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部门的个人工作计划
学校各部门个人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是江宁区教育局实施的“追求品位,打造品牌”年。在学校领导和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的指导下,学校教育科研以“以标准提升教育质量,以标准化谋求学校发展”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面落实龙都中学教育科研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创新,营造科研文化,服务学校,成就教师。围绕加快科研机制创新,突出科研带头人,提炼科研成果,提高科研质量,引领教师成长,塑造学校品牌,让教学科研成为教师快乐工作的追求,助力“三大工程”,把教学科研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努力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调研工作,确保“十二五”省市级项目正常开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研究能力,建设一支有效的教研组。继续办好青年教师成长舞台——龙都中学行知教师发展班,让青年教师加速成长。
3.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本学期将继续动员教师参与各级论文的评阅,开展个人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4.继续拓展学陶的内涵,挖掘新时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可利用资源,在区域内与其他“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实验学校”一起开展“闫涛* * *活动,保持闫涛成绩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三、工作要点:
(一)实施教学科研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本学年继续实施教学科研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制定目标,明确任务。我校将在教师观念上进一步树立“科研促进”的意识,围绕实施方案查找存在的不足,确定本学期教学科研的要点,努力提高教学科研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2)组织教师努力学习,提高教学科研意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教学科研读本》、《江宁区教育案例集》、《江宁区教育叙事集》、《江宁区教育调查集》、《江宁区教育创意设计集》等系列相关成果。采取自主学习、教研组集体学习、专家指导等学习组织形式,普及教师的教研基础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研素养。
(3)突出话题引导
进一步提高项目引领发展的意识,认真查找校本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把优势和问题作为项目来研究,以项目引领的方式设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建设,推动学校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新跨越。争取申报市级规划课题或区级课题。
以“十二五”项目为契机,认真开展项目研究,真正提高研究的引领性和实效性。确保“十二五”项目顺利开展。
(4)提炼科研成果,培育教育特色。
教育特色的发展是以教育的实体性为基础的,它既是教育成果的具体状态,也是教育创新的过程。走内涵发展之路,扎扎实实实施“研究型学校”战略,是学校走上稳步提升轨道的重要保证,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自身特色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打造品牌的必由之路。
1.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校战略。按照“优势项目→办学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轨迹,以科研课题为导向,将提炼经验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和现实,提升办学质量,宣传学校个性。邀请市、区教育专家对学校进行专题指导、总结和推广。
2、让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深入人心。继续深入推进“个人课题”研究,使80%以上的教师拥有校级课题,30%拥有区级课题,8%拥有市级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行为。提高个人研究的有效性,引导教师找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选好研究的切入点,做有价值的研究。
3.精心组织“菜单式”讲座,展现“菜单”魅力。为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撰写文稿,争取参加“菜单式”讲座。开学后一个月内,他们要完成“点餐”工作,按照区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保证每个老师每学期至少听一次“菜单式”讲座。
4.进行学术状况调查。
学习情况调查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的起点上,为了人而教,为了学而教。借鉴区教科所研究中心组制作的调查样表(相关软件),对我校所有班级进行调查,在科学规范的调查统计基础上,力求对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学业情况做出分析报告,建立学生学业情况档案。
第四,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对论文的评审,鼓励教师在市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并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必备条件之一。筛选推荐教师论文,保证质量好,争取大规模获奖和发表。定期收集整理教师获奖论文和发表论文。优秀论文将被纳入隆众教研。
2、建立良好的各级项目档案,及时做好各级项目资料的归档工作,督促各级课题组定期开展项目活动。
3.继续落实教师每学期交一篇论文的要求,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在撰写论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调查、教育创意设计的研究,以多种方式推广四种实践研究的方法、步骤和策略,组织相关评比活动,以写促研,以写促反思,力争让更多的教师掌握这四种新的研究方式。
第五,完善考核机制,调动教学科研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奖励规定,提高高层次奖项的奖励额度。并把参与研究和发表论文作为评教先进的必要条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学校各部门个人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以创建江苏省“五星级”普通高中,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在学校特色工程建设规划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紧紧围绕有效高效课堂开展课题讨论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引领作用,做好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密切配合教务处的教学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巩固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确保校本研究取得新突破。
3.突出课题的研究和应用,保证教师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
4、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第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学部门的常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1,根据绩效考核方案,制定教研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实行“学校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各课题组组长——项目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分级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通常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检查学习笔记,研究项目资料,安排组织实验班和评课,组织教师的学习活动。
3.积极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竞赛。一定要请相关老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论文评比,争取让我们老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在原有基础上数量和质量更好。同时,加强教研论文统计工作,并纳入量化考核。
4.做好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信息收集和档案整理工作,努力完成学校和上级交办的工作,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二)务实有序地开展各层次、各方面的研究。
教师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一个问题,让专家带领你进步。二是找机会让领导帮你解决困难。三是找借口让同事或同行帮你解决问题。第四是找一个理由系统思考一个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1.教师课题力求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小课题的“草根”研究,避免应付和形式主义,力求实效,及时将小课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通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有效改进教学工作,使小课题研究成为我校的教研特色,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学期以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案为突破口,为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教师要积极申报省、市、县级项目,结合项目的研究工作,认真做好教师教育论文、教学案例、学习心得的撰写和收集工作。积极引导教师申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做好各级项目的宣传、申报和管理工作。根据近几年教师研究的经验教训,本学期教学部将广泛发动教师,准确描述岗位评价需求,认真做好选题工作,积极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申报,注重课题过程研究,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做好课题结题和成果推广工作,使我校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高品位、高质量。
2.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积极做到所承担课题研究的“三同步”:即项目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和分析的同步;项目的实施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同步;项目的实施与成果的表达是同步的。让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结合课堂教学和常规教研开展研究实践。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常规教研为载体,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融入教师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促进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健康发展。
4、做好各级各类论文收集和评比活动。
5.做好教学科研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3)配合教务处做好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配合教务处做好公开课活动。以师生共同探索开发新课程的平台为支撑点,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努力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不能只关注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走全面发展的道路。
3.加强教育质量监控。通过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引进一批优秀教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尽可能释放学校的活力。
4.成立学校课堂教学专家组团队,由特级教师、二级学科负责人、课堂教学竞赛获奖者等组成。,并定期举办研讨活动,提炼优秀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初步形成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四)搞好“临床”诊断教学
做好《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优秀教师的指导下,纠正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学校通过公开课、探索课、研究课、试讲课等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点评,* * *分析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 * *研究整改对策,提出指导性意见,将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评价。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职业理想。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对教师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和省、高中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方案,加强引导,注重教师精神的塑造。默默教书,潜心育人,学习优秀师德教材,特别鼓励青年教师树立成为优秀教师的远大理想。
2.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培养特色教师。
建立名师档案,协助名师开展研究,加强名师工作室管理。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开设示范课和讲座。真正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特色鲜明的教师。
3、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沙龙活动。
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根据个人特点制定“长期、中期、短期个人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培养目标,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加强指导和结对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活动,定期召开交流会,享受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增强争创第一的意识,体现自我提高和自主发展。
4.建立青年教师阳光档案。
本学期配合教务处、督导评估处、政教处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阳光档案(青年教师是指工作不满8年的人员),将其职业道德表现、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等材料纳入个人阳光档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处罚情况见《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细则》。今后将为所有教师建立这个档案。
学校各部门个人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秉承“以人为本,创办特色学校,奠定学生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服务教育教学,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城市校级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研究,加强学科基本功竞赛,充分发挥教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二、工作目标
1.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级各类培训的实施,形成相应的“团队教学”机制。
2.完善校级小项目申报、考核和评估制度,增强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的实效性。
3.深入宣传、学习、推广教研组建设阶段的“三员三检三评三懂”成果,尽可能将研究行为转化为相应科室的管理行为。
4.借助网络教学随笔,以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展示为核心,促进项目过程管理和研究。
三、工作要点和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团队教学”的相应机制。
入校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团队教学”。
具体措施:
1.每月听同一组教师或同一学科其他教师的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每月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1节以上。根据课上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教学主题。考勤记录和经历要由教学部每月核对一次。
2、认真参加各级优质班、竞赛班活动,同组老师关心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线上教研(教论文等。)并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和教学问题。
4、每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教学部门1-2讲座(组内教师、教务主任、研究室主任、分管校长参加)。
5、统考科目青年教师承担月考、期中考试试题命题工作。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复习修改,保证试题质量。
6.制定“团队教学”考核办法,对优秀团队教学成果颁发荣誉证书,对备课组给予物质奖励。
第二,进一步强化城市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
具体措施:
1,开学后市区骨干教师将承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任务。
2、根据自愿和学校确定的形式落实指导学科团队建设的任务,签订责任书,落实具体责任。学年结束时,召开学科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评估城区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效应,推广成功经验。
3、按照城市骨干教师对非标准学校的要求,加强骨干教师的过程管理(示范班2人/年;网络教学随笔、研究报告、项目申报等。)组成考核小组,真正落实考核责任。
第三,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机制。
具体措施:
1.在学校新的领导班子面前,要对学校骨干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进行重新梳理和修订。修改通过后,加强宣传,提高认知度。
2.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指标,形成一系列与职务评价相关的制度。
第四,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1)加强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学习。
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由备课组长组织备课小组成员集体备课,同时派人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包,并在学年末展示学科资源包建设情况。
(2)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每个老师都要加强学习,重视训练,提高思想。为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改革中继续开展校本学习,努力提高我们的教研能力。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教学部的校本培训专栏,个人学习。
二是通过教研活动,观看与课改相关的优质课堂视频,交流经验等方式集体学习交流,提升教育理念。(每月1次)
(3)注重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深化研究。
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班的备课组首先要集体备课,准备好相应的听课资料(一人一份),在教学设计中提出专门的观课建议,让老师们明白观测点是什么。教研组长要提前安排好老师的录像,布置好观察任务,老师围绕自己承担的观察任务进行评课。
(2)会后教学部上传视频,老师们反复回放,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博客上写下自己的教学反思。
第五,规范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持续推进项目过程管理和研究。
(1)本学期将进一步规范项目的流程管理。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重点关注“校级小课题申报”;做好德育课题和校级课题的开设,深化农村教研组建设研究。
(2)积极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继续做好教师教学随笔和教学部博客的网络管理工作。
四、月度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本学期教学部的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思路。
2.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绘制电子表格,报教师进修学校审核批准。
3、做好三评工作(新骨干教师评选、往届骨干教师评价、优秀学科团队评价)
4.校级小项目启动。
5.校本培训
10月
1、城市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班示范活动(半年左右)
2.校本培训
3.探讨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研究方案。
11月
1,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示范活动。(半年后)
2.校本培训
4.检查学校一级小型项目的研究过程
65438+二月
1,青年教师宣讲活动
2.校本培训
65438+十月
1,陈中老师教改科研成果登记、汇总、通报。
2.本学期教学部工作总结。
3、科研过程数据统计
临时工作安排请参考继续教育学院科研部和学校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个人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贯彻县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围绕学校整体工作思路,秉持教学科研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牢固树立“服务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提高素质”的思想,深化科研引领,积极推进“研究学校、科研强教”的发展战略,使教学科研成为我校教师愿意做、快乐有效的事情,最终使教师进步、学生受益、学校发展,引导学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研究,加强“区内联动、校际合作”,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学科教研日”为抓手,打造“满意课堂”,搞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带领教师互助开展小课题研究等行动研究,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
充分利用我校两个“名师工作室”的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二人”“二星”评选和“我最满意的班级评选活动”,培养和锻炼一批业务骨干。加强对已批准项目的管理和规范,关注项目的研究进程,抓落实,求实效,有效控制项目的研究动态。及时将各级论文和案例评价信息传递给教师,精心组织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的发起和撰写,充分展示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参与“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和共享,实现互动交流,拓展培训时空,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具体措施
(一)发挥教学和科研的主导作用,加快教师发展。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的发展靠教师。保持教师职业活力的法宝是开展教育科研。只有发挥教学和科研的主导作用,才能加快教师的发展。其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教师从事的是先研究、后教学、再研究的专业模式。因此,教学科研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教师发展平台:名师工作室、“二星”评选、“我最满意的班级评选活动”。
第二,建立教师的教学、管理和科研档案。
三是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管理,如教师专业培训、阅读体验、专家讲座、特级教师指导等校本培训。
第四,规范教师教学科研的考核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的有效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科研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其研究能够植根于课堂教学一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所以,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主阵地是课堂,方式是教研方法,目的是减负增效。具体措施如下:
以课题为研究起点,解决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二、以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研究内容,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改变传统的评课方式(不以教学内容作为衡量标准),注重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再次,以同题异构、同题重构、异题同构、异人同构、异人重构为研究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创建教研组学科品牌课程样本集。
(三)发挥教学科研的辐射作用,提升教学科研的影响力。
教学科研能力应该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它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班级管理、课堂管理、心理健康等。如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发进行研究,无疑是不够的,辐射作用也不大。这就需要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整理和放大,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教研的存在和发挥。具体措施如下:
一、打造论文展示平台,展示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组织各级各类论文竞赛,编发优秀论文。
二、打造学科教学平台,展示教师教学科研基本功。比如“双师”“二星”评选,我最满意的一个班级的评选活动,安徽省教育厅开展的“一个老师,一个优秀班级,一个名师,一个优秀班级”的活动。
第三,打造教学科研的宣传平台,展示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第四,加强教研评估,促进教研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