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认知

中国的金融是指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货币和银行业务。它存在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当时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比如中国人民银行说他们是搞金融的,就是货币银行的意思;第二部分是指国际金融,研究国际收支和汇率等问题。

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中国的金融。国内金融专业的本科课程似乎更倾向于经济学而非正统金融学,其核心学科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

我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属于经济学范畴。货币银行学属于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属于国际经济学。因此,我国的本科金融教育是经济与金融的交叉学科。

但以上两部分在国外不叫金融,国外的金融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财务,也就是企业财务,计划经济下叫公司财务。

说到公司财务,其实际内容远远超出财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融资,包括股权/债务结构、收购兼并等。,这是计划经济下所没有的;第二,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研究证券市场上不同金融工具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

在学习中,老师也侧重于资产的评估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并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货币、利率等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的学习上。

国际上主流的金融专业要学习金融市场,涉及投资数量化理论,MM定理,期货期权定价模型。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市场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研究金融市场中人们的行为。

专业方向:金融市场、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经济学。

国际金融、公共财政、保险、数理金融、金融计量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

我国金融学专业的主要学科有: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营销、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英语。

同时还开设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财务取消以前的联考形式。各大学校都采用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组织考试。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培养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通行的金融规则和惯例以及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

熟悉我国涉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规,了解当代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操作现代金融业务,具有扎实外语功底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扩展数据:

历史渊源

财政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和农业经济,主要是物物交换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没有财政和金融。比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散见于各种古籍中关于“金融商品”的问题。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被称为“货币银行学”。

近代中国的金融是从西方传入的,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货币银行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货币信用”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我们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财政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些理论问题进行讨论。

如:人民币的性质、货币流通规律、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物资供求平衡等。但是,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金融并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它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另一方面,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对它们进行研究和评价。

同时,随着金融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为中国现实背景下的金融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融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不限于金融理论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理论史、东西方当代金融理论、各国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的单独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属于金融研究的范围。

金融理论中的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和功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贷形式、银行的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兴趣的性质和功能;基于现代银行信用组织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等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