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如何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儿童是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者,是文化基因的载体。孩子对文化传承的认识是从家庭开始的,比如土家族、畲族,他们有语言但没有母语。他们的文化是口口相传的,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了文化传承和习得的过程。
家庭和文化传承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人类最古老、最牢固的关系之一。但如今,这种关系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许多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多年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约为65438+万,其中朝鲜族占80%,留守儿童有3万多人,其中个别学校个别班级的学生85%以上是留守儿童。在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很多是少数民族儿童。
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带来了文化生态的变化,民族文化的家族传承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青壮年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结婚后定居,在一个没有自己文化背景的城市生活,保持民族传统习惯的难度更大。文化生态是不可再生的,传统的纽带一旦割断,就更难重新拾起。
另一个影响来自于寄宿制学校的集中运营。在一些农村地区,低年级的寄宿学校已经推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被要求在各自乡镇的完全小学寄宿。这样,学生的学习条件确实得到了改善,但长期的寄宿生活大大减少了少数民族学生与家人的接触,使得原本依附于本民族文化的孩子的个人行为和体验日益淡薄,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也随之减弱。
这种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学校教育能否扛起文化传承的大旗?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学校教育。在很多学校,民族文化的教育也开始了。
云南省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通过开设“民族常识”、“民族文化”、“阿拉伯语基础”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现行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校本开发课程);贵州省贵阳民族中学将民族知识、民族体育、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校本课程纳入各年级教学计划,全校1000%的学生都能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第六中学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江苏省南通藏族民族中学把藏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和民族节庆活动,让这些远离父母千里之外的藏族学生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
但记者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师资匮乏。
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教师。在许多民族学校中,教师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湖北省仙桃市绵城回民中学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没有专业的民族教师。教民族文化课的老师基本都是兼职老师,真正了解回族文化内涵的老师就更少了。根本没有训练有素的老师,教学方法还是很枯燥。”
在青海省西宁市,一些民族学校因缺乏具有相关教学能力的教师,给清真寺下达了开设阿拉伯语课的任务,由清真寺的伊玛目给学生进行普及知识教育。
农村和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已经很薄弱。解决好民族文化课的师资问题,是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一大考验。
第二,语言危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和深刻复杂的民族感情。对于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来说,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是他们世世代代创造力的主要表现。
为了保护民族语言,我国在条件成熟的民族地区实施了双语教育。例如,新疆、内蒙古、吉林延边、西藏等地都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族出版物的挖掘整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其他地方,民族语言的传承却令人担忧,很多语言现在正成为濒危语言。比如满语,能说满语的大约有100人,而精通满语的不到50人,而且大多年龄偏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校长高说:“我小时候住在达斡尔族的一个自然村里。达斡尔族的孩子都用母语交流,甚至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孩子也可以用达斡尔语交流。如今在民族地区,40多岁的汉族兄弟还能用达斡尔语交流,但达斡尔族青少年很少说母语,人际交往的主导语言完全变成了汉语。”
达斡尔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样是在东北,赫哲族语言没有文字记载,现在能说赫哲族语言和了解赫哲族历史的有20多人。在中国,有达斡尔族、赫哲族等29个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民族语言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自己民族的弱势地位是文化造成的,产生了以民族身份为耻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甚至表现出极端的冷漠。
民族语言的危机也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习民族语言后的出口问题是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受中韩贸易的影响,韩语成为热门话题,一些汉族学生甚至转到韩国学校学习。然而,其他民族语言的学习却不那么乐观。一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不实用,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改用另一种语言。大量民族学校的学生也流入汉族学校就读。即使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也并不少见。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改变族群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更好地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第三,重视不够。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但是,在很多地方,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集中教育的推广,很多民族学校面临被合并的危险。一些民族学校迫于生存压力改了名字。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力度不大,资金支持也不够。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但目前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保障。民族中小学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处于自发阶段,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另外,民族地区比较贫困,发展困难。很多地方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
第四,继承困惑。
民族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在学校传承中,如何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学校的难题。
在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何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升学率提高之间的矛盾,是这些地区民族学校校长最头疼的问题。一些民族学校领导缺乏民族情怀,忽视传承、弘扬、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也有人认为,把民族文化引入校园是作秀,是形式主义,民族文化传承的措施不得力。
在传承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模式,让传承的载体从显性渗透到隐性,让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血液中,而不仅仅是光鲜亮丽的文艺表演,这又是一个难题。
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之前,保护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氛围更为迫切。在一些注重记忆和口头传授的传统民族技艺濒临消失之前,如何培养接班人,如何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考验着政府和学校的决心和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传统文化也经历了从被忽视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过去的教训,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解决传承中的问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