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李白作品谈人生、艺术、理想。
一,诗歌的特点
1,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李白自诩为不谙世事的才子,自诩“奋其智,使寰区大,海郡清”的功绩,一生始终追求救国救民、稳定国家的理想。他把自己和大鹏、天马、熊健相提并论:“大鹏一日风起,直摇万里。如果风停了,它仍然可以扬走汹涌的水。”(《李尚咏》)。
2.鄙视强者,追求自由。
他觉得依靠自己的才能,可以“出门与诸侯为友,落荒而逃鸟窝远眺”(《送燕子园演隐仙城山序》)。他对那些凭借家族关系享有高位高薪的权贵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一种高傲不屈的性格。他鄙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意阿谀奉承,不屑与习俗共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的理想幻灭,他被封建伦理等级制度的枷锁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所以他采取了一种狂野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枷锁,争取自由。表现方式就是狂饮狂唱,求仙,学道。然而酒不能解忧,神仙更空灵。因此,他“终其一生游名山”(《庐山谣》),把美丽的大自然赞美为理想的寄托和自由的化身。峨眉山、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在他的作品中是雄伟的,充满了云雾和溪流;他笔下奔腾的黄河,汹涌的长江,卷走了一切。它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打破羁绊的强烈愿望。
3.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也是其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大喜,穷兵黩武,揭露不是人,导致人民的士兵白白牺牲。因为玄宗的傲慢,宦官的权力炙手可热...通过对政纲的分析和在幽燕的田野观察,李白对诗人是敏感的,他和杜甫是当时最早揭示灾难的诗人。“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得到升华,摆脱了利用藏源的矛盾。他的叛逆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富有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4、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他既有崇高的一面,也有庸俗卑微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有在山中,在仙境,在醉生梦死的故乡才能找到。因此,他在《入酒》、《江上吟》、《襄阳之歌》等诗歌中,流露出如梦似幻、及时行乐、事事和谐、逃避现实等消极颓废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刚正不阿的文人中也具有代表性。
第二,艺术成就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材料摄取、体裁选择、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李白在诗歌中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此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以瑰丽的形象表现自己,在诗歌中不加掩饰、不加克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对于权力,他“捧一朵菊花,撩拨两千石”(两首《醉后送崔时宇》之一);看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他“心碎如雨”。在国破民亡的时候,他“渡江誓流水,志在清剿中原。拔剑撞前柱,悲歌难复”(《南本蜀怀》),如此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相爱,一杯接一杯。”我醉了想睡,明朝有意抱琴(《山居恋人》),好天真好直白。总之,他的诗生动地表现了他不羁的性格和不羁的形象。
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浪漫风格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和才情的因素外,李白诗歌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其风格豪放飘逸的重要原因。善于依靠想象,主观再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想象,有的甚至通篇使用了多种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幻境都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用想象超越时空,把现实与梦境、仙境交织在一起,把自然与人类社会交织在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作品中的意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他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是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之一,就是巧妙地将拟人与比喻相结合,与物移情,以物比人。
李白诗歌中另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是抓住事物的某一特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和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是那样的自然,不露痕迹;如此大胆真实可信,起到了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将大胆夸张与鲜明对比相结合,通过增加艺术对比来增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律诗和绝句。七言歌篇幅长、容量大、形式自由,适合表达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表现诗人奔放的才华,而李白的七言歌则采用大开大合、跳跃摇摆的结构。一首诗的开头往往是突兀的,如突如其来的汹涌澎湃,而诗的中间意象却是突变的,往往省略了过渡的关怀,仿佛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在情感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能代表其诗歌清新明快的风格。比如《早作白帝城》、《去扬州途中送别孟浩然》之美,就在于“只看前景和口头语言,却有弦外之音和洋味,使人敬而远之。”(论于)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小节、接近散文,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自然美中。这与他对自然美的自觉追求有关。他继承了陈子昂的文学思想,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己任。他曾说,“自梁晨起,颜博极瘦,沈秀文仍讲究气质,必复古,不是我而是谁?”(白萌《高仪》)他提倡“清真”,讽刺“雕虫小技失天真”的丑姑娘,学邯郸学步。他诗歌语言的自然之美,是他对民歌认真研究的结果,也是他对流行特征理解的结果,清晰如词,通俗生动。
第三,别人的评价
杜甫评价他的诗,说“笔落震风雨,诗成泣鬼神”(《送李十二白二十韵》),称赞他“诗无敌,飘于空中,思异群;清新开放,君意宝从军。”汉:“杜丽的文章写得如火如荼。”(“调整张继”)。唐代李白的诗词歌赋、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称为“三绝”。曾巩称赞李“像一条长河,浩浩荡荡,万里无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