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与推广
1.棉花枯萎病的生理研究从1972到1973,于启宝副院长联合北农大植物病理学家沈琦教授、西北农学院元秋教授,争取到了农林部和中国农科院的支持,成立了全国棉花枯萎病生理研究协作组,有23个科研教学单位参加,在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农科院联合实验中,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山东、辽宁、新疆、云南等地的32个菌株进行了鉴定和比较。棉花枯萎病分为生理ⅰ型24个菌株,生理ⅱ型5个菌株,生理ⅲ型3个菌株,为棉花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学术和生产意义。
2.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鉴定和保存研究是由植物保护研究所陆研究员进行的。1961年建立了太白县第一个夏条锈病实验室,海拔1600米,用于黄淮麦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条锈病菌系的收集、鉴定和保藏。1974获得了农林部的拨款,建设了国家夏季条锈病研究中心。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了条中18和条中20两个新小种,揭示了当时主栽小麦品种阿波合丰产3号抗锈性退化的实质。“文革”后,我国原有的条锈病研究单位中断,菌株丢失,研究工作难以为继。陕西在菌种保存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受到了农林部的表彰。
3.农作物虫媒病毒病与陕北小麦入川问题的研究:由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朱祥三主持的研究小组对陕北和渭北旱作区的虫媒病毒病进行了研究。经过多次联合试验,重点研究了小麦的红矮、蓝矮和黄矮病毒,取得了新的进展。与卫生部、天津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混磷钾残留研究(即3911),制定出国内首个小麦拌种用混磷钾安全剂量和残留标准。以蒲城为中心,在渭北500万亩麦田实施化学拌种、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陕北川巴地区因病媒生物和病毒病严重发生导致小麦无法种植的问题。
4.旱地耕作制度“四改三延伸”研究: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员在渭北旱地实践,将豌豆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方向转向了豌豆增产的研究。10年后,1972年,他总结提出了豌豆增产的“四改三拓”新技术,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种,扩大豌豆小麦和复种面积。“四改三扩”实施后,旱区农业由原来的三年四作制变为两年三作制,增产效果显著。1972研究成果送全国农林科技大会交流,为陕西省旱地农业研究和干旱农区低产田改造开辟了一条新路。
5.玉米自交系“武105”和杂交种“陕单1号”是由粮食研究所研究员林继洲与西北农学院科技人员合作育成的,是国内公认的为数不多的优良自交系。以它为材料,培育出了17杂交种和几个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的衍生系。以“武105”为母本选育的“陕单”高产、耐旱、耐涝、抗倒伏、适应性广。1975年陕西省种植面积225万亩,占玉米杂交总面积的21%。该品种在四川、甘肃、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广东等省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1978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6.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陕棉1155”是由棉花研究所王元研究员在接种枯黄萎病强毒株的病圃中连续选择选育而成。1978育成后,河南、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省推广面积271万亩,增产皮棉1626万公斤,增收4878万元。1984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7.辣椒高产栽培及人工干燥技术研究从1963到1970,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赵在耀县蔬菜区设置了一些试验,摸索出一套辣椒高产栽培及人工干燥技术,在陕西省14商品基地推广。40500亩干辣椒平均亩产从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人工烘干后,成品合格率从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从500吨提高到1700 ~ 2000吨。这一成果在1971年广交会上展出,受到周总理的重视。1978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8.1975-1978牛蹄腿肿腐病研究由畜牧兽医研究所秦生研究员牵头,对汉中地区一起原因不明的蹄腿肿腐病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为25% ~ 50%。研究揭示了该病是由以木贼镰孢菌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掌握了流行规律。该研究成果为中国牛科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为疫区类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1979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9.苹果新品种秦冠是原梧州市果树研究所研究人员以金冠为母本,鸡冠花为父本,经过近30年的努力育成的。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特点。已在全国27个省市种植,年净增收益约5亿元。1989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0.小麦新品种“山农7859”是由中国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宁坤育成的。该品种抗寒性弱,抗旱性好,抗倒伏,抗条锈病,抗叶锈病、白粉、叶枯病、黄矮病。三年省级和黄淮区试41点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2%。陕西、河南、安徽北部、山东南部、山西南部、湖北西部、青海等省推广9000多万亩,增加粮食产量20多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654380.5亿元。1990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由朱祥三研究员主持。经过在米脂县泉家沟小流域6年的试验,该工程已使粮田退耕43%,粮食产量和总产量都有较大提高。人口年均增长9‰,人均粮食仍在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林草面积由18%增加到50%,泥沙流失量减少了45%。这一成果在榆林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为我国黄土高原的治理树立了典范。1988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陕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研究由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兆贤研究员牵头。通过研究,基本摸清了陕西省不同地区饲料中有毒真菌的污染情况,分离鉴定出有毒真菌103种,新发现微小毛霉等3种条件致病真菌,新诊断真菌病害7种。我国首次发现奶牛毛霉和马黄曲霉中毒,黄曲霉毒素完成。这一成果对医学、兽医学和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991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3.辣椒新品种“8212”是由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庄灿然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病、抗灾、优质、高产的特点。干辣椒亩产300斤,最高400斤,出口收率90%以上。从1986到1989,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新疆省区推广130万亩,净增值3.6亿元。1994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4.小麦新品种“229”是由中国小麦研究中心宁坤研究员育成的。这个品种抗旱、抗病、优质、高产。省级和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65,438+0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对照分别增产65,438+06.7%和8.2%,位居第一。该品种适宜在关中平原灌区、渭北高原南部和黄淮麦区种植。从1994到1996,共推广848.8万亩,新增产值4.07亿元。1997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5.普通小麦稳定自花授粉缺陷系的建立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由小麦研究中心薛秀庄研究员主持。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了20个连续稳定的阿贝尔小麦缺素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首次采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育成小麦新品种“陕麦8003”。1998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6.白勤系列大白菜新品种是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赵和柯桂兰研究员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营养品质优良、抗病、高产、稳产。在全国10多个省区推广250多万亩,经济效益达10多亿元。研究成果填补了陕西省自交大白菜品种的空白,1990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2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