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管理学中的实证研究?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而不是实证研究。

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因研究方法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追溯西方经济哲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划分并不是一个新的论点,但在中国影响范围的扩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流行规范经济学,现在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他们之间的争论在中国还没有达到西方的激烈程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应该遵循西方哲学中关于感性认识论和理性认识论的争论。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从西方哲学建构之初就有两种观点:感性认识论者认为只有历史归纳法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唯一有效方法,他们的观点建立在理性认识论者对科学理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所有问题的批判之上,而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人类的认知经验中寻找答案,事实背后的所谓本质问题并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无法被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理解和使用。人类只能知道经验之内的东西,经验之外的东西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应该交给哲学家去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论,感性认识论者只相信经验的东西,强烈反对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相反,理性主义者推崇人类的认知能力,认为人类可以凭借其高超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在社会科学领域找到任何规律性的东西,并不断强调人类应该剥去感性认识的虚假外衣,用理性审视一切,用理性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判断。这种认知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实验室里模仿现实世界,然后建立模型去模拟。只有依靠科学家的理性思维,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逻辑规则,运用数学方法,才能构建出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可以直观理解的问题,或者利用局部均衡或整体均衡来解决。理性主义者只相信被人类理性加工过的东西,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从而把理性推向了最高。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基于哲学上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学派。前者反对后者把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几个简单的不切实际的基本假设上,认识到它们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批判方法是抓住了规范经济学的理论核心,给予了致命一击。他们也反对逻辑演绎的方法。强调历史归纳的绝对地位,后者反对前者只注重经验的东西,不能深入事物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说归纳的东西只能解释过去的事实,不能预测和帮助未来。他们不能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他们强调人类理性认识的绝对地位。

另外,两者使用的语言和理论架构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次要问题。

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应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为基础。实证分析方法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它使人类获得真理知识的起点。但需要人类对这些感性材料做出选择,促进对研究有用的东西,充分发挥人类的认知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本质,从而形成指导实践的真理知识。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试图将两者联系起来。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交谈、测试、案例研究和实验。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按时间顺序记录观察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观察法。

(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2)交谈:是研究者在口头信息交流过程中,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对话两种。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目标明确。二是要注意方式。三是注重利用“主场优势”。第四是尽量简洁。)

(3)测验法: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试,以评价和了解被试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问卷测试、操作测试和投影测试)

(4)个案法:对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进行长时间的全面调查、了解和收集,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叫做案例法(case study)。

(5)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一定的刺激,以引发某种心理反应并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此高度重视,从技术层面对管理会计实证研究的方法结构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和何,1997)。近年来,也出现了理论研究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的案例。目前,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管理会计研究中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不成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