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政治特征及关系
立宪派和革命派基本目标的一致性
各种政治派别都代表着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都在各种政治纲领和活动中反映这个阶级的利益。所以,要正确理解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关系,首先要理解他们的阶级属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革命派、立宪派和清政府成为三大主要政治力量。革命派与清政府不和,立宪派介于两者之间,与两者都有联系,但不被信任。以孙中山为首的钟惺会虽然先后举行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但仍与维新派(后来的立宪派)的领袖和骨干保持联系,开会议团结。这说明双方在爱国上是有共同语言的。从20世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关系逐渐破裂,之后两派尖锐对立,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论战。但是,这种对立和斗争不是两个敌对阶级在根本利益冲突基础上的矛盾,而是同一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一派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代表中国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利益。另一派是国外以梁为代表,国内以、唐华龙、唐守谦、谭为代表的立宪派。立宪派多由大资本家和由官僚、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他们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阶级。立宪派主要剥削工厂、企业、银行等形式。这种经济关系明显是资本主义的。同时,由于立宪派多由拥有多家企业的大资本家组成,这种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范畴。
作为同一阶级的两派,在他们的根本利益上,不可能没有同性。辛亥革命时期两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就是这种同性的具体表现。两人都主张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改变腐朽社会,挽救民族危亡。
立宪派与革命派合作的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清廷的倒行逆施,这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合作的动力。张鹏远认为,立宪派是一群坚信宪政救国论的人的组合。大多是受过传统教育的君子,儒家思想正宗。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日本留学过或者进过新学校,或多或少有一些时代的知识和观念。他们大多家境殷实,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他们认为君主立宪是目前救国之道,更认为宪政可以实行。他们呼吁早日召开国会,实现* * *民治的理想。立宪派受儒家传统观念和西方新知识的影响,比如忠君观念,要求士绅支持朝廷。而新知识让他们看到了传统的缺点,必须改变,这是不相容的。立宪派无意中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从1909到1910到10,接连举行了三次议会请愿。这些上访声音很大,涉及人数多,省份广。不仅有立宪派参与,还得到了一些地方督抚的支持,给了清廷更大的压力。但清廷毕竟无意向资产阶级放权,宪政的实行期也远没有希望。三次向国会请愿被镇压,皇家内阁暴露在世人面前,让立宪派灰心绝望。辛亥革命爆发时,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多追随革命,走上了推翻清朝的道路。
立宪派和革命派的结合
对封建专制认识的一致性导致了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和革命派的联合斗争。在反清革命斗争中,立宪派领导了收回权利的运动,对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四川护路运动的领导下,以蒲殿军、罗伦为发起人和副会长的“四川护路同志会”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发了群众道路斗争运动的高潮。四川巡抚赵尔丰逮捕了保罗等人,找到了《四川人民自保》一书,把争取和平的斗争变成了流血斗争,革命派和立宪派事实上联合了起来。如同盟会成员龙明剑等人以“在国外以同志会的名义做革命事务专家”的形式参加四川护路运动。
武昌起义后,两派联合斗争的形势更加明朗。在革命党人夺取上海的战斗中,上海总商会会长、宪政人物支持革命,使革命党人陈在上海商团武装的帮助下,夺取了上海。在宣布脱离清朝独立的过程中,浙江唐守谦在革命党人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出任大都督。湖南立宪派领袖谭,就任湖南巡抚后定居,积极辅佐湖北革命军,是武昌起义的有力支持者。广西的独立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合作的伟大成果。两派劝说巡抚沈炳坤和巡捕营营长王志祥宣布独立。江浙立宪派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主导力量,代表了大多数立宪派的政治走向。因此,武昌起义后,其与革命派的关系更值得关注。武昌起义后,张謇仍然对清廷抱有短暂的幻想。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各省区的独立,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走向了“革命和谐”。10月5日,在张謇等人的推动下,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
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的分歧
立宪派和革命派主张君主立宪和革命民主思想。由于与清廷的利益不同,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政治活动方式:立宪派承认皇权的合法性,要求政权对自己开放,希望获得广泛的参政机会。他们试图以和平请愿的方式促使清廷实现英国君主立宪制,他们的君主立宪计划意在扩大士绅的权利。革命派主张美法式民主革命,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廷,实现民主和谐。他们的民主和谐计划旨在维护公民权利。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理想不同,立宪派和革命派的隔阂难以填补,两派的分裂不可避免,两派的合作只能是昙花一现。清末变法希望破灭,立宪派不得不加入革命潮流,最终接受了* * *和国家的模式。然而,由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他们对革命者的政治理想表现出冷漠和怀疑。
立宪派转向袁世凯,背离革命,不仅因为袁世凯是实力派,还因为革命派排斥立宪派。革命派本能地排斥立宪派,因为立宪派从一开始就以温和改良的姿态出现,与反动阵营仍有诸多依附关系。但为了稳定局势,抵御北洋军的进攻,他们在夺取政权后,不得不与立宪派合作,利用后者的行政经验和一些专业素质。大势稍稳后,革命派不希望立宪派占据高位。
立宪派要求宪政,这是一种变革,是一种进取的思想,但不愿意进行大的变革,不愿意彻底废除旧的制度和社会,这是保守的;革命发生了,时代变了,时代也变了。这是进取的一面。他们想给旧政权找一个体面的下场,他们想在传统中找一个继承人,而不是去观察和欣赏近在咫尺的革命者,这是保守的另一面;革命者想和他们合作,他们默许甚至积极出谋划策,得到了企业的支持。但不是和革命者同心同德地合作,这又是保守心理在作怪。他们吸收新的知识,推进新的建设,却又害怕时代的巨轮转得太快,害怕退缩。立宪派越保守,就越妥协。他们向激进派妥协,也向保守派妥协。他们一心一意支持袁世凯,不得不多方迁就袁,革命只好半途而废。最终,他们的保守主义成为革命的主要障碍。
意见
美国学者周锡瑞撰写的《改良与革命——两湖中的辛亥革命》(中华书局中译本1982),以两湖为个案,分析了绅士在宪政改革中地位的提高,从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了改革失败的原因,揭示了改革与革命的内在联系。
《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 —— 1913由Wary Glabough Wright主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宪政改革的论文,其主题集中在宪政改革与民族主义、改革与革命的关系上。通过分析改革与革命的异同,认为二者都对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侯:《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的浪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版)。本书主要从社会力量的角度描述了立宪运动的全过程,并对立宪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进步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沈伟斌认为,就中国的根本目的而言,他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认为立宪派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请愿、议会斗争等合法手段,迫使清政府向资产阶级开放权力。革命派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暴力斗争的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相比之下,前者温和,后者激烈;前者保存的封建主义多,后者保存的封建主义少;前者对清帝抱有严重幻想,后者不愿保留帝制。两者是有区别的,有利有弊。但不能把手段方法之争夸大到两派基本利益一致的程度,把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宪派称为反动派。
立宪派和革命派对中国发展目标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一个主张宪政,逐渐走上了和革命党人一起推翻清朝的道路。另一个主张革命,却因自身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而陷入困境。在革命过程中,革命派确实发挥了主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形势朝着推翻清政府的方向发展;立宪派顺应历史潮流,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化被动为主动,促使清政府垮台。张鹏远认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立宪派已经指出,动乱会给人们一个机会。当革命发生时,他们无法阻止它。他们希望动乱不要蔓延。他们试图控制各省独立的局面,虽然这是一场权力之争,但他们也是出于救国之心。革命没有变成混乱,立宪派没有加入革命派的反对,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他们不是誓死捍卫清政府,而是推波助澜,从而加速了革命形式的高涨。不可否认,他们有力挽狂澜的力量,不能用投机革命来形容。但是中国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他们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