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零售运营的思考

之前的文章从零售商、品类等角度讨论了新零售。本文着重从运营的角度,思考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区别,以及如何去做。

(1)?旧的思维做不出新的东西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大部分企业新零售运营的本质问题,还是用过去的思维去运营新事物。虽然入驻了公域平台,也玩过私域流量运营,也做过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尝试,但还是发现没有太大的起色。原因是他们还在用传统零售的运营思路做新零售。

为什么说新零售是一种更高效的零售模式,不仅仅是因为线上渠道更多,更是因为数字技术让货场更高效的重构匹配,而新零售的出发点是遵循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

按照“人货场”三个维度,传统零售基本是“场-货-人”或者“货-场-人”。无论哪个在前,“人”在后,传统零售都是以“货”和“场”为中心。但是新零售不一样。大家指的是“人-货-场”,新零售是以“人”为中心的。

传统零售要向新零售转型,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以“人”为核心,识别“人”,让“人”更精准地匹配“货”和“场”。

(2)人的识别和肖像

传统零售分为卖谁和卖什么。一般是总部决定卖什么,总部不管卖给谁。商店决定卖给谁,但不能决定卖对不对。整个体系有点像计划经济,即总部根据今年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制定和拆解业绩数字,以及产品选择、供应商谈判、采购、配送、门店上架、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执行,是计划驱动而非市场驱动。

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技术,新零售可以以更多的方式触达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并给予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人的识别和画像,不再分散在门店和店员的头脑中,而是成为了最核心的数字资产。

知道消费者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就意味着可以围绕这些更精准地把人和商品、市场匹配起来,结合运营思路和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业绩的增长,而不是靠天气吃饭吃饭或者靠个性、爆款产品偶尔爆发。

(三)新零售运营模式

基于上述思考,结合本人相对熟悉的医药零售行业,从专业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总结出一种新的医药零售运营模式,并定义了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和运营策略,仅供参考。

1,引流型:这类消费者常见的场景是家里的小病急需吃药,比如突然感冒,孩子发烧,或者生理需要等。需求很明确,不需要引导。他们最关心的是需求什么时候能得到满足,更符合现在的医疗O2O场景。

这部分人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容易被优惠待遇吸引。毕竟需求是非常明确和规范的。如果只有一单能带来的价值有限,那就不是传统医药零售的客户群体。需要通过每一次优惠和需求的满足,在这部分人群中建立品牌心态,形成消费习惯,才有可能产生后续的复购。

2.利益导向型:这类消费者常见的场景是,没有明确的需求和目的,只是逛来逛去。可能在购物的过程中,他们突然发现一个好的产品,或者别人买了一个产品就买了。

这类人不是没有需求,只是需要一些营销手段的引导或者刺激。人群基数大,结合场景容易产生非药物需求。传统医药零售在门店很难完全满足。因为医保的管制,很多地方的实体药店都不允许陈列非药品,人的需求很多。然而,由于面积有限,商店无法提供足够的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于这类人群,新零售其实在云端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货架,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充分满足了“人找货”的场景。同时结合社会关系,将部分商品变成“货找人”,通过分享、砍价、分组、配送等营销方式实现社会关系的传播和裂变。

3.现金流型:这类消费者一般是传统医药零售的主要消费群体,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他们不仅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更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现金流的来源,也是医药零售的生存基础。

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核心运营策略是复购,也就是为这部分消费者提供现成可靠的专业服务,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除了专业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厂家进行一些品牌营销,比如一些知名品牌的广告和推广,让这类人群清晰地感知到自己购买的是品牌商品。当这类人和企业的关系非常稳定,粘性很强的时候,企业也可以推出一些自有商品,多维度满足需求。

4.策略性:这类消费者常见的场景是重疾急药,是基于专业诊断后产生的需求,但非常紧急,需要立即满足。这种场景经常出现,是因为有些药品集中采购后没有进入医院的采购目录,但医生诊断出需要这些药品后,采购场景就从医院变成了药店。

这类消费者往往不是药品零售的常规消费者,而是药品零售企业,出于“医药分开”的背景和希望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考虑,进行战略布局,比如建立医院门店或DTP专业药店,根据这些资源承接和满足这类消费者的需求。

满足这类消费者不是为了当下,而是为了树立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影响力,为了未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

(4)用一句话来总结

我想起昨天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讲座中引用的一句话,用来概括这篇文章对新零售运营的思考再合适不过了。只有真正转变思维方式,新零售才能真正运营起来,促进零售企业的成长。

这句话根据医药新零售的语境做了调整:看起来我们是在帮医药行业卖药,实际上我们是在帮消费者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