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级管理_素质教育论文

团结友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已经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

培养中学生团结友爱主要是要求学生关心他人,团结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宽容他人,原谅他人,讲大团结,不搞小圈子。学校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开展活动和与他人交流的基本群体。良好的班风不仅有助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几年的班级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做好首发班的引导教育工作

刚进入高中阶段,入读新班级的大一新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有着美好的祝愿,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幻想。他们就像张全新的一张白纸,随时准备绘制美好的高中蓝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时的引导教育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因此,班主任要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心准备,做好学生前期的引导工作。即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一般包括“就职演说”、开学典礼、军训等活动。班主任的“就职演说”是老师在班上的第一次正式发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所以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说话时语言要简洁,态度要亲切亲切,让学生感到班主任随和、亲切、平易近人、容易接触。尽量减少严肃的面孔和枯燥的说教。演讲的内容应主要阐述班主任对未来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表达班主任对未来工作的决定和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同学对未来有着同样的美好愿望和信心,从而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第一次发言不容易对学生提出太多太细的要求,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要求太严,压力太大,产生恐惧感或抵触感。害怕老师,远离老师。开学不久,学校一般都会有军训活动安排;这项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意志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集体感和荣誉感,对促进集体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提高认识的专题讨论

现在,大多数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环境,长辈的过分溺爱,让很多同学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同学不理解,不关心别人,缺乏应有的爱。因此,班主任要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每个班每周都有一次班会。班主任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精心设计策划主题班会,题目明确。如:“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友爱和哥们义气”、“我心目中的班集体”等。,让学生直接参与,通过谈理解、提意见、讲故事、演小品、看视频、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讨论。,从而达到* * *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力量,知道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学生共同努力和相互团结的结果。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集体观念。

第三,树立榜样,产生积极影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日常行为中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交朋友,不偏袒学生,不冷嘲热讽,不侮辱学生。使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组织活动,营造环境,增强意识

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发展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行为环境。比如座位安排,我们知道,班里的同学同桌交流的机会最多。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从各方面的优劣来考虑同桌的搭配,包括学生的性格、内向与外向、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劳动态度的好坏、自制能力的强弱、集体观念的强弱等,让学生更自觉或不自觉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另外,在各种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参与。如野餐、郊游、各种体育比赛、娱乐活动等。,任何一种集体活动都离不开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可以说,这些活动是促进班级良好风气形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