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伟大的经济学家?
在中国,大约有6000人被称为“经济学家”。然而,只有大约65,438+000名经济学家能够在主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和财经媒体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仍处于边缘状态,全球主流媒体对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关注不多。根据《华尔街电讯报》对全球知名大学279位经济学教授(包括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书面调查,除了名单上的10位经济学家外,中国有39位教授被评为具有学术水准。刘大中(1914-1975)、蒋硕杰(1918-1996)、杨小凯(1948-2004)等人去世,邹至庄。
华尔街电信董事会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指出,“判断一个经济学家是否合格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对经济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创意?有很多人有一流的经济教育背景,但他们没有创新思维,这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蒙代尔说,中国有很多著名大学的经济系,但没有一个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系中名列前茅,无法与麻省理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伦敦经济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相提并论,这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学是一门很专业很严肃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长期研究才能出成果。”
华尔街日报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学术影响力(70%)、经济影响力(25%)和社会影响力(5%)。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考生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和话语可信度。《华尔街电讯》主编丁海森表示,“与第一次评选相比,学术影响力的权重从60%提高到了70%,未来这个权重还会继续提高。美国有终身制的中国经济学教授有几百位,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比如计量经济学的白居山、洪永淼;、许在转轨经济学;货币经济学中的石寿勇;、陈志武、王江、周都是金融领域的世界级学者。”
2005年底,著名学者丁学良质疑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水准,他说:“中国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中国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没有资格在世界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做研究生。”根据《华尔街电讯报》的分析,中国的经济学有三种以上:一是经济学正教授多;二是经济学教授教的研究生太多;第三,有很多经济学博士。在美国读研的人都知道,美国的正教授很少,副教授往往是系里的研究骨干。比如钱颖一,1990年开始在斯坦福任教,90年代中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过渡经济学学者之一,但他1999年离开斯坦福时还只是助理教授。
《华尔街电讯报》对经济学家的评价旨在纠正经济学家被妖魔化的形象,肯定他们对经济改革的贡献,倡导社会(包括经济学家)停止对经济学家的人身攻击和谩骂,回归理性科学的辩论和讨论。Wswire.com是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金融新闻和商业媒体机构,将读者定位为金融专业人士、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媒体精英,为他们提供独特的综合金融信息平台,集金融解读、金融工具、商业信息、信用评级等产品于一体。据悉,《华尔街电讯报》还将于近期推出2006年中国500位经济学家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