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金融的短文

近六年中国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策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2005年,中国实现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本文分析了这两项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对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中国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策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政策、收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就是三种类型。一类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存在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平衡。这时候要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总量上不要做太多,结构上要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减少对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本质上是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年,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将两项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作用概括如下。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1,实现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随后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世界经济普遍出现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来看,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失业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导致我国出口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阶段。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制定和实施了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促进扩大消费。第五,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2.积极作用

七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调节供求关系、克服滞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债券的大规模投资不仅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的下滑,而且抑制了通货紧缩。1998-2006年期间,国债建设资金平均促进经济增长1.5-2.5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8.56%,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优化经济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部分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技术改造,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增加就业。七年来,国债支持的一大批新项目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增加了800万-12万个就业岗位,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

(4)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性财政安排,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总之,作为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基本上是适当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相对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消极效果

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的“逆周期”操作,是适合经济下行的政策。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国民经济终于度过了从相对低位到稳定高位的拐点,GDP增速跃升至9%以上。此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加剧,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带来了煤电油运原材料供应紧张。

第二,稳健的财政政策

1,实现背景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首先,经济增长接近潜在水平。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3%,2004年增长了9.5%。一些行业出现瓶颈或资源约束,说明GDP增长接近潜在产出水平。第二,价格趋于上涨。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65438±0.2%和0.65438±0%,2004年分别上涨3.9%和2.8%。第三,失业率放缓。200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比上年下降0.1%。第四,地方投资过热。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7.6%。当年投资率上升到42.3%,比2002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接近经济严重过热时1993的水平(当时的投资率为43.5%)。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货币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和行政手段,逐步控制局部过热的迹象。虽然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2004年5-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但2004年7-6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增速分别为31.4%、26.3%、27.9%和26.4%。在国民经济出现经济周期转换和局部过热的形势下,如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缓解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凸显出来。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1%、4.5%、79%、42%、18%和7.3%,特别是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但其消费量占世界的比重,二是国内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投资占GDP比重过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速的贡献下降。此外,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