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人如何教斧”的构成
“鲁班前教斧”的原意是在行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技术。
对于这个成语的理解,人们往往会想到狂妄自大的人。
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班门弄斧”也不全是坏事。
一般来说,敢在课堂上耍花招的人,不自信也可能有创新。为什么这么说?
试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不自信,怎么敢去找专家出丑?
正因为他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所以他敢于在专家面前展示他的技能。
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专家的指导,才能获得更多的进步机会。
但这种自信绝不是盲目的,它需要你自身力量的支撑。
蜉蝣摇树般的风格是绝对不可取的。
姚明是中国长城的柱石,也是当今NBA的统治者之一。
但对于NBA里的球星来说,2002年初进入NBA的姚明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人。
在那些身经百战的“老爷爷”面前,他敢于“使斧”,所以他成为了今天火箭的“姚核”。
同样,除了自信,还有一种可能让他们敢于在“阶层门”面前耍花招,那就是他们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世俗观念。
当代社会讲究发展,如果沉溺于世俗规则,会让社会止步不前。
所以我们需要创新。那些所谓的“班门弄斧”所能达到的,不过是一些陈旧的规则,他们不会改变自己推崇的规则。
当人们开发新的技术和事物时,他们会有更多的手段和简单的方法来做一些以前所谓的困难的事情。
对于这种事情,后起之秀只能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毕竟多年的历练让板门的人有足够的实力脱颖而出。
军营里,多少战士风餐露宿,埋头苦干,练就了铁一般的铮铮铁骨。
“硬汉六连”以过硬的军风著称。
但今天的连长是个书生。这是为什么呢?
他在发扬硬骨头精神的基础上,依靠勇于创新和科技强兵的春风,用高科技武装头脑挥舞着最新的“斧子”,在“班门弄斧”面前打了一斧,使六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超越了那些“英雄”。
我们需要在自信和创新中发展。为了成功,为什么不“教别人怎么教别人怎么做事”?
这就是我提倡“班门弄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