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团论文摘要

它是山东的一种地方戏。

鲁戏是在山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剧种。大约在1900年冬,山东广饶的钢琴书法家石殿元借鉴京剧的艺术形式,首次将钢琴书法作品《王晓捉脚》改成古装表演,引起轰动。这是鲁剧最初的表演形式。这样看来,鲁剧这个地方剧种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关于鲁剧的名称,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鲁剧的第一个剧目《王晓错角》主要由纸驴组成,所以最初鲁剧也被称为"驴戏"。另一种说法是:鲁戏擅长表现男女之情和家庭伦理,多与夫妻有关,又称“夫妻戏”。另一种说法是:古代二十五户为一剧,这种剧特别善于表现邻里生活,所以也叫“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鲁戏艺术虽已成熟,但仍无统一称谓。20世纪50年代初,在考虑鲁剧命名的时候,有人提出叫鲁剧。时任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的中国著名作家先生认为不妥,建议采用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吕”字,同时将“驴”、“夫妇”、“吕”三个音统一起来。这个提议被批准了。和其他地方戏一样,鲁剧的对白也很有意思。以济南方言为主,结尾多为平仄。“文革”期间曾有人建议把样板戏移植到鲁戏里,结果不伦不类。比如样板戏《海港》,装卸船长面对黄浦江有两个字:“黄浦江,黄浦江!”北京话充满兴奋点,却被移植到了鲁剧里。用济南方言说的时候,结尾变成了一种腔调,引得全场爆笑。

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鲁戏在本世纪初开始登上舞台,并在本世纪中叶达到顶峰。山东省不仅有三十八个鲁剧团,江苏省与山东省毗邻的部分地区也有鲁剧团。此外,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只要有山东人的地方,鲁剧的旋律就在飘扬。20世纪50年代是鲁剧的辉煌时期,著名演员多,新剧多,在北京与安徽黄梅戏同台演出。随着新婚姻法的推行,鲁剧《李二妻再嫁》风靡大江南北。好剧成就名演员,名演员为剧争光。《神仙眷侣》唱的是严凤英,《李二嫂子改嫁》唱的是郎咸芬。一时间,李二嫂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偶像。当时,山东几乎每个县都有专业的鲁班,每个村都有业余的鲁班。这是一个让鲁剧迷们在淡季更加沉迷的好时机。县里的专业剧团下乡演出,一个场子十天半月不演出,就出不了台。周围有八个村子,所有的人,男女老少,前辈都坐满了,演出结束后久久不肯离去。无论是下雪还是刺骨,人们都挡不住看戏的热情。鲁剧的旋律随着雪花飞舞,融人人心,尤其是王的《借年》中那段优美而熟悉的唱段:“下雪了,大年三十,我要去公公家借年……”。甚至在光下忙着缝纫的村妇口中,也常常说:“光下,我要赶紧飞针做一双新鞋给他穿……”当时的山东几乎人人都会哼几首鲁剧唱腔,不亚于今天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