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
论金融自由化学院:班级:学生:学号:摘要:进入21世纪,已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金融自由化这个新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理解。什么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利弊是什么?而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发展如何?我们一个一个来讨论吧。关键词:金融自由化,我们的世界已经融为一个整体,文化、经济、政治等等都或多或少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在一起。金融自由化贯穿于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始终。金融自由化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R.J.Mckinnon)和E.S.Show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金融市场不完整、资本市场严重扭曲以及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而首先提出的。金融自由化又称“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强化国内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其市场化,使利率反映资金供求,汇率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过两次划时代的革命,金融自由化发展了,经济增长了。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引发的危机又促进了经济衰退,这就是金融自由化的双重性。由此衍生出经济自由化的利弊。金融自由化的优势金融自由化的优势:第一,金融自由化无疑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世界银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不仅产生了压力,也为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机会,无论是借款人还是贷款人,使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降低成本或增加利润。第二,一般认为,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加公开,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即资金的稀缺性,形成更加有效的价格信号体系。更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减少了产品和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接近优化。第三,金融自由化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体制的逐步解除为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手段。第四,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分业经营体制的逐步解除,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选择平衡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分业经营体制的建立,原本是着眼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然而,在传统的分业经营体制下,由于一方面缺乏管理手段,另一方面又面临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安全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银行银行破产事件不断涌现。分业经营体制逐步解除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大大增加,可能会将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与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进行合理匹配,从而使商业银行摆脱原来的困境。第五,金融自由化促进了全球金融一体化。随着各国日益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速度正在加快。不考虑时区划分,世界金融市场应该说已经成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使得资源的分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改善。金融自由化的弊端:金融自由化的弊端:第一,金融自由化在提高金融市场某些方面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市场其他方面的效率。例如,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众多金融创新结构的出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面对极其复杂的衍生品,银行客户只能听从银行的建议,从而降低了银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此外,金融市场容量的扩大给银行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削弱了银行降本增效的压力。二是银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的动力明显下降。在严格的金融管制条件下,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被迫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绕过金融管制,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金融自由化已成气候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放开利率和汇率的时候,分业经营的壁垒已经基本消除,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不再那么突出。近年来,金融创新势头放缓,传统业务占比逐渐回升,根源就在于此。第三,最明显也是争议最小的是,金融自由化增加了客户和金融业本身的风险。利率和汇率的放松管制导致市场波动性急剧增加。解除分业经营体制,实行商业银行全能化后,商业银行大量涉足高风险业务领域,风险资产大幅增加。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和各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虽然理论上,更顺畅的资本流动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半完美”市场条件下,热钱的冲击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第四,金融自由化后,各国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单个企业金融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危险增加。第五,由于银行客户面对极其复杂的衍生品束手无策,只能听从银行的建议,由此引发的银行员工诈骗案件频频出现。同时,在竞争加剧的条件下,银行为了追求效率,有忽视风险、追求利润的倾向,放松客户审查,客户违约率上升,银行欺诈也屡见不鲜。第六,金融自由化实施后,虽然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但垄断地位的丧失和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商业银行利润率的下降。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金融自由化绝不是有益的。金融自由化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往往会降低金融市场在其他方面的效率;不能将金融自由化理想化,因为它提供了改善安全的金融工具,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即使在金融体系相当完善的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也是权衡利益后的选择,有时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在任何时候,在任何金融体系中,金融体系的改革必然是利弊交织的。政策制定者只能期待的是利大于弊,而不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选择。过去十年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并行的全球金融自由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论点。无论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还是金融市场不太发达的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以积极审慎的态度客观评估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利弊,权衡利益,大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专业化面临的选择:首先,金融自由化在某些方面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但在其他方面,它也有降低金融市场效率的效果。比如说。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众多的金融创新和大量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面对极其复杂的衍生品,银行客户只能听从银行的建议,从而降低了银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此外,金融市场容量的扩大给银行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削弱了银行降本增效的压力。二是银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的动力明显下降。在严格的金融管制条件下,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被迫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绕过金融管制,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金融自由化已成气候的今天,在世界各国利率和汇率普遍自由化的今天。分业管理的壁垒已基本消除。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不再那么突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势头有所放缓,这是传统业务比重逐渐上升的原因。第三,最明显,也是最没有争议的。金融自由化增加了客户和金融业本身的风险。利率和汇率的放松管制导致市场波动性急剧增加。解除分业经营体制,实行商业银行全能化后,商业银行大量涉足高风险业务领域,风险资产大幅增加。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和各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虽然理论上,更顺畅的资本流动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半完美”市场条件下,热钱的冲击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第四,金融自由化后,各国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单个企业金融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危险增加。第五,由于银行客户面对极其复杂的衍生品无所适从,只能听从银行的建议。由此产生的银行员工诈骗案件频频出现。同时,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效率。银行有忽视风险追求利润的倾向,放松客户审查,客户违约率上升,银行诈骗屡见不鲜。第六,金融自由化后。虽然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但垄断地位的丧失和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商业银行利润率的下降。由此,我们对经济自由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使用它,发展自己,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所面临的金融自由化困境只是暂时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它,并正确地制定政策和策略,使我国的金融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参考文献:金融自由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常2005-12-24《265438+20世纪金融趋势——金融自由化》马1999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