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声求气

“以声求气”的理论由来已久,韩愈、柳宗元、苏洵等人都有阐述。清代桐城派文学家刘大奎提出“声求气”说,影响很大。他在《我的随笔》中说:“写法以神为主,气为辅。”“骄者,文之精也;音节,文字略粗;文字是正文中最厚的部分。”“空气是看不见的,用音节来看它;音节不准,字准。”这段话阐述了“神”与“音节”的关系所谓“神”是指作品中体现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体现;所谓“音节”,是指长短交替、高低层次的句式、抑扬顿挫、高低轻重缓急等语言因素。“精神”需要通过“音节”的外在形式来表达;通过琢磨诗歌的“音节”来理解作品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以声求气”刘大奎进一步提到了“以声求气”的具体方法——朗读。“熟之时,吾气为古人之气,古人之音节皆在喉”(《随笔偶》)。这些观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古人在学习古诗词时,还是讲究“以声求灵”和朗读的。今天,这些方法更重要。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诗词流行时期的语言氛围和文化环境。要想通过古诗词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要养成朗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形成语感,达到与古人感应的境界。这种状态是默读达不到的。周先生在《篇例:以声求灵》中说,虽然“专心禅定者,可得悟”的默读,但仍不同于读书时“心有所凝,心与言相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