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配置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和资源不足的矛盾,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有效促进高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一,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在获得国家投入的教育资源后,根据校内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的配置,分配给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等相关部门,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贡献良好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充足,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竞争。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虽然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总量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一是管理资源占据较大比例。重管理轻学术?现象突出。二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配置集中度不足。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度不够,没有重点。资源分布均匀,小而散,科研上没有大项目,学科无法形成大平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二级学院和专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导致教研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买。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投资论证不足,教学科研设备和材料利用率不高,稀缺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激励评价不到位。高等教育评价和激励的目标更多地着眼于产出的增加,而忽视了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评价和激励,从而只重视产出而忽视投入。其次,评价方法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标准。

二,优化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途径

为了优化高校内部资源配置,高校应创造和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高校必须创新自身内部制度,提高办学效率,最大限度避免各种浪费和损失,优化消费教育资源配置。

(一)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已形成格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人员过多,工作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消耗过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大改革力度,根据本部门的范围,采取多方向分流的办法处理富余人员。符合教师条件的充实到教学科研一线;不能是教师分流到校办产业或其他服务岗位;留在管理岗位的,可以跨岗位兼职。此外,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后勤保障体系。但如果把大学后勤交给学校来配置资源,就会形成与教学科研争夺经费、分散学校办学精力等诸多弊端。因此,将高校后勤交给社会来配置资源,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后勤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良好的高校育人环境是后勤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因此,后勤社会化是高校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化,除了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受到学校特殊性的制约。

(二)公共设施实行开放式管理,实现* * *享受资源。

这里的资源* * *既有校内专业,也有周边高校和科研机构共享。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在某些方面资源短缺,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盈余。特别是在省会或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要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高价值的科学研究、教学仪器、计算机和公共实践、实验场所、书籍和资料以及体育设施应该相互开放。资源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应当相互提供便利,实行有偿服务。特别是,大多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网促进了资源共享。高校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规模经济。高校也要优化师资队伍,实现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当各专业的兼容性强时,会减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也有利于各专业的相互促进。资源的共享,无论是校内专业之间,还是相邻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不仅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还可以在微观层面降低人均培养成本,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整合学科专业,形成特色,重组资源

没有一所大学,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在任何领域、任何专业拥有绝对优势。根据自身实力定位学科布局,使教育资源在各学科中得到合理配置,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大学应优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理想发展潜力的学科,特别是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大学应确保这些学科所需的一切资源,以保持其在该领域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如果该学科发展前景黯淡,学校自身实力很小,则应尽早放弃,将资源转移到更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发展前景看好、社会需求旺盛的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学校本身的实力有一定基础,但还不够,应该不断加强,努力通过配置更多的资源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学科布局确定后,需要规划教师梯队、学科带头人、学科物质技术基础条件、研究生和本科教育支撑条件等资源配置,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高效利用。

学科专业整合是为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从优化结构的角度看,学科力量和资源的配置既要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校在几个学科上的优势,又要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营造有利于学科学生的学术生态环境。首先要掌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各种信息,然后根据学科和专业的收益率择优选择,避免教育资源配置出现过度集中和分散两种极端倾向,努力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整合过程中,学校要寻求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特别?、?优秀?,不是?大全?。

(四)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

一是加强资源利用率的评价、考核和激励,实现传统的产量考核和激励+效率考核和激励。要真正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教育资源使用者的效率。首先,没有单一的激励机制,高校不同院系的激励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个人的激励要区别于对专业或院系的激励。在高校,激励个人似乎更容易,最直接的方式往往是加薪升职。即个人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的高低与其工资和奖金挂钩,与职称和职务挂钩。对于一个系、专业或部门来说,激励制度相对缺乏。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是鼓励其成员开拓进取,通过与本部门分享节约的成本进行合作。当然,节省下来的成本不一定要分摊到个人,也可以分摊到部门或部门,争取更多的资源。这样可以鼓励各部门提高效率,改善研究环境。

参考资料:

【1】厉以宁。不平衡的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出版社。

[2]莫·郑光。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高等教育论坛,2004年。

[3]马·,许·。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4年。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应届毕业生求职。

查看毕业论文范文,下载查看论文开题报告,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多看看毕业论文,谢谢,多看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的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