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是什么?

历代保健专家和医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保健原则,其保健方法在顺应、滋补自然、动形、宁心、温补元、理气、药饵、食补等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许多各有侧重、自成体系的学术流派。这些养生流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筑了传统养生的文化宝库。中医养生九大流派是什么?中医养生的七大基本原则是什么?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中医养生的九大流派是什么?

一、食补派:饮食有药膳节。

食补派提倡食补、食补、食疗。通过研究食物的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

《内经》对食物和营养的概念记载较早:“蔬果皆食”。并意识到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民以水谷为基,所以人若拒水谷,必亡。”说明饮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孙思邈奠定了中国食物营养学的基础,提出了“生存之本是食物”;“药强体壮,犹似兵”;“如果能吃到缓解病情的食物,可以说是个好工人。”这一思想对后世食疗学派的医家和保健工作者影响很大。

孙思邈的弟子孟娥是世界食疗的鼻祖。他的《食疗本草》是中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药补不如食补”、“药三分毒”。孟娥主张“祛邪药,养食补”。强调食疗,既能避免药物偏差,又能维护健康。陈仕良在南唐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撰写了《食用本草》。接着,胡思慧的《饮酒饮食》、家明的《饮食指导》、王世雄的《生活有情趣》等饮食著作,丰富了饮食学派的内容,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料。

食疗学派历代医家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强调饮食保健要以五味为基础,根据季节,忌口,洁身,忌厚味,以保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养性学派:培养道德调节精神。

西汉以后,儒家学者将孔孟学说中的道德修养和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方法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养性学派。这个学派强调心理调节,主张饮食调节,重视个人护理,为历代养生、医家所遵循。

孔子最早提出了“仁者长寿”、“大德者致其寿”的观点,并提出了君子的三戒:“少年之时,血气不定,宜慎之;它也坚强,有血性,它在战斗;也是老了,血气下降,靠节欲得(《论语·季氏》)。”孟子提出要“修吾浩然之气”,“修吾心而不擅情欲”(《孟子》)。都强调养生保健,养心调神降欲的重要性。

董仲舒把养生和中庸结合起来,强调益气和中:“循天道养其身,中年之人能以中和养其身,则长寿”(《春秋范路》)。《苏文论古天真》云:“无所淡泊,真气随之,灵藏于内,病常安。就是因为清闲,欲望少,所以每年都能百岁。”

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在《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治未病之义也”。可见,滋补的目的是祛病延年。所以后世所有重视道德修养的养生医家,都推崇孔孟孙思邈,自成一派。随后,在程颐、朱、陆九渊和等人的补充下,儒家养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三、药饵派:药生轻健康。

药饵学派的养生思想萌芽于《山海经》,受到《神农本草经》的启发。该学派认为,药物保健应采用立方平和、因体选药、重在脾肾、因时养药、按需调养人等合理的辩证原则,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理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治病养生的药物理论和用药经验。宋金元时期,药物保健理论有了重要发展。如著名医学家陈至、邹璇明确指出,老年人的药物保健要注重培养第一、第二的基础,观察他们书中常用的产品,如地黄、枸杞、核桃仁、何首乌等。,均为补肾益精、健脾理气的药物,为后世抗衰老长寿方剂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明代进入药饵学派养生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以赵先科、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主张用温补之药补实火。李时珍推崇詹姆斯的脾胃学说,其著作《本草纲目》尖锐批判了以石长生不老的谬论,推崇动植物药养生,强调动植物药的养生作用,如芡实《其功胜于乳石》;而鹿则是“纯阳长命之物,能通督脉,以草为食,故其肉有益无害。”清代养生专家继承了药饵养生的经验。例如,徐大椿强调对待体质的起伏,阴阳的盛衰,选择平和纯净的产品和“略有补助”的原则。

四、动感派:动养形还不错。

动力派是主张适度运动的健康派。动身养生思想始于《吕氏春秋》,汉唐时期形成学派,后世不断创新发展。动力学派认为,人体的动静盛衰与精、气、神的盛衰有关。身体运动导致脾胃健康运动,精气循环,生命力旺盛持久。

它始于庄子,以动态修炼的形式出现。老庄认为静能延年益寿,但田单道家的养生方法是静中有动,以达到活络气血、调节阴阳的目的。后世的气功起源于老子和庄子。苏文《古天真论》中“法在阴阳,和在招数”的论述,是对养生基本原理的总结,指导是“和在招数”的养生方法之一。

张仲景进一步阐述了指导在养生防病中的意义,指出“只觉四肢重滞,即指导呼吸吞咽,不应堵塞九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证先》)。华佗的健康是众所周知的,“百岁依旧精气神十足”(《后汉书·华佗传》)。他创立的“五兽戏”把入门向前推了一步,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态养生的原理。孙思邈在《钱进坊》中说:“养生之道,常在于勤”;如果你想努力工作,就不要过度。然后是宋代创立的“八段锦”,明清时期盛行于太极拳,以及近年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如体育、舞蹈、体操等,都是对我国古代健身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五、培元派:修元戒欲,固本培元。

培元派强调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要注重元气的培养和补充,认为元气是先天的,后天五脏若充盈平和,则精进滋养。所以,珍惜和保护袁,就是要通过滋养五脏,调戏,避免过劳损伤,来保护元气,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元气旺者长寿,元气滞者亡(医学概论,瓣膜)”。历代医家强调惜元保精,重视元气与寿命的关系。《内经》指出:“念无止境,不能为所欲为,外耽淫欲,内进太弱之人,生于肝,使于内(《苏文·魏论》)如果你想健康长寿,你应该从小心生活和节俭开始。后世医家多从《内经》主旨主张节欲养元。葛洪把保元作为长寿的养生法则:“要想长生不老,必须得之。最重要的是保存精华(《抱朴子》内篇)。”滋养元气是延缓衰老的基础。明代祁门名医张培元固本培元,扶正防邪,发明了“魏莹齐一”理论,使朱丹溪的滋阴和高力的补气在理论和治疗上统一起来。《狮山医案》中人参、气既补阳又补阴的观点,补充和拓展了补元气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徐春福还强调治疗疾病时必须照顾脾胃的元气,并撰写了《古今医疗制度全集》等。,并提出“治病不查脾胃虚实是不够的。”此外,谨慎用药也是保护元气的重要方面。张景岳提出“有病用药,必自苦;无病用药,则患之(《净月全书》)。龚廷贤提出了“珍爱生命”的三字箴言,指出了生命与衰老的关系,并撰写了《寿世保元》。

六、适应派:顺应自然,养生。

适应学派是主张顺应四季自然规律变化的学派。适应派认为,只有积极掌握外在变化规律,防御外邪入侵,才能养生防病,延年益寿。

老庄最早提出了“师法自然”的理论和方法。《灵枢本身》指出:“智者之养生,必宜四时,若如此,则避邪而长寿。”说明了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重要性。朱丹溪还指出:“善于爱护自己的财宝以保护天空的人(《格致玉论》)所以养老的方法一定要根据天道和四季的变化来照顾。此外,丘处机精通医术,擅长养生。他的养生专著《论养生之要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四季的精神调理、起居调节、饮食保健。

万全也认为宇宙阴阳和谐是平的,阴阳不平衡就是不和谐。“比如春天要冷暖,夏天要冷热,秋天要冷暖,冬天要冷暖。”“凡寒暑天气,大风大雾,应避之,不可恃其力而不惧(《养生四要》)。他们都主张日常生活的规律要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以保持与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和谐统一。

七、温补学派:温补阳气,补脾土。

温补学派的养生思想源于《内经》,其确立的防病治病原则为历代医家所采纳。该学派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阐述了脾肾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养生防病要从“先天的生命与火”和“后天的脾胃”两方面入手。

温补学派主张以天地之理防治疾病,是以善用温补之法为特色的医学流派。《内经》提出“其实是泻,虚是补(《苏文三补九候论》);“饱者必泻,亏者饮药以补之(灵枢脉度)”;“形不足则以气温之,精不足则以味补之(《苏文阴阳应似大论》)”;“劳动得不到补偿的人是温暖的,失去的人是温暖的”(《苏文至真大论》)。这些温补祛病养生的原理,被后世医家所发挥。李东垣《脾胃论》卷一《脾胃虚损论》说:“胃气虚弱,饮食加倍,则脾胃之气受伤,元气不充,而致病也。“认为脾胃功能正常,元气充沛,脏腑组织健康,身体健康。

明代薛基主张脾肾并重,以脾胃为主。赵先科主张肾能杀水火之说,因为“命门之无形之火在两肾之有形(《内经·十二官论》),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补肾杀火。孙一奎认为,肾之间的动力之气是生生不息的根本,三焦之火是元气之差,所以温补阳气非常重要。清代叶也认为“脾胃为病,最详”,提出“补肾不如健脾”,并在“温补脾胃”的治法基础上,增加了“养胃阴”的治法。

八、静心派:静以养心无欲则安。

沈菁学派是以长生不老为宗旨的静态养生学派,指导思想是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平和无欲,崇尚温柔,导调气机,形神兼备。

沈菁学派主张养生应以静之精神为基础,静中有动。老庄道家“根深蒂固,长命百岁,高瞻远瞩”的思想,对静学派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们崇尚自然,要求回归自然,顺应自然,以静为主。老子的《道德经》说,“淡泊自得,便是长生不老药。”指出心灵要清静闲适,不可有过分的欲望,这样心灵才能健全,精气才能藏于内,寿命才能延长。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阐述了静以养心、养精的道理。“静即无为,导致鱼雨,鱼雨不能处理后顾之忧,长命百岁”(《庄子·天》)。后来《内经》的“淡泊虚无,顺真气,藏神于内”等休息原则,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中医养生学派始于道家分流。许多信奉老庄思想的学者,一方面大力提倡疏导、呼吸等养生方法,另一方面又从防病强身的实际出发,对老庄的养生思想进行整理和完善。如嵇康的《养生论》指出:“智和,性和。”认为物欲是一件严肃的养生之事,从而提出了“保持其和谐”。之后《万全养生四要》第一栏为养生第一要义,强调“欲不可纵,纵欲可谓知养生”(养生四要,欲不足先)。他的《养生四要:慎之又慎》也强调“所以,心若常静,则神必安,神若安,则神七安。这样,你就会长寿而死。”所以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精神的修养,有“精神之修养太高,其次才是形之修养”之说。

九、调气派:调气养命。

理气养生的思想开始萌芽于《管子》,其学派形成于汉唐,发展于后世。调气派认为,气的不断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长寿的关键。

最早提倡调气养生的管仲,主张调内气,使之聚在一起就好了。《管子》云:“精者,精也。气道即命,命即思,思即知,知即止。”指出气是人体生成和生命活动的基础。《内经》指出:“真怒者,受天道影响,亦有谷气充盈。”说明真气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孙思邈在《钱进方》中对理气作了专门论述,引用彭祖“理气需多年”的话来说明理气可以延年益寿,并记载了彭祖的“和神导气法”。

刘注重维护气和精,特别是元气,在养生方法上主张益气理气。健康专家也认为,调气是暴怒最忌讳的。曹廷栋举例说,“人借气补身,所以平日在乎保养好。最忌讳的就是愤怒。生气的时候会生气但不顺畅,会窒息,会难受,会伤害我,足以伤害我的身体。老人虽然会生气,但一想到事情和自己的身体,一转念就能释怀。”指出愤怒导致气机失调,损伤身体。

中医养生的七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1,调理阴阳,调和阴阳,保守阴阳秘密,能使人体筋脉通畅,骨髓坚挺,气血通畅,内外协调,邪气不侵,耳聪目明。

2.与脏腑和谐,就是五脏功能相对稳定、协调。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功能的综合反映,养生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

3、经络,就是让人体的经络畅通无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因为经络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穿上下,连接五脏六腑,直达肌肤肌肉。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使人体的气血得以循环,从而使脏腑相通,阴相通,内外相通。如果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会受阻,就会发生疾病。

4、护阴精,精与神之间,精是生命之本,因为“精则气盛,气则神盛”,精气不足,则虚弱无力,脏腑功能失调,诸邪易侵。

5.重新培养精神。《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灵者昌,失灵者亡。”中医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掌控着本质,是生命的根本。在人生的过程中,神容易动,容易耗,难在静,难在内。所以历代很多人都提倡静心安神来强身防病,抵御元老。

6.晴天时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来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7.调气,《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皆由气生”的论点。这里的气指的是气,即气以四种形态上下运动。气的病理变化与全身的病理变化有关。要维持好的生活,一定要注意观察体内的气运行是否正常。该涨就涨,该出就出,想进就进。我们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