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应用题的教学,我们都熟悉它的结构、类型、思路和解题方法。新课改以来,“应用题”改为“解题”,“应用题”不再单列单元,解题贯穿四个学习领域。那么应用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呢?我引用吴正宪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1.注重教学的过程:更强调在应用题中尽快得到答案;而解决问题就是强调一个过程,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得出结论本身更重要。2.不仅仅是依附于一个知识点:应用题往往是结合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比如今天的加法是加法应用题,明天的乘法是乘法应用题,应用题往往是依附于某个知识点的。而解题强调的是一个具体的真实情境,更强调的是综合解题的过程。比如今天的加法讲座结束后,解题的场景可能不局限于加法或减法,而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解题。不仅仅是依附于某个知识点。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分类,一类问题集中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解题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在新的情况下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让问题更具挑战性,一个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学生面对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问题也不一样。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4.问题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解决问题强调普遍性,即从生活中、从儿童已有的经验中、从当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现和提炼问题。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是吴老师对应用题和解题区别的解读。在了解了它们的区别之后,针对目前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个小题目: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问题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为老师,如何教授解题的内容?受旧教材“应用题”教学的影响,对如何处理“解题”有疑惑。现在解题形式不一样了,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叙事题;不再注重问题教育,不再按照应用题的结构来分析,条件和问题都是开放的。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如何教授这部分知识,很难把握。

2.作为学生,在阅读题意和捕捉有用信息方面存在问题:题型的呈现方式大多是图文并茂。这样,学生就无法有效地提取图片信息并准确地将其转化为文本信息,有的孩子还会遗漏图片信息。同时,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课本上没有针对学生的明确分析。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有一种现象,学生会写,不会说。怎么处理?

三。对此内容的理解:

新课程中解题的呈现,给孩子和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现在的解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计算技巧的传授,而是更加实用,更有挑战性,更贴近现实生活。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你怎么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过程中,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组织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分析信息等。,这些都是老师和学生过不去的一道坎。但是在跨过这个坎的同时,学生的解题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有更大的空间。老师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比如初三第一册有一个关于买票的问题。解决问题后,我问同学们:什么情况下买团体票比较便宜,什么情况下需要自己买票,为什么?这样,这类题目的解题模式就已经在孩子的脑海中熟记于心,更值得珍惜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积累了生活经验。以上是我对解题的简单理解。

四、具体做法:

1,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问题解决,《标准》中第一期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与同行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资源。首先,我以例子中提供的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了实际学校运动会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从学校生活中选择素材,会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助于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在讲授例题时,我采用“收集资料——提问——独立解决——小组交流——课堂汇报——反思——比较异同”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在解题过程中,由于观察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得到答案后,我并不满足,而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让他们在体验的同时总结出自己的解题策略。我们可以从已知信息入手,先选取两个相关信息进行提问,计算中间量,然后将中间量作为已知信息和其余信息,通过运算得到答案。例如,根据“每排有10人,每个正方形有8排”,学生可以计算一个正方形有多少人的中间量,然后乘以3得到答案。通过选择两个相关的信息,可以计算出一个中间量,然后用另一个信息运算得出结论,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更快更简单的方法。另外,我在收集信息的时候,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学生因为观察不够深入,没有发现三个方块的信息。学生补充后,我让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整合起来,把信息描述完整。再比如第三个问题信息量太大,导致学生选择信息的混乱,也就是说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有困难。我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交流筛选收集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与同龄人交流的体验。既然这样做让学生有了体验,有了收获,而不是停留在解题的表面现象,即解题技巧上,我想这也是课标中把应用题改为“解题”的目标。

2.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呈现解题内容,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鼓励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展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举个例子,你可以先算一个方阵,或者先算三个正方形有多少行,也可以先横向看一行算多少人...可以边做边做...(例如)另外,练习中的一些情景包含了多种解决问题的信息,揭示了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选择信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在第三个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先计算每层的瓶子数量,或先计算每叠瓶子的数量来解决问题,他们也可以...做的时候,学生可以先计算一个盘子里有多少个鸡蛋,有多少排,甚至可以把8盘鸡蛋分成几份,这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角度。这些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找到一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使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氛围中发展创新意识。

3.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可以通过表中的乘除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位提供的两步计算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扩大了选材范围和提供的资料数据范围。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用独立的尝试和讨论,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影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展示完例子后,我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和班级的交流,学生可以统一思想和行动,达到心、手、口的统一。

4.注意让学生谈论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报告时的想法,或者和同桌、小组说说思考过程,让同学们写的时候说出来。

以上是我在这堂课上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关于解题教学我还有很多困惑,请大家帮忙解答。

1.你还像以前一样用分类来解决问题吗?如果不分类的话,那么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解题还是一头雾水。这怎么解决?

2.解题时要不要给孩子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3.解题时要注意具体问题,问题也是以图文的形式出现的。本学科知识例题不出现,导致学生主线不清。比如现在的骑行应用题,孩子连最基本的叙事题,也就是收集信息,都有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写公式而不是思考,存在说了就想分开的现象,那么还需要让学生写前面提到的小标题吗?

5.解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有效的分析方法还讲给学生听吗?说起来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嫌疑。不开口,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下降。如何处理两者的矛盾?

6.新概念强调过程,但没有描述孩子的解题过程。单从公式来看,有一定的偏差,而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学生的能力在下降。如何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

(2009年4月24日“两地”“五校”教学研讨会)

(带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计算法解题。

2.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回顾一下铺垫:

口头回答:

1.园内举办花展,摆放菊花6排,每排5盆。一排放了几个锅?

2.学校运动会上,初三六个班举行跳绳比赛,每个班选出10人参加。我应该选择多少人参加?

3.学校组织无线电操比赛,学生站成8排,每排10人,()

4、学校组织了一次无线电操比赛,学生们站成三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有8条线,()

第二,学习新知识:

1,展示场景图,学生收集资料。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问题“三个方块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分组交流方法。报告。

1和3的平方有多少行?

8× 3 = 24(行)

2.三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

24× 10 = 240(人)

综合:8×3×10

=24×10

=240(行)

可能有以下方法:

1.每个广场有多少人?

8× 10 = 80(人)

2.三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

80× 3 = 240人

综合:8×10×3

=80×3

=240(人)

1,一排有多少个方块* * *?

人少?

3× 10 = 30(人)

2.三个正方形里有多少人?

30× 8 = 240人

综合:3×10×8

=30×8

=240(人)

学生汇报的时候,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的课件演示了每一种思维方法。

3.比较异同:

三种方法有何异同?(小组讨论)

点名举报。相同:所有问题都用乘法解决。区别:先问的问题不一样。

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