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一流的高考议论文
从论点、论据、结构模型三个方面来说吧。
1.提出论点和分解论点的方法
应试议论文最忌讳的就是你在文中找不到明确的论点。论点从何而来?你得自己去提炼。不同的考试形式有不同的提出论点的方式。
先说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题目是论点,如“近墨者黑”、“近墨者不一定黑”、“毁树容易栽树难”;另一种是题目只是题目,论点需要考生自己提炼。其方法大致如下:
(1)在不受限制的地方写作。比如《论萧》这个题目,只限于讨论“萧”,并没有限定必须讨论“萧”的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可以发挥的地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论点:①“小”不小;②要认真做好小事;3小洞不补,大洞吃亏。
(2)把握修饰语。比如“启动思维机器”这个题目,重点是修饰语“思维”。抓住它就清楚了,“启动”的是人脑,而不是一般生产意义上的机器。据此可以得出以下论点:①用脑越多,越聪明;②开动思维机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如果忽略命题中“机器”前的修饰语“思考”二字,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会离题万里!
(3)分析比喻意义。比如在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千里之行”是指漫长的旅程,“始于足下”是指要达到千里之行,必须一步一步地开始。综合起来看,这个成语的隐喻意义在于: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正面提出一个论点: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你也可以从反面论证,没有小的努力,什么都不能成功。
(4)挖掘意义。比如题目“十字路口”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但更有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意为双关。作为议论文的题目,恐怕包含了更多的抽象意义,即在关键时刻要做出的重要选择。基于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十字路口”提出不同的论点:①犯下严重错误时,可以主张承认错误为上策。(2)当你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时,可以这样争辩: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当你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你可以争辩说自学也可以成功。或者:条条大路通罗马...5)揭示关系。比如“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不仅是并列的,而且是因果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类似于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正确处理事物关系”的论调。
再谈物质构成。从各地的高考模拟题来看,提供的材料大致可以概括为: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寓言材料、漫画材料、组合材料等等。因为不同的材料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提炼论点的方法也要因材而异。事实材料可以从对各种材料关系的分析中提取论据。比如1992高考作文提供了一个事实材料,从中可以提炼出很多论据:
从材料中反映的关系中提炼出的论点。
个人行为与公共道德遵守公共道德是每个人的责任。
个人行为与精神文明“雷锋精神”需要长期倡导。
能力和奉献之间有一种热度,散发出一种光芒。
个人和集体都是来根除个人主义的。
少说多做抱怨,多做实事。
说不如做。
当然也可以找到其他关系,提取出相应的论点。其他材料用于提炼论点:理论材料,转化为具体判断;漫画材料,抓住主题积极论证;寓言材料,揭示意义;结合材料,在比较中求同存异。
提出论点(即中心论点)后,要把中心论点适当分解成两三个分论点。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和脊梁,那么分论点就是议论文的骨架和主体。直接影响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深刻,推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大致如下: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是指从各个角度或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形成两个或三个平行点。比如“小事要做好”这个中心论点,通过层次分析可以分解成三个分论点:①小事也很重要;2做好小事是做好大事的基础;把小事做好,是社会的需要。
(2)深挖法。这里的“深度”是指中心论点分解时,不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而是一层一层地推进,一层一层地深入。比如“没有规则就无法成就方圆”的中心论点,可以分解为:①没有规则,个人无法成为人才;2没有规则,社会就不是社会;3没有规则,国家就不是国家。
(3)先分后合。有些中心论点由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在分析这一中心论点时,既要注意两者,即“先分”,又要注意两者的递进关系,即“后总”,否则,讨论就会造成重视一个而失去另一个的尴尬。比如“知识比能力更重要”这个中心论点,可以分解为:①知识是能力的温床,要重视;②能力是知识整合的升华,更应受到重视;③知识和能力相互作用。知识可以增强人的能力,能力可以让人更多更快的获取知识。
(4)分为两种方法。这里的“一分为二”就是辩证地看问题,看到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比如“小不小”的论点,可以分解为:①“小”堆起来就会变成“大”;2“大”离开“小”,不存在;③“小”和“大”是相对的;④“小”和“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正反对照法。“正”是指从正面推理,“负”是指不能“正”的情况或结果。比如“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这个中心论点,可以分为“遵守交通规则意义重大”(正面)和“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带来巨大危害”(负面)两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的分解方式有很多种,不赘述。
2.节俭地使用论据,全力分析。
在一篇少则500到600字,多则700到800字的议论文中,要想把一个道理讲得更透彻,唯一的办法就是节衣缩食地使用一个精选的论点,把它剪成碎片,为论点服务。怎么切?这里有一个著名教授举的例子。他说,写《先天下之忧而忧》这个题目,全文只能用彭元帅的故事作为论据。中心论点被分解为三个分论点:①如果世界不担心,我就担心。例如,彭在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就担心发生灾难。(2)先忧不是先知,而是在学习和考察之前。比如彭,就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到全国各地去做调查研究。③先忧者,亦须领导群众斗争。比如彭,不怕丢官,在庐山会议上说了几万字,讲得很大声。
从本质上来说,论点就是对论点进行分析,即揭示上述论点中所包含的某种真理,并与论点进行沟通,从而表明论点与论点之间的本质关系。怎么分析?请看转变我们学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有七个句子。第一句是论证,语义焦点在“日益结合”这个词上。第二句是事实论证,通过对党的童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肤浅”和“贫乏”的理解与现在“深刻”和“丰富”的理解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论证了“日益融合”。三到六句是史实,通过对三个时期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日益融合”。第七句是对两到六句的总结,给出一个大概的评价,表明作者的态度。因为论点分析性强,论点和论据自然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除了以上对过程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分析本质、因果、假设分析和外延分析...总之分析方法很多。
3.熟悉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如下图所示:
(附图{Figure})
“写作无固定方法”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