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目标。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思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举措,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把城市和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城乡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和推进。通过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全面融合,城乡均衡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相当。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强调城市和农村的互动。通过功能区规划和“多规合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可以推进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合理规划城乡环境建设,创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制度,打破要素市场壁垒,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优化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 逐步建立全面融合繁荣的新型工农城市关系,实现城乡人地系统的优化。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和逻辑,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基础地位,农民仍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阶层,农民仍然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城乡现代化的起点,也是重要标志。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过程。在这“四化”中,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基础。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接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如何处理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第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市场对接,可以释放可观的改革红利,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尊重农村发展规律,理解农村价值的必然结果。农村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的价值和功能会发生变化,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功能日益显现。

推进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意见和指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确保质量。同时,要结合党中央的安排部署,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实施路径,加快形成相辅相成、全面繁荣的新型工农关系。

其次,必须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过程。明确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在城乡关系中的平等地位,通过体制改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推进城乡地位平等、城乡要素互动、城乡空间一体化。

此外,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农村的新兴价值,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的充分发展。

总的来说,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洞察,是对我国国情和城乡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支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