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恶论

人性论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焦点。先秦诸子中,人性论以孟子为代表,他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为了保持人的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别人的尊重,是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努力去改造自己的本性,而有些人,恰恰相反,放纵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欲望。

同时,荀子也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批判。荀子和孟子关于人性的争论在于“性”和“假”,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忠义之“行”。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是先天的,人之所以恶毒是因为后天的。荀子不同意。他认为人性本恶,后天学习可以使人去恶而得之。但如果身边有长辈,他不会先一个人吃饭,而是给长辈夹菜。即使累了也不会在长辈面前休息,而是代替他干活,让长辈先休息。晚辈对长辈的谦让不是人之常情,但大多数人都严格遵守。正是因为谦逊和礼仪,人们改变了他们的自然本性,这归功于他们的后天教育。

孟子和荀子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孟子强调教育是为了保持和发扬人的善良。荀子提出性恶论,主要目的不是批判人性,而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为他进行礼仪教育奠定了基础,而教育和学习对人性由恶向善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荀子思想的其他方面来理解他的性恶论,从而做出客观的评价。

区别意味着好的本性和坏的本性,同样意味着两者都强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