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思路写好论文?
中学学的,文章体裁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讲的是一个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也可以加入一些作者的感受。议论文是关于一些问题的论证和证明论点正确性的验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所以,这两个流派很不一样。还有一种体裁接近议论文,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只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或现象的看法或印象。虽然有观点,但并不刻意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类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这篇文章属于这类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要有观点。一般来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么做”和“为什么”。“怎么做”的文章中最好有“为什么要做”的内容。
有些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尤其是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结论性文章,只说怎么做的,很少说为什么做。原因可能是这个文笔很流畅,因为作品是他(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晰,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说清楚。这样的文章不够深入。这几年软件被大家关注,但是大部分关于软件的文章都属于这种情况。另外,软件里有很多线索,要说清楚,不分厚薄,涵盖一切,篇幅也不短,有点混乱。
科学论文既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手册。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很重要。但是不同领域的错误差别很大,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有五点应该注意:
(1)要创新,至少要创新。有没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就业最重要的出发点,尤其是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雇佣他们。可以说,创新有两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工科论文中,原始创新很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的方法和算法,或者用别人没用过的方式分析一个问题,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解释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关于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像道路提取方法的论文。方法本身没有错,但是有两个结论是有问题的。首先,用hermit样条拟合提取的不连续路标,得到连续路标。其实普通的三次样条或者多项式拟合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hermit样条更适合表达图像上弯曲的道路标线,但没有数据说明为什么其他拟合曲线不适合。这样,虽然别人没有在道路提取中使用过隐士样条,但本文的新颖性也就没有了。
论文的写作一定要突出重点。有一篇关于机器人灵巧手的文章。项目本身做的不错,但是这篇文章涵盖了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取控制,各个部分都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把重点放在尺寸有限的灵巧手的驱动上就好很多了。还有一篇关于tele-technology的文章,先讲微单相机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所以这篇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把重点放在视觉系统小型化所解决的问题上,恐怕能写点什么。
(3)论文内容应真实正确。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作弊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人家看到假的,这篇文章肯定不会用。有一篇关于控制算法的文章,是模拟算法的。仿真中使用的关节角度函数为q=0.1sin(3πt),周期明显为(2/3)s,但仿真曲线的周期为2.8s,最大角速度小很多。这个结果至少让人怀疑作者没有真正做过模拟。
(4)关于综合篇。总结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某一特定课题前人做了哪些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最重要的是指出了这个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一篇全面的文章其实很难,需要大量的信息。而且要分析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构建战略地位。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的论文就写总结。
⑸关于文中的公式。科学论文中一般都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正确很重要,但没必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些文章虽然写了公式,但如果不注意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解释和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有用的。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以三块人工肌肉为执行机构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其数学模型。前面写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列出了力平衡方程。然后说把前者和后者结合起来得到一个非线性状态方程,把它作为一个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与机构和肌肉参数有关。作者只是没有写出系数和参数之间的关系,让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便如此,这样的模型也只是一个通用公式,毫无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题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相关。这一点经常被忽视。有的标题太大;有些太局限了。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的运动学研究》,是作者在开发服务机器人时对一个七自由度手臂的运动学分析。“人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题目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既有学术意义,又是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研究》,讲的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这篇论文的题目太大了。而且如果题目中明确提到登月机器人,需要有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沙尘环境的实验,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二硫化钼基固体润滑膜的制备方法及特性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免了目前还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一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有一篇博士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走路是静态的吗?当然不是。甚至原地踏步也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不是笑话吗?
三。摘要
它是文章内容的总结。应该简明扼要,只需要说明写论文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在一篇写得很差的摘要中,经常会有一些无用的词。比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个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等等都没用。
四。介绍
引言的作用是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介绍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些人写关于机器人的文章。起初,捷克作家写的一部戏剧中的一个机器人奴隶名叫罗贝塔。第一个工业机器人是1950年美国造的,绕了太多圈子,有点“一个字必须叫希腊”。
许多论文有必要在引言中简要描述一下前人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对以前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不能断章取义,刻意歪曲他人的意思,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更不可取。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总结应尽量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果没有必要,就不应该再有这样的段落。
文献的引用应该是正确的。你的文章引用了一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的时候不注意正确性,可能会传下去。一篇关于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遥操作在相距7000km的两个地方进行,从操作端到执行端反馈信息只用了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无线电波直线传播,也至少需要46.67 ms,后来发现作者引用时出错。如果文章发表,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和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会被再次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网络上的文献和新闻。在线文档的可信度更好;由于种种原因,新闻的可靠性不高。我们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种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报道过。因为有些内容不方便公开,所以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消息传到网上,变成了“中国成功研制出遥控装甲车”,“蚂蚁”变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消息。
很多论文也在引言中说明文章的结构。虽然字数不多,但也没必要。对于论文而言,由于篇幅较大,在引言中说明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合适的。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不是必须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实验验证
本文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叫仿真实验,但是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可以成为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总是被实验所证实。那些被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是不需要验证的。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实验只需要表明所用方法解决了问题。
方法(尤其是算法)的验证,很多论文都没有做好。所谓有效,应该是解决问题比其他方法更快或更简单,或者计算复杂度低,或者计算速度更高,或者占用内存小。要说明效果,第一,要有对比,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为了说明问题而特别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非常重要。要解释某个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孤立它。
我已经连续复习了四篇关于组建机器人仿真团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事内容,写得都不错。文章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统筹协调,不赘述。而且团队两次参加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模拟小组赛,都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也就是说,团队建设时代采取的技术措施依然有效。但这四篇文章都是用比赛的分数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是不恰当的。因为足球比赛的结果只是一个排名,只能说明参赛队伍的相对实力。如果对手实力太低,即使夺冠,也不能有效说明自己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就像上面说的,一个团队能不能赢,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个人技术,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通常不清楚哪个因素在实现更好的结果中起了作用。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作者用相同的比赛成绩来说明不同技术措施的作用,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在有或没有文中措施的情况下,同一个对手被打了两次,游戏的结果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个措施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论文无法用严格的理论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无法做实验,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文章中只能给出很少的模拟例子,但是在做模拟时要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举例,因为一两个例子的模拟结果所说明的结论很可能会被另一个例子推翻。有一篇论文试图在已知相互距离的几个点之间找到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篇幅很长,用的方法绕了很多圈。方法是对的,但是没有被证明。最后,用一个实例进行了仿真。我在审稿的时候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和论文法得出的结果一致。这样看来,本文提出的方法虽然好,但根本没有意义。
不及物动词结论
结论问题不多,但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和“粘贴”的便利,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文字被复制到结论中,我们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了什么,所以结论是枯燥的。但是,偶尔也会在结论中突然冒出文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很少,一些论文的结论推翻了文章中的部分或全部讨论。
七、正文
以前用钢笔写字,经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意思是一手好字会给你增光添彩,让你看着舒服。现在纸上的字是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所以文章是否通顺就很突出了,变成了“人脸”。俗话说“文如其人”,一篇文章写的问题太多,作者就不会给人好印象。
手稿中,用词和标点方面的突出问题是;
(1)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和意思都不连贯。
(2)意思重复,用词啰嗦,代词用得不好。
⑶“儿”、“理”、“然”、“气”等虚构词语用得别扭。
(4)技术术语或造词术语使用不当是论文的硬道理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术语有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应首先使用标准认可的术语,以便与他人语言一致。论文中不应该使用常用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经被更多人使用过。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每个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论文中创造一个新的术语,你必须把它说清楚,并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在一篇论文中对“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质疑。表面上看,“跟踪控制”还是有道理的。仔细想想,能和“控制”联系在一起的词只有两种。一类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另一类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什么是“轨迹跟踪控制”?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就是控制运动轨迹的效果。因此,“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是站不住脚的。还有,学术文章中不要使用“计算机”、“光盘”等商业和港台化的术语。
⑸乱用标点符号。最多的错误是句号,或者长句,或者不当的断句。最难的错误是问号和感叹号。
近年来,有一个非常时髦且被过度使用的词“基于”。有时候打开一本杂志,有两三篇文章标题里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这个词翻译的不错。“基于规则的系统”听起来比早期翻译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和“基于规则的系统”更好。问题是以一种必要而恰当的方式使用“基于”。不一定要用,所以不一定要用它来追求皱纹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基于X”,那么X应该是一个可以作为依据的真实的东西。一篇文章用的是“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另一个不恰当的词是“智能”,一些完全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戴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写作的问题并不难。只要作者写完文章看一两遍,就能发现大部分的文字问题。但如果作者在口头表达上有不规范和刻板的地方,这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八、英文版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用英语写论文肯定会造成一些问题。大多数人没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先写中文稿,再翻译成英文,这样至少可以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义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件中最常见的用词问题有:
⑴按照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很少看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洋泾浜”,但是硬翻译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翻译成“坦克装”。事实上,“车辆”一词的意思是车载的。
(2)介词使用不当,多用“of”和“to”,少用其他介词。
(3)代词“this”和“that”用得多,“it”用得少,后者只是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4)句式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来造句。
5.不要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所以要优先使用及物动词造句,而不是使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造句。
冠词“a”和“The”使用不当,尤其是定冠词“the”容易被遗忘。
(7)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主谓的人称搭配。
⑻:论文中使用的词语应该更加正式,尽量少用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例如,“得到”在口语中是“获得”的意思,但“客观”最好用在论文中。
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使英文稿件具有“中国特色”。一篇稿子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最后,他分析了所提出方法的缺点,并表示这些缺点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克服。外国人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他们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一些文章的引言中,作者坚持在“教授”后面加一个“博士生导师”,所以外国人分不清不是博士生导师的教授长什么样。
九。文件的签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作者。这既是对他劳动的尊重,也是对文章的负责。
很多文章都是研究生写的,后面还有导师的名字,无可非议。但是从一些文章来看,很明显导师在提交之前并没有看过。甚至有些文章发表了,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即使导师在写之前参与了评论,写完之后也没有看,这就是导师没有承担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导师的名义投稿,从好的方面看是对导师的尊重,从坏的方面看有“举旗为虎皮”之嫌。
最近论文署名越来越多,甚至一篇短文都有五六个名字。这种情况在一个项目的总结文章中比较常见。诚然,在研究过程中很难区分项目参与者的想法,但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写论文也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签字时多写人家礼品或者根本没参加过工作的领导名字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
X.如何面对同行评议的意见
一般来说,投递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审核,英文稿件也有文字审核。这种审查通常由期刊或杂志编辑部聘请的同领域专家进行。编辑部的职责是统一论文格式,审核文字,处理同行评议意见。审稿人的职责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一般应包括提高稿件质量的修改建议。
作者首先要高度重视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考虑自己为什么提出这些建议。毕竟,评论者的观点来自于一个旁观者。正所谓“旁观者清”,他的观点总有几分道理。有些作者认为审稿人没有理解自己的文章(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没有认真考虑他的意见,这是错误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不理解,作者也要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别人不理解。否则出版后他怎么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也要分析同行评议意见。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都是同领域的专家,但审稿人可能对文章作者研究的某个具体课题并不熟悉,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你不必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为一份期刊评论了一篇关于刚毛状表面减阻效果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疑问,要求修改后再审。作者态度很谦虚,承认所有问题都有道理,并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实验的问题,作者有点敷衍,用另一种不同于初稿的曲线形式展示实验结果,这显然是从之前的实验结果中得不到的。我有更大的疑问,建议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作者换了一种方式,漏洞更多。后来,这份手稿再也没有出现过。
许多编辑部采用双盲制进行同行评议,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了文字上,有些编辑部甚至只把审稿人的一些意见转述给作者。这种交流往往不够,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学习,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些杂志的编辑部好像不审稿。你一发稿,就写要在某期发表,要发版面费。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远离。
说到标题,这篇文章的标题太大了,但这篇文章只是一篇随笔。用这样的标题是为了追求一个吸引眼球的效果,并不代表你关注了本文提到的这些就能写出一篇好论文。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论文就像一棵树,内容就是它的主干和枝干。标题、介绍、实验、文字等。本文所描述的可能被视为一些树叶,而这棵树植根于真正的天赋和实践学习的沃土。想写好论文,努力学习,增长见识是关键。这张纸是用心血浇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