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太宗谏》十则
魏徵对唐太宗的十大思想建议如下:
《谏太宗十思》是贞观十一年(637年)魏徵写给太宗的奏折,旨在告诫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俭用,积德积义。唐太宗,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开明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十念”是奏折的主要内容,即十种值得深思的情况。“术”即“奏术”,是古代臣子对君主议事的一种说话风格,属于议论文。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英勇抗隋,生活俭朴,成就斐然。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贞观。贞观初年,他吸取杨迪倒台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了。再加上巩固边防,内外无物,唐太宗渐渐骄横忘本,大修寺庙宫殿,广泛寻宝,四处游历,浪费人钱财。魏徵对此非常担心。他清楚地看到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贞观十一年(637年)三月至七月,“四疏频以映得失”,《太宗十疏议》为二疏,故又称为“二疏论时政”。
唐太宗一看,顿时警觉起来,写了“一封到魏徵手里的信”,表明他已经由谏转变了。这篇文章被太宗放在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徵渐至十,指出唐太宗的十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唐太宗写在了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