crassispora Catena,Bacillus sp .Velamisporites参见Caperatus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样品GP-9中,也是最上面的产小孢子层,也有小鳞网孢变种的破碎分子,现在暂命名为Pml子带,因为小鳞网孢变种的比例为2% ~ 3%。这一现象可以与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白俄罗斯(将在下文讨论)相比较。
表1桂林顾平剖面小孢子与其他动物化石对比
2.2与同期其他动物化石的对比
这个剖面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化石,如菊石、介形类和牙形类。其中,顾平剖面(桂林1: 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88)原60层鹿寨组富含介形类、R. (R.) Costa、r .(r .)stri Tula、Maternell La Hemisphaerica。它们是德国莱茵法门阶顶部的半球形-双球形带的主要分子,在广西南丹罗浮也有发现。菊花石Tornoceras?物种仅见于中、上泥盆世。
在桂林发展的两个组合。minor-Vallatisporites pui lites-Tumulispora Malevkensis和v . pui lites-t . Malevkensis-t . robustostrinosus sp .其特征可与华牧、独山、湘中及华南普里皮亚季坳陷的特征相似。比如杨运成,比如V. Puillites和V. Vallatus,还有一些其他的孢子属和种都很差。鳞翅目昆虫的数量很少,精致的个体数量也大大减少。然而,一些物种的Tu-mulispora急剧增加,所以这个带被称为V. Puillites-T. (PM)带。这是继晚泥盆世的LL带、LE带和PLE带之后,俄罗斯最重要的化石带。与该带一起出生的牙形刺为Siphonodella Praesulcata,Pseudopolignatus fusiformis(Avchimovitch,v.i.et al)。它是西欧晚泥盆世顶部小孢子带LN(R.lepidophyta-V.nitidus)的标准分子。V.nitidus是晚泥盆世最顶端的P带分子(V.pusillites),也与西欧的LN带进行了比较[29]。我们知道,LN带的定义是基于V.nitidus的首次出现和R.lepidophyta的逐渐消失。桂林顾平剖面小孢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趋势,这一趋势一直以v . puil lites-t . Malevkensis-t . robustostrinosus sp .的繁荣为特征。新星。外植的膜翅目昆虫,但破碎的鳞翅目昆虫出现在顶端。前苏联穆戈德扎尔山脉的别乔古尔段也有类似现象。在晚泥盆世的顶部ML (T.malevkensis-R. Lepidopyta)带中发现了R. Lepidopyta,而T.malevkensis和R.lepidophytavar.minor在白俄罗斯的PM带中共同产出[28]。此外,Mugoazhary区域相当于2b剖面中稀有的R.lepidophyta var.tenera。正如已经介绍过的[24],湘中也有类似的情况。PL带(V.pusillites-R. Lepi-Dophyta)的三个子带中,下子带仅表现为R.lepidophyta的产出,而中亚带* * *也有同样的产出,上子带占优势,但尚未见到R. Lepidita。在上亚带顶部,即孟珙坳组顶部,以前未发现有鳞藻,方小思[32]声称发现了鳞藻,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田心组。如果是真的,那它和桂林有一个非常相似的演变发展过程。
4泥盆纪-石炭纪小孢子生物地层学
4.1晚泥盆世末小孢子演化的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桂林地区与波兰、前苏联、湘中及我国贵州的晚泥盆世小孢子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化关系。这些地区晚泥盆世小孢子群的特征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在1阶段,独行菜占优势或仅产生独行菜,如湘中PL带下亚区、俄罗斯地台中东部L带[29]、西波美拉尼亚Ra带[33],独行菜可达14%;第二阶段以R.lepidophyta和v . puil lites * * * *的诞生为标志,如湘中PL带的中亚带,前面提到的俄罗斯地区P带的PLE亚带,西欧的LL和LE带应该相当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以纤蛇纹石为主,如湘中PL带的上亚带、俄罗斯P带的PM亚带和桂林的Pmr组合,西欧大部分LN带也属于这一阶段,波兰似乎缺失了这一阶段。第四阶段,即独行菜的再羽化阶段,一般以独行菜变种和独行菜变种为代表,如湘中田心组据说有独行菜产出。前苏联Mugodzhar山区Berchogur段2b段ML带产lepidophyta var.tenera[29],桂林地区Pml组合产lepidophyta var.minor。桂林地区Pmr和Pml的组合分别对应于上述阶段3和阶段4。图2反映了晚泥盆世末小孢子的演化。
4.2泥盆纪-石炭纪小孢子界线的困惑与缺失
在实践中,将鳞藻和针藻作为泥盆纪-石炭纪小孢子界线的标准常常令人混淆。在牙形石界线附近,这两种小孢子的比例相当小。这就很难区分是失踪还是消失。换句话说,当R.lepidophyta小于1% [30]时,该分子往往非常罕见,很难找到,因此可能得出该分子消失的结论。华南就有这样的例子。湘中新邵县马兰边剖面的孟珙坳组为早石炭世,但在上泥盆统顶部未发现鳞翅目化石。事实上,杨运成[24]和方小思[32]在孟珙坳组甚至顶部都发现了鳞翅目化石。
此外,根据现代间断平衡理论关于物种形成和不同时期地层界线划分的具体实践,许多时期之间的界线取决于一些新的动植物物种的首次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泥盆纪-石炭纪小孢子界线是建立在R.lepidophyta和V.pusillites消失的基础上的,这显然有其固有的缺点。
图2晚泥盆世末小孢子演化的四个阶段。
5结论
首次获得桂林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亚型剖面附近的孢粉资料,并在晚泥盆世末建立了两个小孢子组合。这些组合可与湖南、贵州、长江下游地区、白俄罗斯、波兰和莱茵河地区的同期小孢子进行比较。发现上述地区晚泥盆世末地层中的小孢子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即:①鳞翅目占优势阶段;②鳞毛蕨和针毛蕨的生长阶段* * *;③以V.pusillites为主要阶段;④独行菜的再羽化阶段,桂林的Pmr组合和Pml组合分别对应于上述阶段③和阶段④。根据上述演化阶段,我们不难区分这些标准化石在实践中是缺失还是正在消失,尤其是当R.lepidophyta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时。同时指出,根据R.lepidophyta和V.pusillites,传统的泥盆纪-石炭纪孢粉界线的消失有其固有的缺点。
新化石物种描述
tumulispoa staplin & jansonius属1964
粗壮棘突石斑鱼11月
全尺寸铭牌ⅰ-9(第68页),活页GP-4-1
特征描述三角孢,有环和洞,三角形赤道轮廓,圆形或锥形顶部。三条射线很明显,呈直线或波浪状延伸至赤道。(外壁)外层沿赤道延伸形成一个突出的黑环,厚度为10μm,在距赤道2/3处开始逐渐变细。远极面外壁的外层和环有基部较厚的棘突,棘突或分离,或在基部相连,形成粗糙的冠(瘤)脊。刺长6~10 μm,基部直径3~6 μm..内层通常不明显。
测量32 ~ 65μ m(根据5个化石)
这种新种与其他种的Tumulispora相比,刺明显而粗。刺长一般为6 ~ 10微米,通常在基部相连,形成粗糙的冠(瘤)脊。
产地和层位:华南,桂林,上泥盆统顶部。
感谢John Utting认真审阅全文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
[1]K.Higgs,G.Clayton和J.B.Keegan .爱尔兰图尔内期岩石的地层和系统孢粉学。爱尔兰地质调查局。特种纸编号7,1988。
潘江等中国南方泥盆纪。参见:华南泥盆纪会议录。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高。西藏聂拉木晚泥盆世孢子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见:青藏高原地质著作集(8)。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183 ~ 238。
侯彭静。湘中锡矿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过渡层的孢子组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报(第9期),1982,81 ~ 92。
侯等。贵州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高。黔东南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孢子带及泥盆系-石炭系界线。贵州地质,1991,8 (1),59 ~ 71。
高。鄂西和湘西北泥盆系和石炭系界线层的小孢子地层学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报(第23期),1992,171 ~ 192。
高。湖南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孢子组合及其地层意义。地质评论,1990,36 (1),58 ~ 68。
高莲达。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石炭世早期孢子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中国地质,1991,(12),27 ~ 28。
【10】欧阳舒,陈永祥。江苏句容泥盆纪-石炭纪孢子组合及吴彤群时代的讨论。南京古生物研究所(23号),1987,1 ~ 120。
【11】欧阳舒,陈永祥。江苏中部宝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孢子组合。Acta微生物区系,1987,4 (2),195 ~ 216。
欧阳斯和陈燕.江苏泥盆纪-石炭纪过渡层序的孢粉.华夏古隆起,编号41989,439~473 .
高。长江下游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小孢子地层学的新进展。中国地质,1991,(8),28 ~ 30。
【14】贺胜策,欧阳舒。浙西富阳西湖组泥盆系-石炭系过渡层孢子组合。古生物学报,1993,32 (1),31 ~ 48。
[15]蔡,陆。赣南小木泥盆纪-石炭纪孢子组合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学报,1993,32(3)。
[16]杨威,R.Neves,刘b .云南西部网斑星虫的发生。I.S .等人(编辑).第1期实习生会议录。冈瓦纳大陆离散与亚洲增生论文集(IGCP-Project.321)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22~25。
杨W..冈瓦纳板块和劳亚西亚板块缝合带地区上古生界孢粉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未发表的博士论文:谢菲尔德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联合研究)。
[18]T.N .乔治.英伦诸岛迪南提岩的对比.地质社会与地质报告,1976,7,1~87。
泥盆纪-石炭纪界线。Lethaia,1980,13(4),287。
[20]C.A.Sandberg、M.Streel和R.A.Scott .美国西部和中部单元州和欧洲泥盆纪-石炭纪界线牙形刺分带和孢子组合的比较。Int.Strat.Géol.Carb,Krefeld,C.r.1,1972,179~203。
普里皮亚季盐下泥盆纪沉积中的孢子及其地层意义。白俄罗斯共和国古地层4,1957,3~121。
[22]G.Dolby和R.Neves .关于英格兰Mendips泥盆纪-石炭纪界线的孢粉学证据。in:C . r . 6th . congr . avanc . etud . stratigr . géol . carb .(谢菲尔德,1967),1970,2,631~646。
[23]来自加拿大泥盆纪的D . c . McGregor . hymenozonotriletes lepidophytus Kedo和相关孢子。列日大学会议和学术讨论会,1970,55,315~326。
杨运成。关于子孢子化石的描述,见:湖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与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5]西澳大利亚坎宁盆地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G.Playford植物微体化石。古地理B,158B,1976,1~71。
[26]B.Owens和M . streel . hymenozonotriletes lepidophytus Kedo,其分布及其与泥盆纪-石炭纪界线的关系。古生物孢粉修订版1,1967,141~150。
[27]K.Higgs和M.Streel,《德国莱茵河流域北部泥盆纪-石炭纪界线的孢子地层学》。森肯伯格,1984,67,157~180。
[28] V.I.Avchimovitch等人..白俄罗斯普里皮亚季坳陷泥盆纪和石炭纪边界沉积物的分带和孢子复合体。比利时地质学会年鉴。T.115——fasc.2,1992,425~451。
[29] V.I.Avchimovitch等人..苏联欧洲部分和西欧泥盆纪-石炭纪界线沉积物的中孢子系统学和地层对比。森肯伯格,1988,100,169~191。
[30]K.Higgs、M.Streel、D.Korn和E . PAPR oth . new stock um海沟I和Hasselbachtal钻孔中泥盆纪-石炭纪界线层的孢粉学数据。德国北R henish地块。安. Soc.géol。Belg.T.115——fasc.2,1992,551~557。
[31]G .斯匹次卑尔根的普莱福德下石炭统微生物群——Pt2——古生物5,1963,619~678,88~95。
[32]方新,M.Streel .湘中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划分的新进展.中国科学通报,1993,38(8),732~736。
[33]E.Turnau .西波美拉尼亚(波兰北部)最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沉积的孢子分带,Meded.Rijks.Geol.Dienst,1978,30,1~35。
图表描述
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们均产于桂林顾平剖面鹿寨组二段。除非特别说明,所有照片放大750倍。
1、2—鳞叶网孢菌(Kedo)Playford,1976
3—皱孢霉。
4、7—亮疣孢菌(Naumova)Playford,1964
5、6—Vallatisporites pusillites(Kedo)Dolby & Neves,1970
8—诺克斯孢子菌属。
9—粗壮棘球虫,新种
10—密孢子菌属。
11、12—malevkensis(Kedo)Turnau,1978
古生物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