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约1000字。

《红楼梦》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比丰富的艺术内涵,都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用他一生的血泪写成的。脂砚斋曰:“除夕夜,书未毕,秦含泪而死。”曹雪芹也说:“纸上满是荒唐事,一对伤心泪。窦云作者蠢,谁能解味!”(《红楼梦》第一回)显然,《红楼梦》的主题包含着深刻的含义,绝不是简单可解的。

《红楼梦》写了多少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奇统计有448人。

民国初年,蓝尚行白编《红楼梦人物传》,收了721人,各有不同的传记,书中还收了23个古代帝王,115个古人,18个后妃,22个女子,24个仙女,47个神佛,13个故事人物,* * 262人,各略。* *一共接待了983人。

虽然《红楼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诗意的艺术情境甚至复杂的思想意义,其文化审美价值也确实高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但它仍然是一部小说,是一般文人可以随意谈论的对象。胡适开创的新红楼梦,对一切与小说有关的东西都要进行历史考证,而曹家真、前八十回、后四十回、胖评等题目都是相当专业的题目,不是任何一个学者都能轻易接触到的。新红学提升了红学的地位和水平,但也使红学越来越精英化。无论如何,《红楼梦》只是一门专业学术,讲起来容易,研究起来不容易。然而,49年后的今天,《红楼梦》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一度出现了很多业余红学家和“工农兵红学家”。

《红楼梦》与20世纪之间的“和”不是一般的连词,因为《红楼梦》不是一般的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评论,而是在20世纪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建构的“学”。19世纪不仅不存在《红楼梦》,21世纪的《红楼梦》研究也不会是20世纪的《红楼梦》。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20世纪的开端。80年来,对五四的解读,让其原本的多声部歧义和微妙的隐蔽越来越清晰。但无论如何,“科学”和“民主”作为五四运动的公共旗帜和实践主题,至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当然,两个主题的命运是不同的。简单来说,科学已经大踏步前进,民主仍需努力。民主的曲折,无疑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压倒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