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
从历史上看,在陶渊明之前,以民歌的形式出现,以田园为背景表达某种情怀的农事诗屈指可数。如《诗经》十亩之间、七月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桑葚闲,行子犹乐。十亩之外,桑在泄,行而子亡。”《七月》第二回:“七月火满,九月赐衣,春日照,有阿明苍耕。女人捧着篮子跟在后面,乞求软桑。春天来了,齐琦被收养了。女人心里难过,差点带着儿子回家。他们描写的乡村风光,朴实无华。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是人们活动的陪衬和背景。作者的意图不是展示它们的自然美。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质朴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的日常生活,通过朴实的语言坦率自然地表达出来,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和土地的热爱真的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如《归园》第一部写道:“方宅十余亩,茅草屋八九间,柳阴后檐。李涛罗塘前,“任远村伊一市场暖烟”。这是典型的田园风光。屋前屋后种着榆树、柳树,美丽的桃花、梅花香气四溢,炊烟袅袅,营造出一幅宁静舒适的画卷。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只有真正热爱土地和农村环境的人才能写出。再比如《读山海经》:夏梦的房子周围长着植被和树木。鸟儿似乎对他们的食物很满意,我爱我的茅草屋。农活结束后,我经常回来读我喜欢的书。住在僻静的村巷里,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开着车往回走。享受春酒,从我的花园里采摘蔬菜。细雨从东方吹来,伴着清新的微风。泛览《纣王传》,流遍山海。还有什么比这种宇宙观更幸福的呢?在这里,诗人用线描的手法,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乡村风光的画卷,让人读来毫不费力,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的热爱。初夏时节,房子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安静而美丽,鸟儿飞到这里筑巢。虽然没有树上绚烂的桃花、梅花,也没有飘来的榆柳絮,但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着宜人的艳阳,鸟儿的鸣叫衬托着宁静祥和的田园环境。诗人笔下的树、鸟、风、雨、房子等等,都蕴含着诗人亲近乡村、热爱土地的真挚意图。
第二,与农民的深厚友谊
多年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与农民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种交流很真诚,充满情趣的体现在他的诗里。比如《归园》第二部:野地里人少,穷巷里车轮少。后天,我蒙上眼睛,想着酒。当人们在复杂的市场里,穿着草* * *。见面不谈世俗事务,只说花园桑麻长。我的田长得越来越高,我的耕地日益扩大。经常担心突然霜冻,庄稼像灌木一样枯萎。农闲时节,与诗人* * *交往的不是骑马开车的达官贵人,而是“长满青草”的农民。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是那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封建土医生的架子,农民把他当知己,热情相待。“市场里的人接触的都是草* * *”,随意和农民聊天。他的思想感情也和庄稼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为庄稼的旺盛生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而兴奋和高兴,也为庄稼被霜冻侵袭枯萎而担忧和担心。所以他说:“桑麻的日子长,我国的日子宽。总怕霜来了,草也一样。”。他关心农事、亲近农民、与农民沟通的行为,在东晋等级森严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因为当时贵族医生阶层的价值观中一直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轻视。《迁徙》两首歌也写了他和农民邻居的友好交流。与邻居一起工作,玩得开心,建立亲密的友谊。第二云:春秋多良辰,山上写新诗。过了门就互相打电话比较好,有酒考虑。农事归故里,闲暇中想家;相思穿上衣服,说个没完。这个道理就无敌了,无为一下子就到了这个地方。衣食要守规矩,辛苦不要欺负我。在这里,诗人与农民之间坦诚而和谐的关系表现得如鱼与水一样亲密。“进门不如打招呼,有酒再考虑。”朋友经过门口,互相问候,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考虑。我们仿佛听到了亲切的问候,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无忧无虑的样子。饮酒品酒,耕田,穿衣登门,这些与农民和谐舒适的生活,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体悟,也是他对田务和农民的深刻理解。也是我永远耕田的决心。这种亲民意识和“田老”式的“自负盈亏”生活,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和幸福的源泉。这也正是为什么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一般农业诗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同时又超越了后代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诗中的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诗风格。
第三,自身的努力
亲近农民、与农民为邻、赞美劳动是他亲农意识的表现。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写出了自己种田的感受和经历。这种农业工作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仰。比如《归园》第三部:南山下种豆,草满豆苗。清晨早起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月光下扛锄头归来。植被覆盖的羊肠小道,夜露沾湿了我的衣服。弄湿衣服不可惜,但希望不要违心。这首诗真实地描述了工作生活和他自己的感受。虽然“草丰豆苗稀”,但他仍“晨兴废秽,带荷花回家”,真实地表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耕者有其田的艰难。地里种豆子,但是因为农技低,豆子苗稀少,而草长势旺盛。即便如此,诗人还是在黑暗中,披星戴月,清晨带着露珠出门,深夜带着露珠回家,白天自然汗流浃背。劳动虽然很辛苦,但陶渊明却感觉很舒服,充满了自得。他并不把劳动力当成“廉价”的东西,而是认为这符合他的意愿。
正因为诗人有亲身参与的工作经历,他才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情感都融入了浔阳河畔的土地,忍受了农活的一切艰辛,才能够认识到农民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并把作品描写得如此细致入微。这种真实感的产生,农桑劳作后重现的田园风光,体力劳动后的无忧无虑,实现理想的喜悦,都是后世田园诗人所不及的。无论是孟浩然的《襄阳鹿鸣》,还是唐代王维的《辋川图静歌》,他们的田园诗都是诗意的,但都没有耕田的切身体验。作者没有或者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对土地的执着和真诚,对土地的特殊感情。一直缺少的是陶渊明务农后所拥有的艰辛和快乐。所以,读这些诗,感觉有点做作。所以我们说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但同时他又把这种诗歌形式发展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长期的农耕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再如,“耿旭九月西田夺早稻”:命属道,衣食固。根本不露营,求安全?春天,我设法做生意,我的工作年数是可观的。早上,有点慢,白天,是负数。山中饶双楼,气氛也是先冷后热。田家不苦,傅难辞。四体诚累,常人无异干。屋檐下洗,争酒泼脸。远离溺水,千年而相关。希望是这个样子,不能后悔。这首诗的开头是:“命属道,衣食固。什么叫不扎营,却求自保?”修身养性,自给自足,是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温饱”二字对人类生计极其重要,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每个人都有创造物质财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道理出自陶渊明之口,尤为可贵。诗人认为,追求温饱应该放在人生的首位。要想达到身体安全,必须自己管好温饱。这里的反问句暗示了当时的统治阶级鄙视种田桑的工作,而陶渊明抛弃官场,鼓励自己坚守耕耘,是一件大事。“春天,我的职业生涯很长,我的工作年限相当可观。早上稍微勤快一点,白天还是消极的。山中饶双楼,气氛也是先冷后热。田家不苦,傅难辞。”诗人首先描述他从春天开始从事农田工作,从未停止过。看来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字里行间透露着丰收的喜悦。因为这份收获是努力的结果,“早上我努力,白天我回报”,早上拿出去地里干活,晚上拿着工具回来,每天,每个月,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的工作虽然有限,但是到了晚上才回家,可见劳动是辛苦的,所以要做到“相当的工龄”就更难了。“饶爽露在山中,气氛也是先冷后热。田家不苦,傅难辞。”本来工作很辛苦,但是山里霜多露多,气氛先冷了。当然,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对于诗人来说,尤其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前面说过,诗人在归田的第二年,曾经“山南种豆”,“草满豆,苗稀”。过了几年,现在山里种水稻了,但可以说是“老年可观”,他有了“田家不苦”的真实体验。这是他唯一的活路。诗人辛辛苦苦养活自己,心安理得。虽然他工作努力,但他以受苦为乐。这种自愿长期参加农业工作的可贵情怀,是他强烈的亲农意识的有力佐证。
第四,陶渊明的亲农意识和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强烈的亲农意识,这与他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正是他隐居山林的经历,让他有机会真正接触大自然,接触农民,自己动手工作。
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传统的教育,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曾期望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在《慕容》中说:“前任老师的遗志,我是不会落下的!40就懵懂了,难道还不够恐惧吗?养我的名车,让我成为名马。虽隔千里,怎敢!”他想策马扬鞭,出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希望自己能实现“一生大有裨益”的理想。他还说,“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对自己很满意,我渴望逃离世界各地,我在思远。”③可见他的心思。然而,到了陶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已经完全混乱,他空有抱负却没有理由施展。所以诗歌里有很多词是不会遇到叹息的。他以前是个官员。虽然他可能对政治抱有希望,也尝试过,但更多的是一种必然,因为政治形势和生活压力。他与世俗世界如此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融入官场,所以他的精神非常痛苦,充满了遗憾和愧疚。几番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向官场做一次告别,好死不瞑目。《饮酒》第十二首说:“长者曾为官,壮士忽失时。杜门不归,终身死。”官场的权力之争,政治勾心斗角的血腥,让真正本性纯洁的陶渊明再也无法忍受。所以“杜门不回,死终身”,再也不做官了。
陶渊明从污秽的官场来到宁静的乡村。他全盘否定前半生,“误坠尘网,去三十年”,“笼中久矣,得归自然”。他把仕途官场称为“尘网”和“牢笼”,他恨不得尽快摆脱这个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自己非常熟悉和友好的农村。“笼中之鸟向往老林,塘中之鱼怀念老园”说的是他像笼中之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曾经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塘中之鱼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曾经自由漂浮的江海,过着“海阔任鱼跳,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情绪在他的《回Xi词》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离迷失不远了,今天觉得自己是对是错。”带着一种后悔的心情,我彻底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道路和危险,我欣喜若狂。“问路夫君,恨清晨第一缕光”即使在早一刻看到自己的门,也成了一种极大的愉悦和安慰。用这样的情绪和感受来描写农村和农村风光,当然是对官场和仕途的彻底否定。
陶渊明在与劳动农民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淳朴,与他们建立了真挚深厚的友谊,使陶渊明从肮脏的官场中归来,看到更多勾心斗角、名利双收的人后,发现了真善美,心灵得到了净化。因此,他真诚地歌颂农民,赞美他与农民建立的纯洁友谊。
陶渊明的隐居与苦干,是对仕途的真正拒绝,是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是身在江湖而专注官场,或者回到家乡做一个土地肥沃的地主。他来到乡下,拼命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内心有一阵子陶醉了。他欣赏农村,真的很迷恋。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静思园”和“园入梦乡”。与污秽的官场相比,农村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的灵魂,触摸着乡村的美景,立刻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以开放的心态全心全意拥抱美丽纯净的大自然,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在这里,诗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的解放和人格的真正自由。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经历为基础,在田野空间中直接描写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蕴含着隐逸情怀。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和耕耘龙牧的工作实践。可以说,正是这一点,让陶渊明有别于古代所有失意文人,也让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乡村诗人”的文学家。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强烈的亲农意识反映了他的隐逸情怀。他还用这些诗来表明自己隐居做官的远大志向,从而成为“古今隐士”
参考资料:
[1]《陶渊明仕隐》李华写《首都师范大学报》1995.05
[2]《陶渊明诗文赏析》李华巴蜀书店1988版。
[3]《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刘继元2001.04
[4]《陶渊明及其田园诗》孙敬著《中国之士》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