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纸
多泥沙洪水是河流湖泊自然演变的主要原因。洪水不仅可以塑造河流,还可以在下游洼地形成湖泊和湿地。2000多年前,长江泛滥成云梦泽,一片巨大的湖泊湿地,面积7300多平方公里,就是现在的江汉平原。由于当时人们生产力低下,无力修建防洪水库、堤防等工程,云梦泽起到了调蓄洪水的作用。由于当时人口较少,地与洪的矛盾并不突出,所以洪灾并不明显。之后,长江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导致云梦泽逐渐淤积,湖泊变浅,为人们修筑堤防和农田提供了条件,云梦泽逐渐变小直至消亡。
洪水是自然现象,一定有出路。云梦泽变小消亡的过程,正是洞庭湖变大的过程。两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洞庭湖只是岳阳西南的一个小湖。湘、资、沅、澧四水在洞庭平原交汇,分别流入长江。此时湖区位置较高,长江难以入湖。三国时期以后,洞庭湖区逐渐消退扩大,云梦泽淤塞,逐渐筑堤。长江的京口和沧口两股溪流汇合,开始进入洞庭湖平原。湘、子、元、李入湖的局面已经奠定。长江穿湖而过,两岸与湖相连,但其范围只在东洞庭湖区。公元1154年前后,洞庭湖面积已达6 000km2。1524,江北最后一个窑洞浩口封堵,荆江大堤全面贯通。江北湖与长江分离,云梦泽调蓄功能完全消失。荆江大堤的建成造就了富饶的江汉平原,但同时也进一步抬高了长江的洪水位。此时洪水有机会进入地势较高的洞庭湖区,使其逐渐取代云梦泽,成为长江中游蓄洪的主要湖泊。明清时期,洪水期,其湖泊面积约6 270km2,约为现在湖泊的2.3倍。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之后开始淤积,面积减少。1852、1870洪水造成荷塘、松滋决口后,形成了湖渡、钓仙、荷塘、松滋分别入湖的局面,荆江分流入湖水量剧增,直接影响了洞庭湖的再次演变。清末民初,由于藕池河、松滋河的大流量、大输沙量,进入荆江的泥沙急剧增加,淤洲迅速扩大,使湖面大大缩小,湖面约为前期的90%。从民国初年到建国三十多年,泥沙淤积更加迅速,高州的堤防比以前更加丰沛,湖面相对减少,约占清代中期湖面的72%。由于不断淤积和盲目围垦,洞庭湖明显分为东、西、南三部分。建国40年来,按照两江一湖的原则,有计划地治理洞庭湖,加固堤防,布置溢洪道,减少险工。同时,新建了一些蓄滞洪区和围垦区,围垦湖支,开展撇洪工程,改变了湖区的农业生产,使湖区面积大幅度减少。天然湖泊面积约为清代中期湖泊面积的44%。今天的洞庭湖已经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穆平湖、七星湖等小型湖泊。据统计,湖泊面积1949年为4 350km2,1977年减少到2 740km2,1983年为2 691km2,居全国第二位。
从云梦泽、洞庭湖与长江的演变来看,两湖在长江中游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两湖的调蓄,长江中游不仅会发生大洪水,还必然导致长江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