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三江平原北界为黑龙江,西、南、东三面为小兴安岭、那丹哈大岭、完达山环绕。该地区地势低平,沼泽湿地发育。地势海拔在西南佳木斯地区80m,平原中部50-60m,东北富源县黑瞎子岛(富源三角洲)最低点34m,地面坡度约1/1000。平原上有零星残丘和丘陵。

一般来说,三江平原地面三级台阶可见,ⅰ、ⅱ级阶地形成低平原,海拔50 ~ 60m,台地海拔约100m。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从平原北部和东部穿过,松花江斜穿平原中部,形成河谷平原。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平原上矗立着许多残丘和山脉,打破了单调的平原景观。

二、地貌形成因素

三江平原的地貌格局主要受大地构造特别是晚侏罗世以来的地质演化控制,是形成三江平原地貌的主要因素。外力在塑造各层次的原因和形态单位中起主导作用。内力和外力是地质作用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地貌成因的主导作用也是转化的。

(一)内部动态地质过程

1.大地构造学

该区由两个传统的构造单元组成,即吉黑褶皱系佳木斯隆起带和那丹哈大岭地槽褶皱带。在晚侏罗世之前,它们的时空规律是不同的。约1.9×108a前,太平洋板块形成并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晚侏罗世其作用明显加强,成为亚洲大陆东缘地质地貌发育的主宰。晚白垩世以后,大陆裂谷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以松辽-结雅地堑为主的东北大陆裂谷系,包括伊通-依兰裂谷、敦化-密山裂谷、三江-阿穆尔地堑及其附近的断陷盆地,共同形成了山地与平原相间、相应隆起与凹陷的复杂地质构造格局,奠定了该区地貌的基本轮廓。

2.新构造运动

如果说东北大陆裂谷系的形成已经完成了该区地貌的基本轮廓,那么新的构造运动和外部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塑造了现在的地貌景观。显然,新构造运动对本区地貌的发展和基本地貌结构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特点如下。

(1)形成多台阶地形。

山区的多级地形和河谷阶地,平原的多级地形和不同韵律的沉积物,是新构造运动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直接产物。

山区相当于兴安时期的夷平面,古近纪定型,新近纪开始分解。相当于布氏期地表在古近纪末至第四纪早更新世初定型,早更新世末分解于(300 ~ 120) × 104a之前。

平原上的阶地一般可分为三级,阶地形成于(40 ~ 20) × 104a,二级阶地形成于(20 ~ 7) × 104a,一级阶地形成于(7 ~ 1) × 65438。

(2)继承旧构造带,活动强烈。

该地区的山脉隆升和平原沉降一般发生在裂谷系统的构造边界。平原周围和内部的山脉沿断裂带上升,平原以周围断裂带为界间歇性下沉。

(3)地貌差异明显。

由于裂谷强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地貌上有明显的差异。

该地区的山体隆起多呈拱形,中央山脊线隆起最大,两侧较小。

三江平原各地沉降幅度和沉积厚度差异很大,台地海拔100m,二级阶地60-80 m,一级阶地40-80 m..最低点34m,第四系沉积厚度100 ~ 300m。

(二)外力对地貌形成的控制

形成该地区地貌的外力主要是流水和湖泊形成。

1.流动作用

该地区水系较为发达,大小河流100多条。这些河流的发育对该地区地貌的形成具有普遍意义。

晚新生代以来,低山丘陵区处于差异隆升期,流水主要表现为侵蚀。第四纪以来,广大平原地区间断沉积,故流水主要表现为堆积,形成河谷平原、扇形平原和低平原。

2.湖泊形成

自第四纪以来,三江平原经历了多期湖泊升降。早更新世晚期,三江平原出现大型湖泊。中更新世湖泊发育高峰期,三江平原南部和西部形成大型湖泊。该湖约在(40 ~ 20) × 104a前达到鼎盛时期,山麓被湖水淹没,堆积湖相粘土层。晚更新世为湖泊消亡期,约在(20 ~ 15) × 104a前。由于古气候的恶化,三江平原的湖泊趋于消亡。(15 ~ 7) × 104a前后,古气候变暖,湖泊再次扩张。通江-蓟县-富锦以东广阔的低平原常被河水淹没,形成广阔的河漫湖,沉积了厚3 ~ 17m的粉质粘土层。(7 ~ 1.1) × 104a之前,古气候再次恶化,三江平原湖泊消失。因此,三江平原的部分地区形成了湖相低平原。

三。地貌分类和形态描述

地貌的分类

根据《中国地貌制图规范》中地貌类型的划分原则,结合本区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成因类型、6个形态亚型和7个岩性-形态单元(表2-1和图2-1)。

表2-1地貌分类表

(2)形态学描述

ⅰ构造-流水地貌

ⅰ1花岗岩变质丘陵

散布在三江平原,地形标高200 ~ 400 m,具体高度60 ~ 100 m,主要由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地形为丘状,坡度长而平缓,一般在10 ~ 15,覆盖有残坡积物和黑土,在丘顶300 ~ 350 m的高度上残留着布西夷平面。

图2-1三江平原地貌图

其地貌形成时间为n-qh。

ⅰ2砂砾石扇形平原

位于小兴安岭东坡山前,东邻松花江,西接黑龙江旧路。由丫蛋河、都鲁河、吴彤河和冲洪积扇组成。冰水扇和冲洪积扇从晚更新世开始堆积,全新世继续堆积冲刷洪积。显然这个扇形平原是一个多层的扇形。由泥质砾石层组成,颗粒在扇体前缘变细。扇面顶部一般为粉砂夹砾石层,厚度1 ~ 3m,沉积厚度15 ~ 25m,标高50 ~ 70m,比高小于5m,扇面顶面向下游略倾斜。

它的地貌形成于QP3-QH。

ⅰ3-1砾石河谷平原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其主要支流和河谷,包括ⅰ级阶地和高低洪泛区。地形标高40 ~ 80m,具体高度5 ~ 10m。河谷平原的宽度随着河流的大小而变化。一般大河谷宽5 ~ 15 km,小河谷宽2 ~ 5 km,由粉质粘土、砾石、砾石层组成。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常见的有侧滩、中心滩、横流、曲流、天然堤、牛轭湖、岸后沼泽、大小湖泊等。

它的地貌形成于QP3-QH。

ⅰ3-2泥砾低平原

分布于松花江河谷平原,地形海拔60 ~ 80m。由黄土粉砂、粉质粘土细砂和砾石组成。地形极其平坦,地面坡度一般小于1‰,可见沼泽湿地。形成了(7 ~ 1) × 104a的地貌。

ⅱ火山-流水地貌

玄武岩丘:位于853农场一带,分布面积较小,地形高程300-400 m,比高50-100 m,由新近纪玄武岩组成,山顶平坦。由于后期流水的作用,形成了陡壁和深谷。

其地貌形成于第四纪。

ⅲ湖泊地貌

ⅲ1砂质粘土平台

分布于平原周围山麓前的台地,地形标高80 ~ 100 m,比当地基准面高出10 ~ 20m,一般比当地基准面高出20m左右,与低平原或扇形平原相连,有明显陡坎。表层岩性为弄江组粉质粘土层,其下为砾石层。由于后期的侵蚀和剥蚀,地形略有起伏。

其地貌形成于Qp2。

ⅲ2粘土低平原

位于通江、富锦、蓟县以东广阔的低平原。地势低平,海拔50 ~ 60m。由黄土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古河道、沼泽、湖泊分布广泛,河网密布,水生植物茂盛。但由于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开荒,很多地区被开垦为农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地貌形成(20 ~ 7年前)× 104a。

第四,微地貌

该地区有残留的山丘、沼泽和湿地、冰丘和湖泊、古老的河流和天然堤坝。

(1)残丘

分布于富锦、李钦德、萝北、宝卿、饶河等地的部分地区,高出平原地面80 ~ 200米。单个残丘面积为1 ~ 3km2,山顶略平坦,坡度较陡,多以陡坎与平原地面相连。残丘大多由花岗岩和火山岩组成。该地区最大的残丘属于富庶的乌尔胡里山,它在泥泞和沙质平原上突兀地升起,相对高度超过400米,由花岗岩构成。据资料显示,花马山延伸至平原地面以下,依然低而陡,西坡为悬崖,第四系厚度在200m以上,东坡略缓,但第四系也在100m以上..地表残丘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2)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植被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广泛分布于各类低洼地和低河漫滩。但由于近年来逐年干旱和三江平原的综合开发,沼泽湿地面积日益缩小,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根据2000年解译结果和野外遥感解译结果验证,目前沼泽湿地面积为4 489km2,主要分布在红河、三江、七星河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省级、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3)邱冰湖

主要分布于测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古河道,常呈对称状出现,当地称之为“对湖”。最大的是水城子冰丘湖,面积2.5km2,在测区东北部通江-抚远一带的古河道中,有300多个大小不一的冰丘和冰湖,最小的为1 000m2。挠力河周围的沼泽也有冰丘和湖泊,但面积小,湖深,接近地下水补给。

这些土墩大多形成于末次冰期的高峰期,约在(2.2 ~ 1.5) × 104a前。全新世,随着气候变暖,冰丘融化成湖泊。因为大多数冰丘是圆形的,所以冰丘和冰湖也是圆形或鱼眼状的。

(4)古代河道

这里所说的古河流是指那些负地形明显,具有典型的古水文网特征的废弃河流。见黑龙江省萝北古河道、松花江富锦以北古河道、测区东北部、鸭绿江、怒江。

萝北古河道,沿萝北、团结、莲花等名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在蒲阳农场西部汇入松花江,全长50km,宽6 ~ 12 km。古河道比两岸一级阶地低3 ~ 5m左右,陡坎明显。河道里全是沼泽,有冰丘和湖泊,还有泥炭和泥炭层下的永冻土层。

松花江古河道位于富锦以北、通江以东的莲花河、青龙河一带,宽5 ~ 15 km,长约65km。古河道呈负地形,被沼泽和湿地覆盖,比两岸一级阶地低2 ~ 3m左右。

上述古河流的废弃时间一般在末次盛冰期之初,约为2.2×104a前。

(5)天然岩脉

该地区黑龙江、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的I级阶地大多有天然堤。在松花江同江至富锦江段的东侧,沿河分布着几条天然堤防。大榆树沙岗天然堤长超过10km。同福高速公路就建在上面。黑龙江的古天然堤沿萝北古河两岸分布,长达数十公里。此外,沿都鲁河古河道还有五条天然堤坝。

古天然堤高出周围地面5 ~ 10m,位于一级阶地砾石层上。顶板平坦,断面呈梯形,宽约100 ~ 300 m,由中粗砂和粉砂组成,表层为土层以下约0.5m黄土粉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