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写一篇介绍家乡(江苏镇江、扬中)名人的作文,介绍现代名人。
从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到企业的创新战略,马金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塑造中国职业装标准、引导行业榜样的过程中,默默为怡和公司注入了企业责任、公民情怀和行业领袖气质。怡和作为中国职业着装标准的推动者和塑造者,一直坚持自己的成长之路。怡和的高端品牌战略和慷慨的科研投入,符合面向未来的企业国际化产业战略调整,无疑构成了以怡和为代表的中国服装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新征程的标志,引起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关注。
马金芳简介
马金芳,江苏省扬中市人,经济师,怡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江苏省工商联服装商会、江苏省服装协会、江苏省妇联执委、镇江市妇联常委、镇江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妇女大会代表;江苏省第九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十届CPPCC委员。1996、1997获江苏省劳动模范,1997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第三届优秀女企业家,2002年中国优秀创业女性,200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05年,中国纺织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65438+165438+10月29日下午0点南京名典咖啡馆。窗外凉飕飕的,里面暖暖的。
这恰逢江苏省“两会”召开。作为怡和股份的掌门人,马金芳此时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家。“人大代表其实是站在公共立场上,代表更多的声音,成为上传下达的沟通渠道。”见到记者,马金芳坦承了此时身份赋予的责任和意义。
长期以来,怡和股份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张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企业标本和商业模式。从企业案例的发展过程观察行业的创新、创造和产业生态,宜和应该榜上有名。“2008年是一个好年景,利用奥运会的契机推动怡和的高端化和品牌升级战略尤为重要。奥运年是颐和的创新发展年。中国职业装行业需要提高必要的标准。怡和要积极参与,做领导者、建设者、推动者。这是工业经济过程赋予的责任。”创新是马金芳反复提到的关键词。她认为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情况需要创新能力提供持久的驱动源。企业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结合企业现状和市场环境去实践的实施手段。
“创新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要创新?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竞争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变化。创新就是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在这次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关于创新的描述也是很实际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政府和企业是一样的。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创新是很根本的事情,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20多年的风雨,一禾的企业路线,也是马金芳的个人成长历程。
从更早的飞达服装到现在的怡和股份,马金芳说:“我们在职业装领域精耕细作20多年,是一家专业的职业装制造商。我们被诱惑过很多,但一直坚守职业装的领地。我们不想涉足其他领域,而是想把职业装做透。”
这种坚持已经成为怡和企业文化中最基本的理念:专注、专注、专业、专家。记者曾与怡和企业员工有过交流。在谈到这种坚持多年的企业文化时,员工们认为,虽然职业制服的制作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持续的产业文化可以带来稳定的市场效益,这也是企业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员工评价怡和时,认为马金芳谈创新最多。“每次会议都会谈到创新。面对市场竞争,怡和如果没有很好的创新,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市场布局和发展思路上,企业必然处于劣势。”
怡和不仅能生产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职业时装、制服和工装,还能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职业防护服。怡和职业防护服及职业防护产品已应用于全国12大行业2000多家企业,其中抗静电、耐酸碱、耐高温、阻燃、防水、透气、防毒、防化、防辐射等新材料特种防护服数百个品种深受市场欢迎。怡和也是第一家生产军事装备的民营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半数员工穿怡和职业装。
繁华的市场背后,是难得的坚持和投入。马金芳深知之前职业装的缺陷和不足:曾经,一提到职业装,人们就认为是死板、正式的工作服。“但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所有劳动人民都变美,成为‘中国职业装专家’。”据了解,职业装与普通服装最大的区别在于科技含量高。一方面要符合人体科学,穿着舒适;另一方面,它应该有一些特定的功能。
据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职业装的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等功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近年来,许多企业或研究机构将目光投向了功能性面料及其职业装,并在研发上下了很大功夫。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怡和制定了自己的长期R&D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R&D和自身的设计能力,时刻抓住国际时尚潮流,在规模化生产和品牌运营上做足了规划。公司投入巨资引进国际最新先进设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为提高专业防护服的科技含量,公司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防护服研究所,与相关科研部门合作开发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保健等领域的高科技特种防护服,力争在智能化专业防护服制造领域占领市场制高点。
“未来职业服装的发展趋势是‘智能’、‘舒适’、‘简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聪明”已经成为时尚潮流的一个显著特征。职业装中面料、剪裁、设计的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化,将使穿着更加科学、合理、便捷。”
事实上,除了职业装的种类和理念的创新,马金芳在渠道多样性、市场理念、售后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还是值得骄傲的。“企业的成功是通过各种要素的整合来实现的,依靠单一要素会失去综合竞争优势。”马金芳说。
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高科技研发?马金芳表示,怡和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时代潮流,为中国职业装各项标准的出台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也是她在很多场合对职业装从概念到市场秩序再到工业环境的诉求。
“领导力决定话语权”
“在很多竞价场合,只要一禾出现,现场的激烈程度就会增加很多。这是什么意思?说明怡和有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借今年奥运会之机,怡和的品牌建设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商业市场形势下,怡和有能力也应该走出去参与更大的市场。怡和完全有资格代表中国职业装行业,可以说是中国职业装的代表和榜样。”
一禾、马金芳的每一次精彩展示,都会收获人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怡和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强的。”马金芳一直要求自己开创的事业。
目前,我国职业服装已经从国内竞争扩展到国际竞争,激烈的竞争使得职业服装的产品周期逐渐缩短。素质不高的设计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于是开始模仿国际品牌。职业装市场“盗版”泛滥,不仅扰乱了国内的职业装市场,也使得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将中国的职业装视为低档产品、主食商品,一再压低价格,甚至拒绝中国的职业装。“从目前中国职业装企业的发展来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非常明显。”
此时,怡和改变了一些人对中国职业装的偏见,其声誉和口碑为中国职业装在国际市场上确立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好的产品也要有优秀的设计师,马金芳明白其中的分量。2006年北京时装周期间,意大利设计师布鲁诺·迪安利斯被马金芳看中,成为怡和首席设计师。Deanlis不负重托,以国际新元素、新理念为怡和的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质。
要推动中国职业装商业环境和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商业思维和实践。这是怡和探索已久的企业之路。
马金芳的目标是把怡和打造成中国职业装第一品牌。根据目前的市场优势评价,有业内专家称怡和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作为领导品牌,不仅要看企业单一的市场产值,还要看其综合优势,在创新引导、行业道德、秩序建设、品牌影响力、社会责任等方面是否具有示范作用。
怡和正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最近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产业升级分为四种方式: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和跨行业升级。具体到服装行业,最关键的功能升级是沿着服装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从加工代理、代工等低附加值环节逐步发展到设计、R&D、营销、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掌握一整套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品牌、设计、创意、文化等与服装行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价值链环节。对于“十年磨一剑”的怡和来说,韬光养晦的目标是未来称霸世界,专注品牌和品质。
“义和是社会的义和,是市场的义和,是大众的义和,不是马金芳或某个人的义和。”马金芳能在一个领域有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有领导的分量。
“做中国职业着装标准的推动者”
“一个行业有自己的规范和标准。职业装在中国是一个大产业。没有标准,整个市场的秩序就会混乱。而混乱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危害。怡和没有理由选择逃避,而我们一直在坚持推动和完善中国职业装的标准化,这是让中国职业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具有竞争力的必要元素,而这也是怡和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责任。”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
如何让职业装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马金芳认为,目前国际职业装领域的竞争已经从低价竞争转向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战略。在中国职业装领域,产品设计和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生产设备、工艺、面料等诸多因素,没有设计和内涵的职业装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应该说,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怡和多次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服装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等奖项。马金芳说。早在2000年的中国国际职业装博览会上,怡和就被公认为“中国职业装第一品牌”。
以怡和今天的发展,经常有外资来谈合作。面对外资的诱惑,马金芳的前提是把怡和的品牌建设放在首位。为此,她多次拒绝外企看似合理,实则危及自主品牌生存发展的要求。“怡和自有品牌绝对不会卖。我们的创新是基于我们自己的品牌。”马金芳轻描淡写透露出的,是中国职业装领军者的尊严。“留学,外国人其实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也能开发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商品,但这些丰富的资源都被我们自己浪费了。为什么?”马金芳认为这是中国商业浮躁和急功近利造成的。
作为中国职业装的标本企业,马金芳提出了企业要引导市场的观点,这也是怡和没有库存的关键点。“深入研究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企业其实应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体验产品,走在市场的最前沿,才能让产品适销对路。”由于南北消费市场的差异,怡和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策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推动中国职业装的整个商业生态走向良性,怡和今年将借助一些大型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推动和引导职业装行业的发展,通过高科技研发产品,提升行业整体水平。“20多年来,怡和一直在用好的产品征服市场。”马金芳说。
“LV和其他国际品牌一样,从原材料到最终的终端营销和售后服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流程和控制。管理是一个细节,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环节,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怡和在流程管理上也会有自己的专利保护,这是业务发展的需要。”此外,同仁堂的课堂教学文化也给马金芳带来了新的启发,这也是怡和在2008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和实施的一个重点。
今天,怡和已经从中国职业装行业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变成了开拓者和引领者。“节能环保,减排增效,企业也必须重视和遵守。这是国家战略,企业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经济的良性发展。”谈及怡和的未来,马金芳表示:“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2008年是怡和的品牌升级年和高端品牌战略年。我们将以“中国职业装专家”的战略理念进军国际市场。企业会实行多元化经营,因为为了让怡和的核心产业稳固,需要一些新的投资来突破原有的产业布局。上市也可能是一种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