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关于教育管理的论文吗?我不希望百度抄袭他们。我甚至看不懂它们。谢谢你。我给你30元的报酬。非常感谢!!!能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有关机构、许多其他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提出了各种倡议或决定和国家政策,以优先发展教育,增加学校教育供给,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艰巨任务,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中国新的发展模式和教育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转变,适度超前发展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前瞻性发展思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振兴、公民素质全面提高、小康社会建设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十多年来,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各种重大决策、调整和改革。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学校数量和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大,教育资源迅速集中和聚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寄予了非同寻常的希望。不仅如此,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家长对教育的投入热情日益高涨,各级学校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信任与日俱增。应该说,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中国的教育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实现这样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又大又穷的国家来说,的确是一首歌。然而,在全民致力于办学,学校教育取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另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在这样一个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的氛围中,一种盲目推崇学校教育作用,迷信学校教育功能缺乏理性思考或认识的情绪也在滋长。目前持有这种不完整观点的人不少。

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是一件好事,但认为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全部内涵或本质是一种偏颇的理解,这也不利于指导新时期宏观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及其功能,我们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事实上,在学校教育承载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积极使命,释放出更大的效率的同时,其自身的一些缺点和局限也在同时显现,并在新的条件下被放大。正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引起了一些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质疑。他们痛心地看到,模范学校教育“牺牲精神”,“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塑造人”[1](P99),“把成千上万的孩子关在军营一样的大房子里,不顾他们的体力、不同的生理需求和智力差异,每天不分青红皂白地、统一地给所有的孩子四五种精神。[2](P35)结果,“学生的独创性逐渐被破坏,被反复灌输要温顺地服从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是胡思乱想。这种情况造成的伤害比过去习惯信仰的统治造成的伤害更大。”[3](P318)在这样的教育下,“只有那些能够适应流行模式的人(通过他们的气质和能力)才能从中受益。还有的要么是勉强合格,要么是在梦中得到庇护,要么是求助于安慰和保证,但最后却痛苦不堪,落入差生行列。”[4](P132)一些评论家对这种教育深恶痛绝,指责“现代教育正在扼杀大量的天才”。[5](P50)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除了以上的论述和分类之外,还可以分为绝对局限性和相对局限性。前者指的是学校教育成为自身时的弊端;后者是指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以其他事物为参照系时的不足。

二,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分析

首先,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格局中的作用,从而淡出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学校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承载知识传播,虽然也肩负着知识创新,但后者远不如前者,尤其是非研究型院校的一般学校,其主要功能是前者,即集中其他学科创造的智力成果,传递给受教育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和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乃至创新呈现出双向、互动、开放和多样化的特点。也许一个人没有进入正规的大学城学习,但在信息时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会因为物质砖墙的阻隔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许一个人没有机会遇到科学家,但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交流的可能。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学校增强传播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基本使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受教育者可能不必“在校学习”,因为像林肯所面临的那种恶劣教学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便捷,就像是开着自己的车轻盈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任何一个虚拟的开放场地都随时准备着让学习者无限高效地吸收丰富的营养。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大大减少因物质原因而无法获取信息和接受教育的人数。信息时代,只会有不愿意学习和进步的人,不会再有不会学习和进步的人。

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克服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的阶段性弊端。教育公平不会在信息时代自然消失。事实上,教育的公平性在信息时代会以不同社会群体对数字信息的不同占有形式表现出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因各地对实物资源的占有和投入不均衡而导致建设进度不同步,造成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弥补各地数字化建设这一缺口的支出,一定要比解决各地物质形态教育资源占有不均衡的支出少得多。以较少的投资建设公平原则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借助互联网,“每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各种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6](P203)

在前信息时代,大学教学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方式。只有给学院里的师徒下达指令,才能完成单向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任务。没有学校教育,我们无法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中世纪,因为学习是在教会,唯一的选择就是入教出家。中国奴隶制时期,学习在政府,获取知识成了富家子弟的事,而不是棕色人种的事。在封建中国,虽然民间教育和私塾教育在儒家思想的倡导下有所发展,但根据当时的情况,并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源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量是不够的,所以教育还是离不开教苑这种地方。但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一般都是先在互联网上发表和传播的,网络传播因其优越的社会影响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知识和技术创新持有者的青睐。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场合,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自强不息的人自学的地方,这将超越前信息时代或者物欲横流时期学习者无法脱离学校的尴尬。“教育的机会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学习空间——学校,并延伸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甚至是工作和生活能够发展和成熟的地方。”[7]因此,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没有被削弱甚至加强,那么学校传播知识的整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相对弱化。信息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学校正规的教育限制成为可能。

其次,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和社会的进步,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而学校教育的作用相对下降。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正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目前,中国的社会形态正处于持续的转型期,即从传统的静态社会向动态的现代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控制不断放松,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程度得到提高,这与个人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个人素质得到提高相呼应。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和生存,任何个体都会受到社会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和制约(但不再是那种限制个体价值发挥的控制),社会的教育功能就会上升。在现实深度和广度无限的社会中,任何活着的个体都可以吸收不可估量的有用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对知识和信息的加工、整理乃至创新,“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的真理判断得到更加有力的论证。

人类社会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与其他社会事业混沌融合到分离,再到成为一项特殊事业或职业的过程。教育事业之所以突出,是因为人类社会初期发展的需要和当时人们普遍素质低下的要求。当人类社会的进步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因其“人性化”而成为教育资料,并能被个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的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时,教育就可能从分离形成的其他种类的王国中回归社会本身,这种回归即使不是全部,也会越来越多,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无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人格上的顺利社会化。实际上,这些人通过直接向社会学习和在社会课堂上接受教育,弥补和取代了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甚至他们在社会上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学校教育社会文明的提高,使社会本身不仅是一个需要人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可以自由地、有意地为学习者提供无穷无尽的知识。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功能,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主动自觉地促使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甚至可以适当地让社会教育“占领”传统学校教育的一些领域和内容,或者把那些不应该由学校承载的社会阶层还给社会本身,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在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亿万家庭提高了自身素质,丰富了功能,包括家庭的教育功能。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意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具战略性的投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确实成为了家庭的一大投资项目。然而,这只是当代家庭教育功能或作用的亮点之一。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每个家庭对教育的直接发展上。由于建国后的积累,特别是最近十年教育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相当一部分人口获得了系统的各级学校教育,相当一部分家庭具备了教育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进行了科学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这将减少家庭和家长在孩子教育事务上对学校教育的无限依赖,通过家庭教育培养新一代社会人才。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数量众多的家庭中,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总体来说,城市家庭在资源占有上更有优势,比农村家庭更重视。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家庭教育都有一些学校教育发挥不了的方面。这是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家庭中的婚姻家庭教育,比学校中的相关教育更有效、更持久,效果也会更好。在一些现代核心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了丰富知识和信息的父母积极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并为家庭中的自我教育准备了必要的物质资源和设施。利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可以实现家庭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社会不断发展后分工越来越细而被学校教育或职业教育所取代。相反,在当代,家庭教育也获得了进一步加强其作用的物质条件和机会。

最后,在分析了上述学校教育功能的相对局限性之后,也要看到学校教育的绝对局限性。关于学校教育的功能或作用的绝对局限性,本文仅从学校教育的特点和新时代的特征出发,提出一两点不成熟的新认识。

1?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管理者的选择性上。学校教育不能没有监督者的选择性。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内容乃至教育对象都有一定的价值判断。选择性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界定学校教育范围,保证学校教育实现的前提。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排除选择性原则,学校教育就不能正常顺利地进行下去,就会迷失方向。而学校教育对选择性的坚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种教育形式的无效性,而这种无效性在量化分析中可能是很大的。比如,一个受教育者在学校里接受的专业知识,大部分不能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成为“死的”、“无用的”知识和信息。这种在学校学习或教育上的无效,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从中国贫困国家办大规模教育的国情来看,这是一种遗憾。学校教育的管理者选择性与教育的无效性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二律背反。

而且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客观滞后性上。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学校教育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分离,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独立开展,提高其水平,但同时也成为学校教育可能偏离其使命,始终存在于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致命开关。任何时候,学校教育都要以知识和信息的创新为己任,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跟踪社会跳动的脉搏,从社会有用性的角度进行教育。然而,学校教育的中立地位使得学校教育并不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起舞。社会生活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教育可能没有吸收这些新鲜经验;社会的发展可能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学校教育可能还在另一个轨道上,等等。相反,学校教育可能

受过教育的人灌输了很多信息,但都是因为过时或谬误而误导孩子。这是学校教育滞后造成的一些不良后果。

2?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它的封闭性导致的对社会教育需求的滞后反应上。封闭性作为学校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缺陷,是指其拒绝与其他社会成分如信息、人员等互动的自我倾向,尽管它来自于社会系统,即它始终倾向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这里的教育需求反应迟缓问题,表现为学校对外提供的教育供给与校外大量的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协调,简而言之,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惯性。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在面对社会的教育需求时,并不总是以积极的状态自我调整和适应后者。虽然这种看似“中立”的态度有时也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人们推崇的大学精神,但一般并不利于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摘要

虽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但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思潮具有“荒谬背后的合理性”,[8]甚至有学者认为“有限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即使培养了专业人才,也不能完全依赖学校教育。”[9]但我们研究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学校的教育主导地位。在上面的文章中,作者坚持认为学校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主要地位。

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功能的局限性,是为了让所有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其他人)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在分析、考虑和处理学校教育问题时,始终坚持理性的旗帜。虽然国家提出并试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但我们很多人在理解这一战略时,缩小了教育的广泛外延,直观地理解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不自觉地忽略了其他形式的教育,在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被动教育和受教育者主动自我教育的关系上,明显偏向前者。

事实上,这种主观武断的观点会因为没有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而影响或消解学校教育某些积极功能的释放。既然教育是一项大的社会事业,就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以国家力量推动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觉做好更广泛群体的社会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自觉做好家庭教育。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前提下,做好受教育者的主动自我教育。总之,坚持现代大教育理念,防止社会教育出现误区和偏差,是本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德国)卡尔?作者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法)亨格拉?《美第奇》,侯健译。新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美)约翰?《杜威》,王、译。民主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法)保罗?龙让,滕兴等.终身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5](苏)斯卡特金,张天恩译。/现代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6]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

[8]石瓯,。荒谬背后的理性——伊里奇的非学校社会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9]谢维和。论基础教育的价值与学校的责任[J]?教育研究,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