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永恒论题

王小波逝世25周年,唤起了很多人对他的记忆。一生孤独的王小波就像一块扔进湖里的石头。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在他死后,很多人慢慢感受到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王小波的一生跌宕起伏,很有传奇色彩。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当老师,从事技术领域工作,直到40岁。40岁后,他选择辞去全职作家的工作,靠自由写作养活自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王小波的传奇经历和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关。他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人民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著名学者。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父母受到了三反运动的影响。他自己是知青,也是工人,因为时代动荡。因为不能参加高考,16岁的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工作学习。王小波,19岁,后来去了山东,开始插队做农村知青,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当地的民办教师。王小波回北京后,被安排到西城区一家半导体厂当工人。可以说,他的前半生肯定是经历丰富的,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学素材。

后来,参加高考的王小波考上了人大经贸系,不久后与李银河结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永远》。后来王小波去了美国留学,去了欧洲学习,然后回到人大继续教书。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最后在1992,当了四年老师的他选择离开讲台,因为他认为当老师影响了自己的创作。面对外界的否定,他依然立志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在家写作,不像《黄金时代》、《永远》那样被写作界的同行认可。他去世的时候很少有同事来参加他的葬礼,但是随着他们的作品对越来越多的人的影响,人们可以逐渐发现他作品中的深刻思想。

边肖认为,任何作品真正需要被视为经典的是岁月的沉淀。他的作品看似人间烟火,背后折射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