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简介20~30字。
季羡林(1911 2009年8月6日至7月6日,11,享年98岁),字,字齐。1911 8月6日出生于山东临清市康庄镇。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教徒、作家、国学大师。精通12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扩展数据: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古印度语研究——博士论文,如重大事件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印度语后缀-am、向-o和-u的转化、用无限过去作为确定佛经时间和出处的标准等,在当时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真正能用佛经原文进行研究的佛教教学学者。他将印度中古语言变化规律的研究与佛教史的研究相结合,找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和传播,从而确定重要佛教派别的产生和传播;
(3)土霍洛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符离亲王噶玛经土霍洛书对译》开创了土霍洛语语义研究的成功方法。从1948对新疆博物馆收藏的手迹《与弥勒相会》进行翻译解读,到1980上世纪70年代新疆吐鲁番有新发现。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的纸和造纸方法是何时何地传入印度的》、《中国传入印度的丝绸初探》等文章,以及《西游记》部分成分源于印度的说法,说明中印文化“相互借鉴,各有创新,相互交流,相互渗透”;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主编的《唐人西域记》和《唐人西域记现代译著》及65438+万字的《西域记序》是我国几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则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
(6)印度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介绍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古代两大史诗之一,有两万多首诗,九万多行被翻译成中文。季羡林经过1O年的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翻译,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他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呼吁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派,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起步于80年代末,大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50O余种,8OO余卷,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籍文献——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保存目录丛书》和《传世书籍》两大巨著丛书的主编;
(10)散文创作——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来已经有80多万字了。钟敬文在庆祝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单纯是因为他真诚。”“老话说得好,我爱老公的好文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