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首先,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身体,锻造高尚的人格。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照亮他人。首先他们心里要有阳光和火。一个高尚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其次,教师要有修养意识,正直者必先正直。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格。老师要求学生做的事,学生首先要会做。求真、求全、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职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感染和教育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第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在课堂上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专业素质最直接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苛刻、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自己的无知。如果老师不能完美的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好老师。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提升生活情趣。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面。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持什么态度,掌握什么专业知识,也是一个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学生成长的挑战要学会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教师如果不加强自我教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做到学以致用,专精一技之长,做一个表率是不容易的。因此,当代师德的要求还包括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勇气和勤奋。第三,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教师和活生生的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和商品一起工作。次品可以补救,学生教育上的问题几乎无法补救。从很多优秀教师的成功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他们强调教育的艺术性,坚持文与道的统一。他们不是照本宣科的抄写员,而是集科学、艺术、文化、道德于一体的教育精英。他们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和艺术的手段,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中提取时代信息,提炼精华,精心设计,合理运用,甚至创造性地行动。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催化新一代的科学潜力。因此,他们取得了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教育可以对所有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第三,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教会学生爱自己、爱别人。教师最有力的武器是情感的渗透和鼓励。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严师,更是生活上的好朋友。他们在行动上贴近学生,在心理上贴近学生,让他们在教学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让学生愿意发自内心的告诉你,敢于告诉你,做学生的好人生顾问。如果老师变成了学生的对立面,产生了情绪上的抵触,那么无论讲多少道理,学生都可能充耳不闻。因此,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接触,经常去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与学生玩耍,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尊重也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公平对待上。教师待人要出于公共利益,对权贵子弟不偏不倚,对差生要有同情心。只有这样,无声的行动才能取代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深信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可亲可敬的,老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教师爱学生,教育是一种理想和情感,爱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亲和力的展示,也是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奉献。所以,爱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基本标尺。爱情是一门艺术,会爱是一方面,善良是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和内容是教师道德、知识和情感的结晶。所以,教师要会爱,要善良: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爱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热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热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的一串串教育和劳动成果。爱情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并严格指导其行动;爱应该建立在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只有这种爱,才能以德施教。唯有德,才能爱师生之谊,爱现代社会的新型师生关系,爱全世界的道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爱学生的含义在不断升华。爱情的双向作用,是现代教育的媒介,润滑油,催花剂。不爱学生的老师永远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爱学生是衡量每一个老师是否称职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第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几千年来,老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老师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以前大家都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学会当老师。但是现在这些观念受到了挑战!不是吗?有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还不如自己的老师有文凭;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出了校门就比不上差生了。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丰富且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此外,现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他们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资料,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来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成为组织者、激励者、导师、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认知的需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信息。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和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前老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就是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的好学生。教学教育和科学研究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不主动参与,不愿意参与,甚至不愿意参与,导致教育和科研脱节,是片面的,错误的。今天看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依靠自己固有的经验。虽然工作轻松无忧,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完全事倍功半。真的不能简单的把研究成果机械的复制套用,等着专家送上门。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的青年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教师成为教育者。总之,面对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我们教师不能再保守,不能再观望,而应努力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保持思想新鲜。要明白分析学生心理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凭主观意愿分析和处理问题;要深刻理解我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涵,充分认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践。要不断学习教育研究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新教师。我国有很多好的道德格言,比如:爱邻如己,爱屋及乌;老人和老人,年轻人和年轻人;帮助别人等等。关心他人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从关心他人中,你感觉到自己并不孤独,你被人需要,你付出的爱越多,你得到的快乐就越多,你的身心也就越健康。人的一生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生存、情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满足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是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取得事业成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