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以前被滥用到什么程度?
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阻碍其生长繁殖的药物,是对抗传染病的重要工具。包括临床治疗用的消毒防腐药物和抗菌药物,如临床广泛使用的抗感染、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抗麻风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
细菌接触抗生素后会诱导其产生一些耐药基因,所以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应用。我们在诊所遇到很多人。他没有被细菌感染,即使没有必要,他也会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筛选的过程中,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并能传播这种耐药性。
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时,这种现象被称为抗菌药物耐药性,这种耐药性使感染更加难以治疗,并增加了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50年,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超级耐药细菌感染。细菌耐药后,患者住院时间可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率增加,医疗机构负担加重。
神话1。当你发烧时,你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我头疼脑热。我去诊所订了消炎药或者抗生素。”
这是虐待!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有一个自愈期。
误区二。平时不用抗菌药物就没有耐药性。
我们说的耐药性问题是指细菌的耐药性,而不是患者本身的耐药性。一个健康的人也可能有机会感染耐药细菌。
误区三。抗菌药物越高级越好。
使用抗生素前最好先找到这种病原体,然后对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再看它对哪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和敏感性,根据这个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误区四。抗菌药物不遵医嘱使用。
有的人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感觉症状稍有缓解就停药了。其实有些抗感染药物是需要一个疗程的。有些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包括特殊的细菌感染,如布鲁氏菌病、肺结核等,都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症状缓解后并不需要停药。如果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往往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或治疗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