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左右的中医老师心得
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今天学习最缺乏的是临床经验和上一代的指导答疑,使得学习完全理论化,过于抽象,无法结合实际使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从师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陈明先生在学习中医方面的悉心指导。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和老师在一起的第一天,陈明先生亲切地问我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我想了解的更多。因为陈明老师是中医班的,所以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我们多背。记忆是中医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书中内容的精髓,也要靠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理解书中的意志。制定好学习计划后,老师带着我参观了整个医院,耐心地给我们讲了一些医院的故事。在跟随老师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可以了解到她在阅读经典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也可以在浅薄的理解中得到更深的理解,也可以纠正我偏颇的理解。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时候,最珍贵的就是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强化学习目标的同时,也可以加深理解,扩大知识面。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有了以前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的其他方面着手研究;也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成功经验,更多的人才能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进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成功,才能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学习。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跟随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使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完全理解其理论含义。所以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牢理论基础,多记忆理论知识,这都是为了更好的和临床结合,更好的融入临床,更好的运用所学。这个月,我们又可以参加外科医生研讨会了。每个人都被分成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除了一起学习,还可以讨论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处理疾病的不同意见。在我们的交流中,可以了解到更多人的想法,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所以,我希望这个系统能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有云,“一日为师,一生为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和老师相处,互相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的行为,久而久之遇到真理,老师一定会把自己的知识给对方。
向老师学习(2)
中医临床研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整合所学知识?
是每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将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
期望实现。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和理论学习有很大的区别。
区别一时难以把握,总有一种天天着急看病却收获甚微的感觉。跟老师学了这么多天,下面就根据我的学习经验来说说如何跟老师临床吧。
第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中医实践能力是中医望、嗅、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四诊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张照片一个检查。
取代“先进技术”。我们必须把过去的知识和现在的症状结合起来;只能通过与患者的即时随机交流来获得。同时,书本上能够准确表达和记录的“明确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只能理解却难以表达的东西。俗话说“一言为真,万卷书为假。”只有师从老师,以身作则,才能掌握中医的精髓。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是迅速而生动的,它就像一面内脏的镜子。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疾病的深浅和预后的好坏都可以从舌象中得到客观的反映,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如果看到淡白舌,多为气血两虚或阳虚。
;如果看到舌红,多半是热证。如果看到紫舌,说明血流不畅。需要临床观察来获得准确的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发热,须望舌后察喉。”
咽喉是“阴之地”,对于区分寒热虚实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喉咙红肿,是真火;红燥,为阴虚;不红不肿,是阳虚;一个不红不肿的喉咙痛在寒假里是真热,一个红肿但全身都表现出寒证的喉咙痛是真热假冷。提问要讲究技巧,向老师学习的时候也要向老师学习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刚去门诊的时候,经常按照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力求完美和细节,但是问完之后,脑子里一片茫然,不断模仿老师问诊之后才明白。中医的会诊,要看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问诊的主要目的是确认一个病或一个证或者排除一个病或一个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的特征。浮脉的脉象如果以浅脉位为特征,可以轻拿轻放,再按会稍减但不空,如浮木似水。反映出疾病的位置在表中。脉象深脉的脉象特点是脉位深,不可掉以轻心,而要按之以重,犹如石头沉入水底。反映疾病位于医院。掌握了脉象的特点后,最好在有丰富切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从浮、沉、迟、数、弦、细、红几个常见而简单的脉象入手,在临床上仔细体会。其次,要经常体验。学会把脉就像打一场球,强调的是“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你会学到一些东西。第一次跟着老师去门诊的时候,老师指着一个高血压的老人,让我把把脉,看看是什么。我能脱口而出书本上20多种病理性脉象的脉象特征。《令狐脉经》这本书我也看得很好,但有一次去门诊,我“难以理解”,怯生生地说:“脉象好硬,像一根绷紧的绳子”。老师笑着说:“喜欢。我恍然大悟,弦脉不是“直来长去,似按弦”吗?从此,我对弦脉并不陌生,认识到看到中老年人的弦脉,尤其是左手脉,强而有力,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运动的前兆。需要大剂量服用平肝潜阳、平肝熄风的产品,防患于未然。
第二,要做好病历记录。
每天和老师一起出门诊的时候,要做好病历记录。记录的原理要详细,包括你的舌脉,以备日后参考。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疑难罕见病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的用药情况。
认真记录病历是收集原始资料的最好方法。每当我在临床上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我总是会把之前记录的病历复习几遍,往往会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第三,勤于思考。
跟随老师诊室询问病史,把脉,记录,思考老师的处方。经过四次会诊,我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用什么主方,怎么加减。然后看是否和老师的辩证思维一致,药方和用药是否相同。如果是一样的,你就知道你的辩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一样,你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可以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的不对,哪些用的对,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有时老师必须仔细考虑特殊的处方或特殊的剂量。
第四,学会与病人相处。
像亲人一样对待病人,体谅病人,让病人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解答你的问题。最后要“努力学习,努力看病,努力总结,努力做人”。这些读书、临床、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向老师学习(3)
通过跟老师一年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陈明副主任医师老师悄悄地为我认识中医铺平了道路。那时候我不懂,只是在努力学习中医。
学习。跟老师学习的患者很多。他们经常白天去看医生,晚上自习。他们坐公共汽车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看着满街闪烁的夜灯,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想着正在家里焦急等待晚餐的爱人,我不禁感叹。但想到这一天,我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看到了一个新的自己。
病情加深了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里的喜悦,对老师的衷心感谢,无以言表。现在三年的跟师学习结束了,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的逐字逐句的传授,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徒弟感受到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反复想了想,他还是想不明白。我找其他同事讨论了一下,还是没有答案。我找了个合适的机会问老师。这时候老师的话就是真理,无数次跟老师学的都是病人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让我愣了一下。下面我将这三年来积累的跟老师学医的经验写下来,供同行参考。第一,跟老师学之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两个要”,这是跟老师学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和学科的发展现状,他师从谁,是传家宝还是老师的传承,他精研过哪些医学理论,其医学特色是什么,关注的是哪些理论。掌握了这些情况,就可以了解他的学术渊源和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和观点。这样,在总结其经验时,就有了依据;二是了解教师的学术专长和经验特点。并且围绕这个问题,要广泛收集资料,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我们今后学术经验的基本材料和基础。要做到上述的“两个要”,在日常与老师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到“六多”:多提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要多问老师,提问要深入,尽量说清楚。比如一个经验方有多少种药物?兼容性特点是什么?剂量是如何变化的?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乘除?为了什么情况?什么不适用?有哪些禁忌?处方依据是什么等。千万不要想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提问是让问题更深入的重要途径。虽然这位老师有多年的经验,但他并不总是把问题解释透彻。有些问题是老师自己共有的,但其他人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所以,要追根究底,刨根问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问自己:从老师那里掌握了什么经验?会临床使用吗?要经常问患者:患者的症状有没有改善,有什么变化,服药后有没有不舒服的反应,这样才能详细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多听:在跟随老师临床实践或者听他讲故事的时候,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掌握他的思维方法、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找出辨证用药规律,是第一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读:多读老师的临床诊断、方剂、论文、著述,反复了解其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同时,根据其学术渊源,阅读对其影响较大的先贤的医学理论和著作,做到追根溯源,掌握理论基础;阅读与此学科相关的现代医学书籍,
精通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知识;阅读各种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医学的起源。多录音:随时记录所听所见,是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录音,即听、看、录;另一种是记忆,即将听到和看到的东西通过记忆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分类处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和我的老师于本记笔记。多用:勤于临床,每次遇到类似病历都敢开药,甚至发现问题及时抄袭老师的方法和求教。这个医术会提高很快。多思考:将上述题型进行分类,听、看、记、用,在头脑中有条不紊、系统地分析总结,找出其规律性。这是老师经验的精华,需要一段时间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和完善。《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整理老中医经验,既是工作,也是学习。要想继承老师的经验,就要在“学”和“思”上下功夫。多沟通:沟通和交流是多提问的延伸。在跟随老师的过程中,多和老师沟通,多问老师一些临床问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我也和身边的医生有学术交流,分享成功的例子。最后,作为一名现代中医,我们应该使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电子邮件等。,与医学同仁交流分享一些学习心得,老师的经验,困惑。以上是我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