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手法蒙太奇对当今电影叙事的影响
蒙太奇是法语蒙太奇的音译,原本是建筑学术语。影视理论家将其称为影视艺术谷,指的是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剪辑和组合。蒙太奇是指镜头有目的、有逻辑的组合。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而有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它的作用首先是在影片中建立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叙述。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镜头的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最先有意识地以镜头为基本叙事单位,然后由镜头构成场景,再由段落构成整部电影,流畅地表现了整个事件。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正是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和普多夫金为首的一批前苏联电影人的贡献,将蒙太奇的地位提升到了电影核心的高度,并赋予了它美学的品格。爱森斯坦认为,镜头组合的意义大于原始孤立镜头的总和,这是蒙太奇的关键。《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实践其蒙太奇理论的杰出作品。在经典段落《敖德萨台阶》中,爱森斯坦利用节奏的变化,将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扩展到影片的时间。普通人跑下敖德萨台阶大约需要两分钟。影片中,士兵走下楼梯需要近十分钟,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屠杀无休止地进行着。这段话不仅记录了这场大屠杀,而且充满了激情和理性的批判精神。
二、蒙太奇对当今电影叙事的影响
1,蒙太奇的结构和功能
根据结构功能,蒙太奇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知性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最常见,以解释情节表现事件为主题,主要有线性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线性蒙太奇是指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连续叙述;平行蒙太奇是指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中并置,分别叙述,最终归属于同一主题。比如美国电影《教父》第二部,父子的故事在不同的时空平行展开。交叉蒙太奇是指几条线索同时并进,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相互促进,频繁交替,最终融合在一起。例如,《低俗小说》、《何炅大桥》和《11: 14》等电影都使用了交叉蒙太奇。
蒙太奇的目的不是描述剧情,而是表达情感,揭示意义,主要包括对比蒙太奇,如莉莉·玛琳演唱会上的欢呼声,战场上的爆炸和尸体;《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比较。隐喻蒙太奇,如普多夫金的母亲,工人的游行队伍和解冻的河流湍急的队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觉醒。心理蒙太奇,比如意识流在《广岛之恋》中的应用。知性蒙太奇是指通过建立画面之间的关系来传达具体抽象的思想,如布努埃尔的一只安达卢西亚狗,从而唤起观众的理性判断和思考。
2.“多重蒙太奇”的叙事思维
电影大师葛达尔说:“我希望我能拍一部正常的电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不会...对我来说,让观众看到我必须看到的就足够了...既然我们知道的都是假的,我们就给观众应该看到的……”“精疲力尽”制造了一种恐慌感,但把握住了度。可以说,葛达尔的“跳跃”给电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葛达尔打破了格里菲斯定律。他了解观众的心理,用的是“人类完整的心理”。在叙事上,他要的是因而不是果,在叙事的转换上没有多余的东西。他找到了人们真实的眼睛,控制了电影的叙事、空间和时间,以达到叙事的目的。凭借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的一致性,葛达尔不断重新定义电影语言,成为世界电影史上划时代的革命者。
“多重蒙太奇”的叙事是站在电影大师的肩膀上展开的。我们知道,电影叙事是用镜头来讲述的,而不是对话,如何控制故事,如何衔接,最后完成剪辑。传统的叙事,时间和空间应该严格一致。比如电影《徐贲》的场景调度就是为了完成时间和空间。斯皮尔伯格在1993年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的生日那一段,镜头之间有强烈的对比,经过重组、重塑、重构,形成了一个蒙太奇。
国内一级编辑周教授在她发表的论文《多重蒙太奇剪辑》中写道,“多重蒙太奇”是在一个场景或一个段落中运用两种以上的蒙太奇手法来架构情节、布局故事,使影像所传达的信息更加丰富,影片控制的节奏更加简洁多变,渲染的意境更加跌宕起伏,意境更加深刻宽广,让观众通过镜头逐渐展现出其中的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剪辑结构是建立在两种以上蒙太奇手法的叠加、穿插和融合之上的,所以我将其命名为‘多重蒙太奇’。“多重蒙太奇”已经成为当今电影的叙事手法。
作为电影的基本叙事技巧和美学流派,蒙太奇与长镜头技术、快速切换剪辑方法及其理论并存。这些叙事技巧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成为当今电影叙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电影《天生杀人狂》就是一种快速切换的剪辑模式,这已经成为现代电影创作中的思维理念。导演把无数的场景当做一个快速流动的视觉,切换作为一种风格存在。镜头和场景之间的切换已经成为改变镜头和场景的主要形式。平行、交叉、联想、幻觉、象征、对比等蒙太奇手法的综合运用,为叙事的快速推进实现了一种和谐。
你想用什么样的风格来传达故事?编辑的剪辑是基于导演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