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论文
黄河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随着中华民族而终结。早在大禹治水时期,以抵御黄河水患为标志,先民就已经树立了强烈而持久的水患意识,治理黄河成为古代人民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缩影。九曲曲折折的黄河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治理黄河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团结奋斗、智慧能干的真实写照。古代形成的治河思想和大量典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的洪水、水资源的变化和利用一直困扰着历代统治者,甚至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治理黄河历来是国家意志的有力体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不懈追求和期待。
“中国之忧”黄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一方面,人民治理黄河的巨大成就在相当程度上控制和减轻了洪水的危害;黄河以其有限的径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中国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资源和用水防线。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无法支配黄河整体的自然形态和基本演变,洪水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稳定,水害的内涵、特征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然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环境问题和水资源供给矛盾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有这些都具有潜在和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黄河今天的苦难,显示了它在做出宝贵贡献之后,对人类的天然需求和迫切期待。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问题,还包含着更广更深的话题。
黄河需要长治久安,因为黄河的稳定是地区稳定的前提。当你打开中国地图时,很容易找到黄河的位置。看一下可能受到黄河灾害和水危机影响的地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地区很可能是中国东南西北的交汇地带,也就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黄河在这一地区的繁荣将转化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灾害和水危机将严重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屏障”效应,对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极为不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中,到20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河流管理和开发的程度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之一。黄河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我们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反映现代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
一、关于黄河防洪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防御黄河洪水都是黄河问题中的首要问题。黄河的洪涝灾害主要在下游。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几乎全部集中在黄河中上游,而下游则是一条宽达8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悬河”。这种河型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洪水在短时间内,流量大,势头强,从平原地区到大海的距离长,十几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千万人面临可能的灭绝。防洪的难度和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洪水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是其他河流洪水无法比拟的。1938年形成于花园口的黄泛区,至今仍是中国贫困地区之一。对黄河水患的评价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如研究人文环境、社会进步、政权建设、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仅仅从经济和区域的角度去判断和判断是不够的。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诸多问题,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对适度洪水的重新认识。所谓正常洪水,是从预报期定义的概念,在流量特性上不同于大洪水和中小洪水。适度洪水对黄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泥沙输送入海,冲刷河道,稳定河道;二是补充下游资源,满足环境和生态用水需求。历史上,黄河下游每一次主要河流演变周期,都是河流逐渐淤积、河口抬升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减缓、横向比降增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催生了特大洪水导致的河道变迁和三年一遇的中等洪水引发的洪水。在现行河道维持了100多年后,1996年8月发生的长时期内安兰下游异常高的水位和泄洪过程,提醒人们要重新认识适度洪水。异常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仅仅通过预报时段和流量来界定、区分和认识黄河可能发生的洪水是不客观的,水位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游荡性河流的小洪水流量和高水位河漫滩可能无序演变,河流的工程功能将大大削弱,进而河势急剧变化,危及堤防安全。因此,黄河的洪水,尤其是中度洪水,不能只用一般的水文来分析。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高效、准确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河流形态和洪水演进的时空变化,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次,通过对正常洪水的再认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黄河下游面临的威胁主要不是洪水而是高水位。因此,对非常洪水和正常洪水的概念及其关系、小浪底水库的防洪效益和运行方式等相关问题也需要重新认识。特别是正常洪水可能出现的问题,显然要求我们在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对以往防御非常洪水的理念和意义有新的认识和评价。
三是滞洪问题。蓄滞洪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抗洪的主动性和策略,并被防洪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人与洪水的斗争,也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黄河蓄滞洪区(包括滩区)日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使得人们越来越不得不思考这一动态的战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仍将利用蓄滞洪区防御千年一遇的洪水。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牺牲某个地区的长远、全局、根本利益,与长治久安的理念越来越不相称,发展不应该是首选。因此有必要积极寻求新的策略和措施。
第二,关于黄河下游的分流
河势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和实施治黄战略的前提。随洪水转移的可能性是寻求长治久安必须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目前的河道可以维持几十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淤积调节和运用,特别是调水调沙的做法,目前的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进步安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1958和1982战胜实测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相对完整的工程体系,以及可靠国家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能保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考虑到黄河下游“悬河”、上宽下窄、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化,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加上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保持现有河道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脆弱的稳定和长期的稳定不一定是一个级别的。
关于黄河下游的分流,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要搞清楚:即黄河下游的分流,是指从黄河下游某一基点开始的长期稳定的流路变化,对相关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由此我们想到了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这是针对黄河入海的问题而提出的。黄河不同于其他入海河流,其多泥沙特性决定了在三角洲地区河道因淤积和抬高而频繁变化。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长在增加,河流变迁的起点很可能在延长。河口的高程是引起河道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变化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映,对下游河道的整体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或地理上,黄河河口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与这一地区目前的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相矛盾,决定了黄河口问题已不能用一个流路概念来容纳。河口的管理不能仅从河口流路的专业层面来理解。如果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到下游分流的层面,得出黄河下游分流可能性大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黄河下游改道的可能性,至少要增强治理黄河的紧迫感,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之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含沙量异常、淤积和侵蚀不仅给防洪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极大地加重了洪水灾害的后果。河道长期淤积也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带泥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已实施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淤地改土、淤堤回淤、清淤等,只能延缓河道泥沙淤积。如果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或控制,就没有办法保持长治久安。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因其直接减少了来沙量而成为黄河治理体系的永久组成部分,受到了黄河治理体系的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更具有直接、现实和基础的意义。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条件下,非工程措施更加苍白无力;由于人口和环境因素,粗泥沙源区的水土保持和治理更多地依赖于工程措施。可见,无论是从土地改良和生态建设的角度,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的角度,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该是第一位的。这并不否认生物措施的最终基本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应研究农业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流入黄河的泥沙也明显减少,但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因素,不能不让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清淤,通过水土保持和调水调沙进行有效控制,可能是黄河治本的唯一途径。
从输沙减淤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黄河水少沙多的观点。进而提出了外流域调水调沙和调水调沙的思想,目的是控制泥沙处理,消除或延缓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从长远来看,通过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更有利于调水调沙,提高黄河干流输沙能力。目前,不利用黄河自身调节来解决输沙问题,从其他流域调水显然更现实、更经济。调水调沙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人类径流变化形成的良性水沙运动过程,属于调水调沙范畴。即将实施的调水调沙应该是狭义的概念,即调水调沙,是对水沙运动的直接、动态的反映。这是以相当数量的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代价的;二是对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综合分析,调水调沙要同时进行:一是调水调沙要同时兼顾下游和河口的生态和社会用水,调水调沙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实践过程。二是调水调沙应与河道整治工程规划调整同步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水沙床的整治和水沙演变规律,否则,泥沙整治只能是单纯的输沙尝试。第三,调水调沙应与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积极疏浚和导流同步进行。下游疏浚,特别是河口疏浚,在调水调沙实践中可能起决定性作用。第四,南水北调长期工程参与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方式和相关技术问题应同时提前研究。调水调沙不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的是: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都很强的全面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即科学系统的调水调沙实践。
四、关于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
如前所述,最初设想是从其他流域调水,解决黄河水少沙多的问题。最先考虑的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相当于现在西线的南水北调。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国家调节南北水资源不平衡、解决北方缺水的一项长期战略规划。试想,如果黄河的年径流总量能够翻一番(相当于长江的十分之一),即从现在的500亿立方米增加到6543.8+0000多亿立方米,那么南水北调计划就可能成为历史名词。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河水资源短缺,这也意味着南水北调工程到了黄河就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认识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不能只从某些技术层面去理解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直接进入黄河,东线和中线工程不是“过黄河”,而是“会黄河”。首先,南水北调和黄河是相互调整补充的。目前,承担黄河下游调洪任务的天然东平湖,以及与东平湖相连的其他湖泊和渠系,本身就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干流及其水利枢纽系统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干支流中游已建和待建的水利枢纽也要发挥巨大的支撑和保障南水北调的调节能力和调水效率的作用。其次,黄河下游大规模调水、供水和排灌系统的潜力应承担北方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任务。同时,其他流域的调水也为黄河下游的调水调沙实践形成了有利的局面。可见,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无论是西线、中线还是东线,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甚至是依存的关系。也可以说,黄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从水资源的角度看,黄河和南水北调要叠加补充;从黄河治理层面看,南水北调工程开辟了解决黄河问题的新途径。
五、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
缺水与洪水并存,即水量时空分布不平衡,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历史上,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在数量、频率和严重程度上是相当的,有些干旱的影响和损失远远大于洪水。只是由于洪水灾害的直接性和直观性,人们往往不会将洪水灾害与干旱灾害相提并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只是这一特征的新表现。黄河断流意味着泥沙向海洋的输送将停止,这无疑会增加河流的淤积。更现实的是地下水补给中断和下游湿地衰退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性供水次之。考虑到黄淮海地区对黄河水资源的长期依赖,维持一个不断流的状态(实践证明是可以实现的)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与黄河的地位不相称。这就是黄河断流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一场罕见洪水的原因。黄河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与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不在一个层次上。解决断流问题的目标应该是维持生态用水的最小径流;只有大于生态用水最小径流量,才能谈水资源的利用。黄河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政治、行政等综合手段和措施。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水资源缺乏所带来的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应该与黄河治理的其他方面同时考虑。
从地质学上讲,黄河曾经是内陆河,流域本身应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系统。今天的黄河是历史黄河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是黄河稳定的重要标志。黄河造就了华北平原及其生态环境。今天,黄河口及其下游的湿地生态是这种生态环境的自然表现。宁蒙河套地区之所以能在今天对抗沙漠,与黄河的存在和不懈滋养有直接关系。这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宁蒙地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引黄灌溉方式是否具有更重要的环境和生态意义。目前,在黄河水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对黄河生态系统的考虑至少是不够的。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可靠的水资源保护为基础。从黄河水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水污染很可能超过水浪费,成为与洪水并存的两大水量损失之一。如果说防洪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斗争,那么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主要体现的是人类战胜自我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可能比前者更难。
目前黄河水资源配置主要是借助中上游水利枢纽在时间和空间上调节水资源,同时控制干流调水。黄河上最大的水资源损失是丰水入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即在保证下游和河口生态用水的前提下,资源水以外的径流资源入海。目前只是从排沙泄洪的角度来看,这种引水资源并不算是可利用的丰水资源。随着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从经济、技术、实践等方面积极寻求利用黄河下游水资源的途径,作为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充和补充,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黄河下游丰水能否在调水调沙的同时分流、分流、利用,需要进行一些可行性研究。事实上,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已经建设和规划了大量的平原水库,发挥着引水、隔沙、利用黄河丰水的作用。如果将黄淮海地区的可持续用水需求和地下水补给与引黄济卫、引黄济津、南水北调等工程措施联系起来,可以设想将黄河下游的黄淮海水系统连接起来,与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系统相结合,实现黄河下游丰水的分流、泥沙分离和利用。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实现,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引黄入淮工程的截水可能会大大减少;黄河、淮河和海水系统的径流可能得到有效的平衡。黄河下游调水调沙与水沙分离等措施并行进行,必要时可分水进行泥沙分离。从而长期稳定有效地调节水沙,形成稳定的河道。黄河泥沙受到上坝(水土保持、水库蓄水)和下坝(调水调沙、水沙分离等)的有效控制。);黄河、淮河及其海域充分利用了黄河丰富的水资源。黄河形成内陆河向海洋输送泥沙和生态水、特大洪水入海的局面,既是愿望,也是希望。
黄河的现实问题决定了长治久安有了新的内涵。预防洪水,解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危机,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治久安的标志。长治久安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只有实现长治久安才能实现。防洪、稳定和改善下游河流、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及流域生态建设的过程,既是一个长治久安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治久安的途径。调水调沙实践和“数字黄河”等工程建设将体现现代黄河治理的最新水平。目前,调水调沙刚刚即将进入实验阶段,从实验到真正实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小浪底工程的建成给我们提供了探索的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的积累,将标志着黄河长治久安迈出重要一步。
主要信息:
1,《黄河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第一版1982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略》编写组
2、《黄河治理与开发》上海出版社1984 6月65438+2月第一版作者: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课题组
3.《当代黄河治理论坛》第一版,科学出版社出版,1990,10作者:黄河水利委员会《当代黄河治理论坛》编辑组。
4、《黄河防总守则》黄河水利出版社1995 11第一版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责任编辑:岳·)
5.《黄河三百问》第一版,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6月,朱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