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散文发展史(从古至今)

第一个变奏:衰落世界批评家的理性精神

龚自珍和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历史与时代巨变的转折时期关注近代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一是将散文的触角伸向统治阶级,揭露和抨击国家的腐败和衰败;一是着眼于世界,关注社会各个领域,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在时代的汹涌大潮和现实生活的变化中反思昨天,批判今天“浪难拉”;一个,今天不回到昨天的人,在写今天的时候是在思考明天,在描述今天的发展。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使自己的新生活更加美好合理,进行了执着而顽强的艺术追求。从作家提供的生活画面中,我们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强烈感受到了生活的新节奏。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现代人的命运,反映了历史转折关头作家的进步要求、愿望和心理情绪,反映了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仿佛让人听到了散文现代化进程的微弱雷声。这是龚自珍、魏源等进步作家作品的总主题和主旋律,也是他们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龚自珍和魏源的艺术个性和追求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诞生的,是植根于民族和人民的大树之中的。历史与现实,正常与非正常,纯粹与丑陋,交织融合成触肤的体验与深邃的思考。龚自珍的散文可以看作是作家对灾难性历史和自我的反省和总结。龚自珍散文的字里行间,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有着中国社会大变革前夕的时代气息,有着世界极度不祥的气息,有着灌注人心的奇思妙想,有着上级的“眼观其急,不见其近在咫尺”,等等。这些都让他发现,他所处的时代竟然是一个“文学流派”。基于此,龚自珍的写作从“理”、“势”、“才遇”三个主要视角,生动地表达了最当代的“忧”。他的散文并不具体谈当前政治措施的得失,而是以“治国理政”的姿态高调出现,关心时代的诚信。在魏源的作品中,总是有对历史和自我的透彻分析。为了今天和明天不重复昨天的历史,他理性而冷漠地描绘了今天,却注入了理想和热情,充满了改革者和创造者对明天的希望和期待。只有这样,他才能以可贵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去感受和捕捉新的生命。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新散文思潮,适应了当时散文发展内在艺术规律的客观要求,以无比的生命力出现在晚清文坛。它从垂死的边缘开辟了散文的新生,从而使龚自珍、魏源的散文具有了冲向旧时代、迈向新时代的伟大历史作用。散文作为一种艺术工具,在龚自珍等作家手中得以复兴。因此,龚、魏的散文标志着散文现代化初期的最高成就,这是对统治清代散文界一百多年的桐城古文的有力冲击,使散文这一最实用的文体在现代文学之初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龚自珍和魏源的艺术长处有时也体现在他们的短处。龚自珍的作品对世风日下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在含蓄和含蓄的借用上有一个难而深奥的缺点。文章优雅高贵,片面强调写作的技巧,使文章过于“古怪”,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魏源的文章虽是“不循仁义,不应酬,浩如烟海,多种多样,以达其见,延其言”,但缺乏激昂慷慨,显得文质彬彬。

林则徐也是一位始终注重反映现代社会时代状况的散文作家。以开放的心态看世界,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行进在抵御外侮的道路上。虽然他不以文学闻名,但他的政论文章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散文,大部分是为皇帝写的,基本上是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思想、政策和措施的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内政改革和抵抗外来侵略两个方面,表达了反对侵略和投降的爱国热情。在表现方式上,他的散文没有艰深的词句,没有艰深的典故,文笔朴实无华,叙述细致具体,说理详尽细致,与龚、魏的风格不同,但同样令人信服。他的文章对后来的改良派时事影响很大。

第二种变化:早期改革者的开拓精神

经历过外国殖民侵略历史浩劫的近代有识之士,在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击后,他们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如何迎接新的挑战?他们在探索,散文作家也是。早期的维新派和太平天国革命的散文家,是昨日痛苦经历的产物,是现实和未来希望的培育者。他们逐渐摆脱了传统古文的束缚,进一步拓展了散文的内容,用散文来表达改造社会、抵抗侵略和强国的思想内容。与龚自珍、魏源相比,冯桂芬、王韬、郑在现代散文的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冯桂芬政论文集《学派?鲁抗议,王韬呢?郑的《园记外编》、《盛世危言》等文章的发表,为散文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示:仅仅在理论上批判散文的改革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表达其反对意见,从而更加彰显理论的力量。同时,要经常把各国发生的事情与中国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把静止、封闭的中国放在“纷繁复杂的事件”的世界中,充分利用报刊树立现代舆论意识,通过中外舆论交流,冲击旧文体,推动散文改革。因此,探讨时政,谴责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探讨中外关系,探索社会政治改革,成为早期改良主义散文作家作品中回荡的主旋律。

从《随录漫游》《普法战争纪律》到?《园志》外编是王韬散文创作的一个突破。《随记漫游》是中国最早介绍近代欧洲社会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游记散文。它第一次向中国人民展示了近代西方社会的面貌,为中国人民了解西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当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还沉浸在词张考据学中,沉浸在科举考试中的时候,王韬就能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可以说,他不仅“睿智博学”,而且是一个时代的梦想家。他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本质是目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否定和批判,也说明王韬的世界观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王韬的《欧洲之旅》虽然肤浅,但他通过对两种制度的比较,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各方面都优于封建社会。从文笔上看,风格清淡传神,语言质朴平实,文风朴实自然。它是一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游记散文。

《普法战争史》是王韬根据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的外国报刊报道,结合自己在欧洲的经历编写而成。这本书的编纂是在战前仅四个月。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写海外战争的散文作品,也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重要作品。这对中国人及时了解当时外国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欧洲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因此,《普法与战争史》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早期认真探讨外国情况的一部影响很大的著作。在写作中,事件反映非常迅速和及时,叙述准确。对战争的起因、时间、地点、规模、经过、结局和影响的记述比较完整、正确;同时也参考了西方国家的历史、政局、社会风俗,可以说有了“报告文学”的雏形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的论文,思路清晰,通俗易懂,论述时尚,批判时弊,贯穿着鲜明的“改革”思想。“改革自强”的口号,最早是王涛在1875《流通日报》上提出的。王韬后来把《循环日报》上发表的《政论文选》编为《?《园艺师鲁文外传》系统地阐述了王韬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和政治主张。葛在评论王韬改革《流通日报》的倡议时说:“?《园志》的外编是该报讨论的实质。他学识渊博,眼光深远。“王论文的思想是魏源和冯桂芬政治思想的继续发展。所谓“不断发展”,是指在他的文章中,已经基本摆脱了从中国古代圣贤君王的图书馆中寻找变法资料,更多地强调要“向西方国家学习,集思广益”来进行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从宣传资产阶级改革思想的角度来看,《循环日报》比时事早22年创刊,这无疑对65438-2009年的90年代改革思潮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王韬的改革自强思想在戊戌变法中为维新派开辟了道路,《循环日报》在后世发挥了开拓作用一样,王韬的政论散文在现代散文发展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王韬在龚自珍、冯桂芬等前辈作家散文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报纸文体”独具特色。他的散文,无所借鉴,天马行空,根据时代需要,情感饱满,流畅如长江,为梁启超后来的文章《竖笔失控》树立了典范。梁启超的新文体是由王韬开创的。可见王韬在散文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郑在散文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为了适应在报刊上发表,大多篇幅较短,散文采用中西、古今对比的论证方法,清晰透彻。在语言方面,王韬说:“他的文字流畅而不复杂,意思明显而不阴郁。如实相告,他直截了当,毫无隐瞒。”作者尽量使用通俗流畅的文言文,通俗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而且文风清新、活泼、优美、流畅,体现了现代散文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势,对桐城古文无疑是一种冲击,对后来的政治作家和“新文体”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散文现代化的进程中,郑的散文同样具有创新意义。

第三个变化:改革者的文体创新

甲午战争后,当一种自由、活泼、振奋人心的“新文体”呈现在文坛上时,人们兴奋不已——因为一个散文现代化的高潮来了。

“新文体”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现代散文改革中的一项创造。它的产生是为了适应提倡改革和变革的历史要求,也是现代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文体的代表作家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梁启超为这种“新文体”的建立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中也包含了梁启超同时代人乃至前辈们的共同努力。康有为是传统古文向新文体转变的关键人物之一,谭嗣同则是先行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杰出领袖。他站在更高的历史舞台上,从巨大的历史潮流中吸取思想活力,冷静地观察落后的东方古国,接受来自各方的风吹草动,开始突破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的藩篱,把外来思想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提上历史日程。同时,他将文学活动与历史发展的主流相结合,最终从传统古文中走出来,成为散文大师。在当时的文坛上,康有为的散文豪放不羁,各抒己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饱满的政治热情,在艺术上也追求一种情怀奔放的艺术境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梁启超将康有为列为“晚清散文大师”(上海版《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10,第57页),是他以进化论和西方资产阶级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学进化观来审视中国散文发展,从整体意识来判断康有为散文的历史地位的结果。纵观现代散文的发展,康有为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是晚清“文学革命”的先驱,他的散文创作对一种新文体的诞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谭嗣同的散文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他所经历的人生道路,记录了他的理想、热情、思辨和学识,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新文体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谭嗣同对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出现的朴素的、吸引人的、煽动性的解放风格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在《论报纸的一般宇宙》一文中,称赞世界文风“没有人比报纸更高明”。他认为,报纸文体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多地反映人民的心声。他为《包厢》的出版欢呼。他的政论文章《仁》是典型的“报纸文体”。难怪有人惊呼这是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总之,谭嗣同的散文融多种思想于一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论证方法,使文章呈现出口若悬河、汪洋恣肆的特点。文风并行散,古今贯通,力求表达意思流畅。特别是以情之笔说理,因理而情,因情而理,理相得益彰。谭嗣同冲破一切障碍的勇敢精神,为《荆轲野林》开辟了一条新路。

梁启超是为散文现代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亲自撰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新文体散文,极大地推动了散文的改革。梁启超把从《泰晤士报》到《新民丛报》(1896 ~ 1904)中期的文章称为“新体”,区别于桐城古文、骈文、今文、八股的“旧体”。这种新文体散文也不同于早期现代改良派的文体,特别是在语言上的创新。梁启超的新派报刊散文立足于社会变革和国民思想启蒙,将新派散文的创作从他的读书拓展到整个社会,形成了他的创作思想——“新民”思想,对新派散文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于1898 11年6月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将“作为人民的耳目,作为改革的喉舌”的性质确定为这一思想的诠释。其结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散文的社会功能,提高了散文的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散文本身的面貌,使他的新文体散文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纵观梁启超的散文,尤其是戊戌维新时期的散文创作,成就和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资产阶级文化的特征,表现出其包容的胸怀和气度;艺术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实现了散文的社会化。他开创的“新文体”结束了桐城派散文的一统局面,开创了新的文风。

第四变:民主革命派的语言创新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素材,是人类表达的工具。然而,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脱节,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的割裂,给人类交流思想和倾诉感情造成了许多人为的障碍。语言和文学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学的载体。这个载体本身有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语言问题“乍一看,这完全是‘文本形式’的问题,这一方面并不重要。”但我不知道形式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形式上的约束阻碍了精神的自由发展和好内容的充分表达。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精神,首先要打破束缚精神的枷锁”(胡适:谈新诗,中国新文学系列建设理论集,良友书局,1935版,第295页)。随着世界文学进入中国,作家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文学语言的大众化是一种趋势。特别是随着资产阶级救国运动的发展,有可能兴起白话文运动。因此,在资产阶级“新文体”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改良派散文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使散文语言更加大众化。比叙事模式更重要的语言现代化,也是现代散文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秋瑾、邹容、陈天华、柳亚子、孙中山、朱之鑫、李大钊、黄小培、黄远生对现代散文的意义在于确立了一种真正现代的“写作姿态”,刷新了现代散文的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优美散文”的审美信息。从他们的散文创作来看,散文的语言不是一般修辞的语言,即不是以准确、生动、形象为特征的“美文”,而是主客体的相互渗透,即这个和那个,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不仅仅是文学,更是生活的语言。它是一种语言,不仅包含了写作者的才华、智慧、思想、性格等因素,还包含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趣味和色彩。在这面挥舞的语言大旗上,四个大字更加醒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文体创新。所以,只有当白话散文逐渐成为现代散文的语言载体,中国现代散文才真正迈出了自己根本性变革的一步。

邹容的政论散文《革命军》,以火山喷发的革命热情和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催发三军持之以恒、冲锋陷阵的语言节奏,呈现出自由奔放的文风。《革命军》可以说是表达革命内容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新文体散文。在语言上比“新文体”更通俗。女革命家秋瑾大力提倡白话文。她的散文容易理解,而且倾向于白话。柳亚子写于五四前10年的白话散文,也促进了现代散文的自由化、大众化和社会化。黄小培的《五日风》,以报纸新闻报道的方式,在报告文学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在语言上摆脱传统的束缚。黄远生的散文以新闻报道的风格开创了文坛的新局面。这位“报纸奇才”的文章通俗易懂,有趣。他的传播报道也具有报告文学的特点。比如他的《外交部的厨子》和?日记等。,体现了他的传播报道的文学性。他运用速写的手法,对所听到的、看到的人和事进行抽象和概括,选择最能表现人或事的细节。他的散文可以说是文学革命的先行者,在现代散文向现代化的过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合唱1:两个“特殊”的情感和弦

一个是著名翻译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散文,呼应了先秦散文的古雅情调。他用古文翻译和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系统地介绍和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学界,这是前所未有的,为古文的应用作出了新的贡献。但严复对散文文体和语言的过分强调,对文采的追求,容易导致文字的艰深难懂,必然削弱文章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用古雅的风格和脱俗的语调来写作和翻译,确实是严复的短板。同时,严复也看不上一般的“报纸文章”。尽管如此,严复的一些杂文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章太炎在《商业交换的社会解读》中对严复的批判,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变化。由此可见,严复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如反复申述、缺乏寓意、不够凝练、感叹多,恰恰是作者对桐城古文某些框架无意识挑战的表现,因为那个古文纲领已经不适合发挥丰富的新意和爱国激情,这可能是严复始料未及的。

另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家章太炎的散文。章太炎是现代文坛的“文章大师”。他撰写政治、时评等文章,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思想界和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章太炎散文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史学、语言文学、医学、教育、经济、哲学等。他的散文,在1916前后的20年里,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前20年的创作,朝气蓬勃,锋芒毕露,思想性深刻,战斗性强,感动了很多读者,对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二十年来,章太炎未能与时俱进,他的散文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是章太炎多变、高级、复杂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散文中的反映。但章太炎的散文可以根据不同的客观需要采用不同的体裁甚至不同的语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纵观他的散文创作,既有引经据典、文字朴实的文章,也有生动活泼的白话文。而章太炎的散文,绝大部分的主导风格都是古雅的。他的散文深受魏晋文学风格的影响,体现了魏晋风度,语言典雅,显示了他旺盛的学术能力。再加上他的文字古风,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即使他在文学上有一些合理的见解,也不容易让人理解。这就决定了章太炎不可能为新文学开辟一条道路。

合唱2:两个带有变调的古典音符

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湘乡派的一堆杂文。作为桐城湘乡文派的领军人物,曾国藩将“义”延伸到政治事务中,强调“礼”为基础,“经”为纲,力图改革桐城文派的思想旗帜。他对桐城派文学的文风也有所改变,并没有跟风。曾国藩复兴桐城派文学,实质上是用湘乡派改造桐城派。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新思潮的兴起,桐城派和湘乡派都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体”和后来的白话文。当然,在桐城文派中,也有一些王者?云、、薛福成、、郭嵩焘等作家突破传统古文的束缚,创作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散文,这说明散文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另一篇是译者林纾的仿唐宋散文。林纾的创作追随朝鲜、刘、欧洲和苏联。因此,他虽然从事的是西方经典的翻译工作,但在开拓现代文学、吸收西方文学方面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但在风格上,他却闭门造车,坚守家风,为文派奉上了桐城古文的“雅”。他的《春觉斋随笔》是桐城古文“义法论”的体现。当然,林纾所谓的向古人学习,并不是指按部就班地模仿古人。他认为学古不局限于古人,诀窍在于学其法,改其貌。也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得林纾的散文创作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纵观现代散文的创作,作家们虽然匆匆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但却进入了一个散文胚胎不发达的新文化时代。但现代散文的成就,却显示了中国散文的深刻变化,即散文更贴近时代,更贴近灵魂,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生活本身。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和生活变化的结果,也是散文家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了散文的自觉,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散文表达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散文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现代80年散文超越古文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散文越来越大气。表现个人喜怒哀乐的“小风景”散文越来越少。这一时期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长;第二,这些作者倾向于思考各种大话题(时间、国家、民族、开放、改革、制度等。).当然,这种氛围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呈现。大气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是人格智慧的闪光。这一时期的散文不同于以前的“学者散文”。作家不再局限于考证、训诂、求证,不再沉湎于过去时态的回忆或以闲适的“隐士心境”为最高目的。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情怀观察生活、思考历史、把握时代,倾注个性和“自我”色彩。

理性精神的提升不仅将现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将现代散文与世界优秀散文连接起来。因为世界上优秀的散文,无论是杂文(培根)、蒙田、思想(帕斯卡尔),还是《忏悔录》(卢梭)、梦之湖(梭罗)、战地随笔(坦贝克),都倾向于抒情;他们的一个重要传统或特点就是强调理性。他们关注时代,思考人生,探索历史,有很好的论述和独到的分析。所以欧洲散文开启了一代文风,推动了历史进步。今天,我们把中国的现代散文提升到世界现代散文的杰作之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世界文学的眼光来看现代散文的历史征程。

现代散文的文体创新也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变化。文体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种文学体裁。风格内涵丰富。按照别林斯基的说法,风格是能力本身,是思想的解脱,是整个人的展现。换句话说,风格是作家的主要个性和精神,也是作家对生活的把握方式和语言的表达和呈现方式。随着近代历史的巨变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家们对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由于任何其他文体的叙事经验和写作技巧都被用来改造和组合散文,散文在这种嫁接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叙事摆脱了封闭千篇一律的模式,语言变得越来越灵活。这些都显示了散文艺术形式的开放性。在中国散文叙事形式变革的大合唱中,叙事成为现代散文“文体革命”的新趋势。

另一方面,文体创新的内容是语言的现代化,这是现代散文发展中一次极其重要的主题革命,是现代散文领域的一项改革原则。从现代80年代的散文来看,语言确实比古文前进了一大步:语言越来越丰富,直白易懂。语言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生活状态。现代散文作家努力将散文语言向语言与文字融合的方向发展,使现代白话文成为一种动态的语言形式。

现代散文改革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当然,散文繁荣的背后,也确实有些苍白和遗憾。一个是阶级的弱势,导致变革不彻底;二是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导致散文作家的思想多变,散文发展的多样性。然而,中国古代散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为五四以后现代白话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