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元明清瓷器?

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何时产生的在学术界有争议。有人认为它存在于商朝。我的单位在20世纪70年代展出了一座雕像。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什么是瓷器。有专家说这叫瓷器。我说这个瓷器和现在的瓷器不一样,他说不一样。当时非常粗糙,就是表面有一些玻璃状的东西,所以有专家说这个瓷器应该叫原始瓷器,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在陶器中偶尔出现。至于怎么产生的,那是专家的事,不是我们的事。简而言之,原始瓷器产生于晋代以前,称为原始青瓷。金代以后开始出现白釉和酱釉,还有唐代的秘彩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在瓷器上人工上色,可以人为控制。这些在收藏界被称为老窑瓷。到了元代,出现了青花、釉下红和红绿等颜色。今天主要说说青花瓷。有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于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于宋代。到了元代,青花瓷已经成熟。

我们大多数现代收藏家都收藏元、明、清瓷器。上百年的瓷器叫新瓷。就瓷器而言,有单色釉和彩绘釉。青花瓷是绘画中最大的,从元代到清代近700年来一直是瓷器的主流。

说到青花瓷,首先要提到青花材料。青花料中的蓝色是氧化钴,属于釉下彩。什么是釉下彩?简单来说,制作工艺就是坯体拉出后,干了就涂上氧化钴,涂上后再盖一层釉,然后在1260度的窑中烧结。上一讲我提到了“九道五法”。

1的九个方面中,第四个方面是色彩。已故著名瓷器鉴定家孙应洲先生对元明清瓷器鉴定有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孙老通过观察,把青花的颜色分为20多种。如果搞清楚蓝白的颜色,对我们的识别和鉴定大有裨益。为什么蓝色和白色有这么多颜色?因为几百年来青花瓷制作一直是主流,长期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制作工艺等原因,对青花瓷发色和色调的质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青花的品质、色调、风格必然有明显的差异,艺术效果也必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差异为青花瓷断代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是鉴定者了解青花瓷的来源、品级、发色和颜色发展的依据。我们拿起一件青花瓷,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造型,然后看到的是青花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直观的感受。结果常用亮、亮、暗、淡、美、规律、呆板、平淡等词来概括。这些广义词的形成是青花发色质、色调、绘画艺术的综合,发色是什么?什么是着色?这两种颜色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条件?这是给你介绍的。发色是绿料在烧制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颜色是绿料烧制后的直观感受。颜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色。胎骨是釉中的胎儿。胎儿发黄、变白、软硬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料的质量、颜色、厚度对显色都有影响。发色的限制因素:一是绿色材料,二是应用技术,三是烘焙温度。技术的应用就是画的时候画的有多好。如果蘸的颜料是一样的,均匀画线,烧过之后蓝白就是一个颜色,否则蓝白就有不同的颜色。再一个就是烘烤温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是绿色的材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是黑色的;温度太低,有点绿。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纯青花瓷在发色、色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经过两次烧制,也就是放入二次炉后,颜色会比没有它的时候更暗,像后来的青花红绿色、豆色。除此之外,绿色材料受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净化,第三是制备。我主要说一下作文。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发出蓝色,含有一些氧化锰,还有一种氧化铁,简称氧化铁。钴含量越高,蓝色越正,钴含量越少,颜色越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呈蓝中带紫或蓝中带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发色为黑色。孙先生把青花的颜色分为二十多种。他有时通过观察颜色知道大概的年龄。

在约会之前,你必须记住所有的明清皇帝。如果不知道日期在哪里,怎么做?明初“弘弘宣”的皇帝有洪武、文健、永乐、弘熙、宣德。文健和洪曦没有瓷器。“三代风光”是正统、景泰、天顺。这三个朝代有人称之为“空白期”、“黑暗期”,说这个时期没有瓷器。这两个名字我都不认同,就叫“明三代”吧。因为这个时期确实存在瓷器。“成德续”是在明朝中期,也就是成化、洪智和郑德。成化瓷器在明代最为突出。“嘉龙湾中晚期”是指嘉靖、隆庆、万历,我们称之为中晚期。“泰昌天启拜”,即泰昌、天启、崇祯,称为明末。泰昌时期没有瓷器,因为他当了29天皇帝。明朝是277年,也有人算成276年。我编的“270年”这个短语只是一个估计。清朝有10位皇帝,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彤。清代以清代三代瓷器为主。下面我按时间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取名洪武,洪武的青花瓷就叫洪武瓷。由于元末战乱,明初瓷器生产并无大作为。我收藏一个高脚杯,它的发色比较稳定,基本没有光晕,颜色是靛蓝色。我一开始就定在洪武前期,后来请我师父耿老看了。他说这种花卉画法叫点画,是一笔一画,属于写意。胎土呈浅土黄色,质地柔软,形状粗糙,可视为元末明初瓷器。元末明初,事多,建国之初,一切都很匆忙,怕制瓷业无暇顾及,所以瓷器生产多过传承,少过发展。这个时候的绿料都是国产的,颜色的基调是浅蓝色,但是因为质量和净化不是很好,浅蓝色有一种灰暗的基调。总之,洪武前期的青花瓷质量不高,很难与元末的瓷器区分开来。学术界认为是过渡,所以在鉴定中有“元末明初”的说法。这个酒盅直径4.8厘米,高4.8厘米,属于民间小玩意。我到的时候已经碎成九块了,还缺,后来修好了。这个东西确实不值钱,但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基本完整。重要的是这是元末明初的标本。在鉴定中,我们可以以此为参照,从道理上推断,可以联想到永乐、宣德,所以我觉得我的酒盅是一个奇葩。洪武时期青花瓷产量少,没有书写官窖钱的官窑。据说当时有官窑器,但我没见过有汉字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明洪武年制”的瓷器,你说是假的也没问题。

除了鉴定,我也搞修复。我把陶瓷修复分为六个步骤,称为六步修复法。

2.第四步叫匹配,就是把碎片粘在一起,然后填补它的短缺和裂缝。“六步法”主要用于修补陶器。至于补瓷,一般只用第四步,后面的仿色和做旧两步因为材料等原因就不做了。这就是我今天带回来的。

洪武以后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苏泥伯青(或苏或李青)。苏尼波青是一种进口绿色材料,它含有高比例的钴和铁,但锰的含量很低。发色浓,易晕,但散自然。颜色的色调为青色,浅的部分为天蓝色,深的部分为靛蓝色,密的部分出现铁钴斑。铁钴斑的出现是苏尼波青的特征。喜欢收藏的人会简称苏尼伯清苏辽。苏辽有什么特点?一般来说,苏料要深入胎骨,是凹进去的。如果我们这样看,是黑色的,但是从侧面看就不是这个颜色了。侧着看,一是可以看出是凹进去的,二是反射的是锡光而不是黑光。如果不是苏联材料做的,你是看光还是看黑?所以当你再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希望你看向一边。这种带有靛蓝颜色和铁钴斑点的地方,一般都是用手抠出来的。它的凹凸不平是不规则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量,一个是补胎,不规律。到了清末同治的时候,你摸大一点的字,连顺都不顺。但是那个不平和这个不平是不一样的,这个不平是不规则的。同治时期,你感觉到有规律的凹凸不平,就像波浪一样,行话叫波釉。这就是釉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两个分开。平心而论,铁钴斑的出现应该属于原材料和工艺的问题,也就是短缺。然而,在鉴赏家的眼里,这种不足既不是美中不足,也不是不掩饰缺陷的瓷器,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像阿格窑一样。众所周知,“磁铁上跳”的说法,就是上面有很多碎片的烧瓷。但是,宋代的工匠在当时是伟大的。他把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铁钴斑是鉴别是不是永宣瓷的鉴定依据,也是重要依据之一。

这个碗叫花枝莲蝶碗,我也修过。碗上的青花是青蓝色的,但蓝色有点青灰色。颜色有深有浅,密集的地方有钴点。碗的胎是薄的,后面会说为什么薄。胎薄,补胎很规整,釉色青白色,很润。这只脚的外壁向外撇,向外撇。另外这个地方叫内角,内角这个地方有釉,颜色是虾蓝色。脚内底釉镶白,两种釉不一样。它又白又瘦。所以这个碗可以认为是永乐中后期的瓷器。苏辽容易晕,所以不适合画细线或者人物眉毛眼睛之类细微的地方。但用它来画花朵或大小不一的枝叶,有一定的特点。这个叫喜鹊爬枝,更能体现苏联材料的特点。这个颜色比较重,而且我刚才也说了,上面苏料的钴斑比那个更明显。像这幅画的喜鹊,明明叫光晕。本来画的很清楚,但是因为材料横着散,看起来有点模糊。这是苏辽的特色。原来有人说永宣与宣德不分,即永乐与宣德瓷器不分伯仲。实际上可以分吗?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分的。对比一下这两个碗就知道了。它们差不多一样大。我们有一种鉴别方法叫手拉手。手是什么意思?就拿起这两个碗,用手掂量掂量。这个碗比较重,这个碗的手比它轻。为什么它比光更重要?这是胎儿的问题。永乐时碗腹较薄,宣德时较厚。如何判断?有时候我们不会用笔写字,用嘴也说不清楚。你这样摸,会发现这个厚,那个薄。所以这两个时期的永宣瓷器还是可以区分的。刚才我说的苏联素材,可能是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的。至今我也找不到那个产地。后来因为郑和停止下西洋,这个苏联的物资来源就被切断了。明初,具有这种特征的青花瓷逐渐消失。

成化年间,一种叫做平等青的新型绿色材料出现了。平等青出现后,青花艺术呈现出另一种全新的面貌。先来对前面提到的苏尼波绿料做个总结。由于素料的特殊艺术效果,当明郑德到来时,一些人开始模仿它。后来明末,清朝,民国,一直到今天,都有人临摹。所以有人说他买了玄德的东西,姑且说是假的,被骗了。那么,如何判断这份苏联材料,也就三点。其实我刚才就说了。让我们重复一遍。首先是看这个黑点是不是天然的。这话怎么说?因为没有这种材料,那么钴斑就出不来。我该怎么办?用笔点一下,用一些黑色的材料点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指出来,会显得不自然。第二,这个黑点是深入到胎儿骨骼内部,也就是说这个黑点是在其表面还是深入到胎儿内部?第三,我介绍的侧视图有锡色吗?请注意这三点。因为后来没有这种材料了,就算再染,说实话也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大概六七年前,有人请我看点东西,拿了这么大碗。我告诉你这是假的,我说碗下写着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你有个宣德碗。”“没错,这就是玄德碗。”我说:“但是你的碗是假的。”而我更清楚的知道,这种碗是80年代景德镇仿制的。结果传来传去,成了真的,照着真卖。据说他花了大约5万元。

成化初年,据说还有一点这种苏联料。但是我真的没见过这种瓷器。成化瓷中,多数青花的艺术效果是淡雅、柔和、空灵。这种淡雅恬静的风格是后人喜欢成化瓷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时期所用的绿色材料的名称叫做平等青,也叫破塘青。这种绿色材料产于江西瑞州。产生这种等绿花艺术效果的因素很多:这种绿料含铁量较少,含锰量相对较多;发色稳定,或趋于稳定,无飘感;颜色为蓝色和青灰色;这一时期瓷器的胚是白色的,釉肥而透明,用平等青可以画出精美的图案。所以色彩淡雅柔和,给人一种空灵空灵的感觉,让人觉得这件成化瓷器有一种神秘感。这就是成化青花瓷的魅力。

我把这个东西叫做全花画碗。有人说这个碗上面的画叫秋葵,因为我对植物一窍不通,所以不敢说这是不是秋葵。我称它为花,一整朵花。它的颜色基本稳定。颜色是蓝色带一点灰色,蓝色带青灰色,密集处黑蓝色。但从来不是凹的,是平的。珐琅质湿润,胎儿洁白。想学鉴定,先看瓷片,从瓷片就能看清楚。釉色为白中带蓝,白中带蓝。用手摸摸它的表面,有些地方向上凸起,但没有凹陷的感觉。这些都属于平等青的特色。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整朵花。花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花。其他任何一个朝代,他们画的花都是没有根的,但是成化时候画的花是有根的。这就是成化时期画花的特点。所以有了这个特征,我们又找到了一个鉴定成化瓷器的证据。成化时期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官窑和民窑没有太大区别。根据这件标本的图案,以及釉色、珐琅、青花等。,是成化民窑。说实话,成化民窑比官窑更稀有。当我拿到这件瓷器的时候,我在犹豫如何确定它的年代。真的是成化瓷吗?特别是后一笔写着“大明成化年制”。它的字体潦草不规则。后来按照孙英洲先生的方法,用15倍的放大镜看地方。它的釉面布满气泡,像雾蒙蒙的云。这种现象是成化瓷独有的。出于谨慎,我又让耿老传了眼,耿老说是成化瓷。所以这块残片算是成化民窑的精品。孙英洲先生对成化瓷有精辟的评价。他认为成化瓷具有细腻纯净的胎质,白釉亮如脂,色泽柔和,笔画流畅,造型轻盈优美,外观精美。

成化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非常重要。在瓷器鉴赏中,有一句话叫“看得清东西,看得清雍正”,即对于瓷器来说,明代成化瓷最好,清代雍正瓷最好,足以证明陶瓷界对成化瓷的重视和珍惜。正因为成化瓷受到了后人的青睐,所以从嘉靖开始就有人仿制,在后世一直仿制到现在。其中最精美的仿制品是清朝雍正年间制造的。他们对元、形、釉、色、画、式等各方面都很讲究,都追求成化风格,效果相当好,几乎让人摸不着头脑。

雍正的瓷器写的是“明成化年制”,是仿制品,不能称为赝品。因为外面是粉彩,所以粉彩只有康熙才有。它的风格相当漂亮,但与真正的成化瓷相比,它的瑕疵就出来了。清末很多瓷器上都写有“明成化年制”或“成化年制”的字样。在我鉴定的过程中,经常有人说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说不是,因为上面的字很潦草,不能只看钱还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时期的瓷器没有“成化年制”的四字体,而是“大明年”或“大明年制”。

鉴定中还有一种说法是成化和弘治瓷器不分,因为这两个时期的品质没有太大区别。为什么会这样?成化皇帝名叫朱见深。他做太子的时候娶了一个叫万的妃子,比他大18岁。后来,当朱见深成为皇帝时,她没有被立为皇后,但万飞在后宫中比皇后更有权力。万飞曾经生过一个儿子,但在3岁时就去世了,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可能是出于一种嫉妒,后宫的妃子谁怀孕了,她都会让人堕胎。后来,朱见深在后宫的御书房遇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是广东一个小国的公主。国家被灭后,她被带到宫里当了宫女。结果这个宫女怀孕了。万飞没有太注意一个宫女。当万飞在她出现后知道这件事时,她命令人们用钩子把胎儿从母亲的身体里钩出来。被勾出来后,就会被打死。当时是太监保护的,宫女也是保护的。孩子五岁时,朱见深哀叹自己没有孩子。这时候太监趁机告诉他,你有个儿子。这不是我编的。我查了明朝。《明代嫔妃传》中有记载。上面说弘治皇帝头上有个地方没有头发,用钩子钩住。朱见深的儿子叫朱敏。

为什么我要讲这样一段历史?原因是:首先,万飞在后宫影响力很大,朱见深非常尊重万飞。万飞喜欢小巧精致的物品,包括瓷器。看它是花,看它的蓝白;第二,看它的战斗色,就是在轮胎上面。比如你要画一只鸟,可能只画腿和头,不画身体,然后再盖上一层釉烧。燃烧后,其他颜色会在燃烧前填满身体。目前最著名的是斗鸡碗、斗鸡杯、斗鸡坛。拍卖行里大概有一百万件这样的东西。所以当时的成化瓷器恐怕跟万飞有关系。

第二,朱民九死一生才当上皇帝,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他当了皇帝后,多多少少减轻了一些人的负担,不再强制烧瓷。这就形成了弘治接受的大部分都是成化,因为他自己没有什么创新,这也是程洪不区分成败的一个原因。

拿出一个碗。这是一只弘治时期的碗。我给它取名叫“走舞”,也是民窑。它的蓝白颜色不太稳定,很晕,尤其是嘴的内缘。颜色为灰蓝色,色调比较淡,釉色为白灰色,中间为蓝色,足内角为虾蓝色。脚的外壁上有两根弦,两根弦之间有一段距离。上弦较轻,下弦较重。碗的图片可能是八个小伙子,这张碗上可以看到四个。因为这是半碗,可能是八碗。她们都穿着长衫,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动作和谐。背景是一个比较平坦的土港,画了很多柳枝,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春游的祥和气氛。这是一幅写实的民间画。从整幅来看,纹饰线条豪放飘逸,比成化更有深度。人物从元代开始画,当时大部分人以画大人为主,宣德时期也有画小孩的,但不多。但是在成化,画男孩和年轻男子的题材更多。我刚才提到的两条线,叫做贤文。明初没有双线,或单线,或画花主要是洪武、永乐年间,宣德称帝时双弦文字开始存在。再次鉴定时注意上限很重要,就是这个东西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如果在它出现之前的东西有它出现之前的特征,那它一定是假的。这是宣德时期出现的双弦文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两条线有轻有重,上面的轻,下面的重。这个特点从宣德开始就有了,成化时很明显,弘治时不明显,以后也没有这个特点。于是我又编了一首顺口溜,叫:“宣德时有两面线,成化之规近底,上线淡下线粗,直至弘治犹可见。”成功和失败真的很难区分,但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比如成化时期的颜色是“青蓝灰”,而弘治时期的颜色比成化浅;成化时期色调为灰蓝色,弘治时期色调相对较深,弘治时期铁钴斑比成化多。刚才我们谈到了明年年中的平等青。我再说三点:第一,关于刚才提到的泡沫问题。观察气泡起源于孙老先生,但孙老指的是成化时期的瓷器,其他时期的瓷器他就不说了,我也问过耿先生,耿先生说孙老也没说别的。我也仔细观察过气泡,只有成化时期瓷器的特征特别明显,其他时期瓷器上的气泡都找不出来。所以有人问我能不能看泡泡。我只能说你自己总结。如果总结的话,我想学。反正我没总结。第二,轮胎颜色。由于烧制工艺不同,胎色也不同。一般来说,明代的胎色是肉红色,清代的胎色是青白色。当你看着太阳时,轮胎很厚,看不见,但很薄,完全看得见。明朝的东西都是肉红色,清朝的是青白色,这就是明朝瓷器和清朝瓷器的胎色区别。如果有人带一个成化瓷,比较薄的,你真的看不出来,只要往里面看,只要是青花的,都是假的。第三,关于内折的角度。内折角是底面和底壁之间的角度。这个夹角里有釉积累,就是上釉的时候积累多了,多了之后呈现出虾蓝色。明中叶以前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现在的仿制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釉和真釉有两个区别。第一,不是虾蓝而是浅绿,即使能接近虾蓝也是泛绿。二是明代虾青色的线条稍窄,后被仿得较宽。

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有弘治——朱敏只有一个皇后,他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厚照。这孩子被宠坏了。弘治死后,他成了郑德皇帝。17岁登基,34岁去世。他在16年成为皇帝。正德皇帝除了吃父母的钱,什么也不干。所以他在瓷器行业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然而,郑德的瓷器生产曾经继承了成化的遗产。青花瓷方面,郑德早期的瓷器基本和弘治瓷器差不多,但是郑德时期黑点比较多,平等青没了。这时,出现了两种新的绿色材料,一种叫惠青,另一种叫石子青。据说徽青产于西域,不知道在哪里。

郑德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新造型,如金墩、笔架、佛前五供等,都是从郑德时期开始的。在货币方面,出现了藏文和回文,回文主要是阿拉伯文。此外,抄袭前朝的东西是从郑德开始的。这里我想说说仿制品和假货的区别。模仿在学术界被称为“寄托”。郑德皇帝应该尊重他的前辈,所以他应该模仿宣德瓷器。现在仿品和假货的区别就是价格。这个碗仿成化,按市场价卖,是真的。成化价买,就委屈了。之所以这样区分,是因为瓷器不是假货,只要价格合理,就不是假货。这是我对假货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皇帝在位99年,将近一个世纪。在明瓷史上,又是一个杰出的阶段,造型多新,纹饰多。民窑的精品和官窑的基本相似,最突出的是惠庆的使用。惠卿出现在郑德时期。据记载,惠庆是进口的绿色材料。氧化锰的含量很高,但氧化铁的含量很低。回春的特点是“散而不收”,即花散,所以必须和石子青配合使用。石子青的特点是色彩“重而不艳”,不散。把宽松的和不宽松的混在一起,颜色会有点蓝紫色。但据史料记载,成分比例不同,分为上青、中青、下青三个等级。上清主要用于拌水,颜色清亮;青春用于设色时,笔路清晰。这是一种新的瓷画技法,叫“双槽填”,成化年间出现。即先画两条颜色较重的线,然后在两条线之间加一个较浅的颜色。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成化时期,由于“双沟填色”的绘画技法刚刚出现,还不成熟。那时候双沟填色和勾勒的颜色差不多,有时候不清楚。到了隆庆时期,技法和材料已经成熟,最好的画是隆庆年间的作品。指着瓷器,这件是隆庆时期的,是真正的官窑。隆庆的选料和炼制手法非常娴熟,所以绿料的图案和色彩纯净稳定,颜色为蓝紫色,色调强烈明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它充满了双槽。它的线条很流畅,轮廓线和色调很和谐,补胎也很有规律。釉色白而微青,釉层略厚,釉面细腻、光滑、平整。器足内为六字两行的“大明隆庆造”楷书,中心写笔,跌宕起伏,结构庄重严谨。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指着瓷器,这是永乐年间的。足内釉白,质量远不如体。明代中期,其底釉与器身釉完全一致。中后期,其底釉的光滑度和亮度均优于器皿本身,不仅官窑如此,民窑的精品也是如此。

我今天介绍的都是比较微妙的地方。鉴定需要由点及面的突破,一个小地方就能体现对错。现在的模仿再好,在某些点上肯定和当时不一样。从底釉来看,不管有没有字,我绝对不会在和坯体一样的情况下放在明朝中后期。如果底釉比坯体釉好,那就不可能放在明朝中期,只能考虑是明朝中后期。到了万历,惠庆还在用,色调和以前差不多,其他方面不好。所谓明朝的衰落始于万历,整个社会瓷器生产的衰落也随之而来,复兴之源也在此时逐渐消失。所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中期,瓷器质量越来越差,到了后期,大部分瓷器都不起眼了。

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两种绿色材料。一个叫珍珠料,一个叫浙料,都是国产的。珍珠产于云南,浙江产于浙江。竹明料出现在元代,一直沿用到现代。这两种材料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钴锰含量高,铁含量低,发色稳定。

浙江料的颜色是青中带红,绿中带紫,这是两种料的区别。明天开盘期间主要用浙材和珍珠材。这时候把蓝白料分成几个色阶,就是把蓝白料分成底纹。“双沟填色”刚出现时,只能分出两种颜色,到了天启,五种颜色可以称为五彩青花。因为色彩层次更多,画面表现力更强。指着一件瓷器,这叫“龙凤程响碗”。青花颜色为灰蓝色,以黑蓝色为主,部分模糊。它的灰蓝色带一点红色,釉面青白色,外面画着龙凤,里面画着羊,是现在商代的“吉祥”,所以我把这个碗叫做“龙凤程响碗”。釉面一直到康熙二十年都是蓝色的,在此之前瓷器的白处都是蓝色的。康熙十年,釉白。如果我给你带来阿明王朝的瓷器,你不要相信我,这些瓷器都是白色的。他拿出另一件瓷器,是一个钓鱼画碗。它的画风很好。其青花为五彩蓝白,图为远方。康熙之前的图基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