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哪个更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什么是修养?从语义上看,“修”指的是整顿和提高,“修”指的是培养和熏陶。所谓“修裘德而学之,养裘德而修之”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人的思想修养、道德礼仪修养、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等等。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为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努力。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知和品质的外在因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知和品质的内在因素。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行为人的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形成道德品质、塑造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铸造理想道德人格、培养优秀道德人格的必由之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育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身素质培养和人格升华的阶梯。

道德修养的本质是作为修养者的个体有意识地与自己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的过程,尤其是个体道德理性与本能情欲作斗争的过程。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有意识地用理性引导欲望,解决理性与欲望的矛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抹杀和摧毁自然情欲,而是用道德理性控制自然情欲,使自然情欲得到升华和超越,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进行合理的调控。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促进个体实现从“自然人”到“道德人”的转变,鼓励个体不断超越自我,完善人格,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特点是社会性和多变性。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善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与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密切相关。没有他自己的主观努力,是不可能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背景、教育、经历、环境大致相同,但有的人进步很快,道德品质高尚;而有些人则进步缓慢,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品质,甚至变得颓废堕落。究其原因,往往离不开他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身修养。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把修身养性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还要求人们每天扪心自问:“我的道德提高了吗?”呼吁人们重视“公德”和“私德”的培养,“筑起人格长城”。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所以要更加注重道德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道德素质高的人。

第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伦理思想史上,许多伦理思想家都探索过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甚至自己进行过实验。在中国古代,人们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研究,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修养方法。总结起来,一般就是三件事:学、想、做。所谓“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德知识。孔子要求弟子“与时俱进”。在他看来,“直的难学,盖的也扭;如果你很勇敢,努力学习,你的封面就会很乱;这很难学,也很疯狂。”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学习,那么坦诚就会变成苦涩,勇气就会变成冒犯和作乱,刚毅就会变成傲慢。所以他主张学习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思”,就是对自己的道德言行进行反思和思考。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经思考,就会迷茫。孟子主张“有意”、“小欲”、“养气”。所谓“做”,就是实践和运用道德知识。荀子认为“不闻则已,闻则已,不见则已,见则已,不知则已,知则可学而行。”这些道德修养方法虽然有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但从整体上看,大多是理想化、形式化、抽象化和脱离社会实践的,片面夸大了主体作用,认为只要保持一颗抽象的“善良的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改变自己,所以是虚幻的。

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伦理学家道德修养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将其转化为科学的道德修养体系,可以使道德修养成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而不是像以前伦理学家所说的关起门来思考、修心养性。因此,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应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道德修养主要掌握以下方法:

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知识是一切美德之母。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深入思考各种道德知识和人生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内心培养起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行。道德修养的过程既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与各种落后的、错误的道德观念作斗争的过程。“犯错是人之常情。”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到落后、错误和腐朽的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粉饰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扫地”一样频繁地清理和清除自己。

在道德修养中,学习他人的道德知识、道德榜样和道德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表明,一个人是否文明,是否高尚,与他的学识和文化素养密切相关。庸俗、野蛮、无理,往往与无知、愚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德生活中,道德知识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着指导作用。苏格拉底提出“知即德”,中国古代儒家将“尊德”与“师道”联系起来,强调“师事”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道德自律的意义,都不同程度地看到了道德知识与道德之旅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道德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仅见于书本,也见于他人的模范行为。所以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人的道德榜样和道德经验。在学习中,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性,才能发生学习成果的内在主体转化和升华。

问题:如何理解“德性即知识”?

2.谨慎独立。“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天命即自然,率真即道,修养即教。道者,须臾不可离,非道者,可离。所以君子对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有戒心,恐惧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不要隐身,不要无足轻重。故君子慎独。”“慎”就是随时保持谨慎和警觉;“独立”就是一个人,单独行动。意味着做人的道德原则一刻也不能离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总是非常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人的品质,最小的东西最能展现人的灵魂。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非常小心,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就是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更加谨慎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仰,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轻举妄动。它的特点是强调从“微观”和“隐蔽”上下功夫。一方面“勿因小善而为,勿因小错而为”,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情况;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的地方,行为合乎道德。沈度虽然重在“隐”和“微”,但能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一般来说,在众目睽睽之下,除了恶行明显的人,人们一般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没人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放松要求,甚至肆无忌惮。慎独的修养方法,呼吁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所以,能够做到“慎独”,说明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坚持“慎独”是一种很难的道德修养方法。正是这种修炼方法,使修炼者成为言行一致、真性情、真自律的有德之人。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控精神,真正做到道德修养为我而不为人,从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说到道德修养,一定要“慎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慎独”,就没有道德修养。每个有起码道德意识的人都应该“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口是心非和“双重人格”的现象,与违背道德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舆论”和“内心信仰”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处于社会集体的监督之下,有“舆论”在起作用时,他会更加注重自己外在行为的道德修养。但是,当一个人独立从事职业活动时,他的所作所为被他人和集体“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可能永远不会被人们注意到。这个时候,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完全取决于他的“内心信仰”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一个人珍惜和爱护自己,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如果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注重自我道德修养,不养成“慎独”的品质,心里就会有不可告人的“隐私”,必然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严重伤害。

一个人应该如何做到「谨慎独立」?实践告诉我们,要慎独,首先要在“隐”的地方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品德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关自守,谨小慎微,不可懈怠;秉德无私,巍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也说过:“小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是要学会在自己面前比别人更羞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隔墙有耳;如果别人不知道,除非结束了。要做到“慎独”,也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善成就大德。培养师德要从小处做起,防微杜渐,小善不为,小恶不为。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极难达到,需要经历一个从无意识到全意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够自省,向自己的良心忏悔,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走向“慎独”的道德境界。

3.省级检查治疗。自省就是通过反复的检查,发现和找出自己在行为上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习惯。固化就是克服和矫正,也就是改掉那些发现的不好的思想和习惯。审治构成道德修养的认知前提,是道德主体自觉弃恶向善的一种欲望和冲动。没有这种欲望和冲动,道德修养是不可能的。这种方法是针对“恶”,从“抑恶”的角度提出来的,用来改变“恶”的性格。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扫地”一样,时刻清理和清除自己的不良思想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界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这不仅适用于误入歧途、堕落的人,也适用于普通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必须在“制衡”上下功夫。

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把善行积累起来,连成一个整体,然后巩固、加强、扩大、升华,逐渐凝聚成优秀的品德。个人的善行和美德的萌芽,需要精心维护、培养和发扬,才能不断积累和成长,从一时的善行到长期稳定的善德,从小善到大善,从小德到大德。这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不同于“检治”,它侧重于“善”的培养和修炼。个人这样培养,既能培养其善或德,又能防止其德的退化。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繁盛;水滴汇成海洋,龙诞生了;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所以,不积跬步,不可行万里路;不积小流,成不了江河大海。”(《荀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抛弃小善,才能积累大善;只有积累所有的善,才能培养高尚的美德。如果平时不检点自己,积累善举,有一天遇到关键时刻是不可能挺身而出,挺身而出的。

5、练习。朱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德修养“只有两个东西,注意和实践”。要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功夫尽在一线”。因为道德修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取决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道德主体只有在自觉的基础上,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