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否应该质疑课堂现状?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习惯已成自然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的天性,但孩子进了校门,问题就逐渐减少,甚至不出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生始终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提问成了老师的专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老师提前精心加工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问问题,学生则忙着处理老师的疑惑和疑问。至于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不断强化的阅读教学环境中,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一种坏习惯,就是老师不问就不知道怎么学,没有问题。课堂教学完全依靠老师的“牵引”,学生在阅读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能听从老师的指令。会出现什么问题?目前,虽然“问题式教学”已成为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但从教学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记录来看,几乎都是围绕如何研究或落实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来指导学生阅读,而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文章却很少。可见,教师仍然没有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教学中师生观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倡导教师和教材
学生的无题意识也来源于老师和课本的权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听话教学”,体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恭恭敬敬地听老师的分析和讲课,把老师说的话当作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记录下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就教材而言,编者在单元提示、课文提示和课后练习中明示或暗示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形式手法,成为学生阅读的“依靠”,即学生不依靠自己的阅读去发现和提问,展示自己真实的阅读情况,而是从提示和练习中寻找理解课文的问题和答案,使学生养成一种依赖和惯性。重庆玉溪学院蒋笃坚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在他多年带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问卷统计,截取了528名初中生,占73%。总之,教师权威和教科书权威对学生有很强的认同感,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约束了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打消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疑虑。
(三)文体知识的制约
阅读教学的知识主要表现在用有限的文体知识来控制阅读教学活动。比如小说教学就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的解剖;议论文教学就是用论点、论据、论据的知识去理解,或者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机械的智力分析。这些知识方法虽然具有风格相近的一般特征,但也必然会错过文章写作的丰富性。所以不能简单的用抽象的术语来代替阅读的具体分析。学生接触到每一种技法的个性,才会有疑惑。
由于简单的文体知识被视为阅读教学的“密码”,其直接弊端表现为:学生往往关注“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往往关注同一文体的* * *性,忽视同一文体不同文本的个性。这种简单的程序化教学导致学生缺乏新鲜感和好奇心,不容易出问题,学生丰富多彩的联想和想象也难以唤起,自然会在阅读中失去意识。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第一,信任学生,包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努力营造和谐、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健康、轻松的集体心理氛围中,打消顾虑,大胆质疑,快乐学习。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平等的第一位。为了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其次,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同时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容忍学生在提问中出现的错误。比如语文练习,我发现一个性格内向的同学,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在活动中很害羞。为此,我经常主动接近他,和他聊天。知道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学生,脑子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不断鼓励他多提问。我记得在逐日研究夸父的时候,他提出了“夸父聪明吗?”,引起全班争议。对此,我称赞他的良好表现,让他自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树立了他学习汉语的信心。再比如,在学习旅鼠的奥秘的时候,在讲旅鼠惊人的繁殖速度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在一篇课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旅鼠繁殖的计算数学问题。我当时没有放下这个“不是一种语言”的问题。相反,我让学生拿起笔来计算,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这个学生的好奇心。再比如,我读到“爱恨分明”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跟我说,“恨”应该读到第四遍,而不是第一遍。我没有批评这个,只是笑着点点头,然后让他去查字典。正是在这种信任和包容的心理氛围下,学生敢于质疑,他们才能不断积极学习,超越自我。
第二,提供信息,培养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挑战权威。
大部分学生都有“唯书是从”、“唯老师是从”的迷信权威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学贵疑”,“信书不如无书”。为了摆脱学生对书本和权威的迷信,教师可以利用最新的教学杂志或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新奇信息,让学生明白课本也有不足之处,并带头“挑刺”,让学生明白疑问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敬畏自然》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作者严春友的资料和《人与自然》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语言,带头挑毛病,谈读后感。然后,我鼓励学生们挑战严春友。于是,同学们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从语言修辞、措辞表达、逻辑思维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同学提出“作者否定人类历史上取得的成就”的观点,也有同学提出“文中比喻不够恰当”的观点...多种观点和看法在语文课堂上碰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怀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术研究的态度和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养成,彻底打破了迷信书本和权威的思想。
宋代学者程颐说:“学者必先疑。”长期的接受式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他们往往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不知道从哪里提问。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示范和启发,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注重提问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第三,探究文章的部分,引导学生提问。
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等部分提问。比如在《大悲剧》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质疑题目。学生提出问题:“文章讲的是什么样的悲剧?悲剧为什么伟大?”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进行自主探究。再比如,在《你好-出来吧》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品味小说的结局,让他们质疑:城市真的会变得越来越美吗?城市的美好背后隐藏着哪些隐患?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文章结尾的文学意味,也更深刻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小说《孔乙己》里的场景:当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孔乙己真的死了》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问“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老师愣了一下,但马上转过头,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之死”。看完思考,有的想象他饿死的悲惨场景,有的想象他冻死的场景,有的说他痛苦不堪,有的说他死于饥寒交迫,还有一个女同学说他笑死了,描述了一个让人落泪的场景:在一场暴风雪中。恍惚中,他眼前一亮,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出现在霞光中。60岁时,他终于上了高中的帝国榜。他系着一条乌木腰带,脸色通红。在庄严的气氛中,在悠扬的宫廷音乐中,他迈着陌生的步伐,审视着身旁的汉白玉柱廊和脚下的红地毯,一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昂着头,得意地笑着...
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对于老师来说,这个不经意的问题虽然打断了他的教学过程,但是它的效果却远远不是死预设所能达到的。
宇易老师在教木兰诗的时候,一个学生在最后提出了异议:“我们一起旅行了十二年,我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这根本不可能。别的不说,木兰一洗脚就露馅了。她怎么能把脚藏起来呢?”至此,老师充分肯定了提问的学生,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让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课堂探索氛围非常浓厚;也能让学生学习到老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第四,通过联想比较,引导学生质疑。
联想是一种一物想到另一物的心理现象。而比较是理解问题的好方法。俗话说,只有对比才能分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对具有可比意义的文章和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挖掘文中更深层次的疑点进行质疑。比如在《孤独之旅》的教学中,我把丑小鸭和它做了比较。同学们发现,杜小康通过风雨学会了坚强,这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自然得出了“孤独是人生一笔财富”的观点。于是,我让同学们列出古今中外名人的孤独,但其中有一个提出了皇帝的孤独是否可以视为孤独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为此,课后我引导学生将《杜小康的孤独》与《古代帝王的孤独》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孤独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说中蕴含的人生哲学意义。
五、通过平等对话,思想碰撞,在激烈辩论中训练思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提问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对话式的交流或感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有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受益。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把它们交换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互相交换得到两个想法。“因此,语文教师要珍惜学生在提问中迸发的思维火花,积极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辩论,让不同的思想碰撞,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训练思维。一位老师在讲授《山坡地羊潼关怀古》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兴,民苦;对于“死使民苦”这句话的理解,他引用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释说:“大户人家酒肉臭,路上却有穷人冻死骨……”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对此提出异议,他觉得老师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从诗里可以判断现在是冬天,既然人能冻死,那就肉吧。另外,酒不臭。听到他的演讲,老师很惊讶,但很快平静下来。老师稍加思考,肯定了学生的勇气和质疑精神后,让学生讨论这首诗和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问题出在“臭”字上。查了相关参考书,结论出来了:虽然《新华字典》的词条和老师的解释一样,但是“臭”还有另外一种读音,和“嗅”一样,解释为“用鼻子闻”。显然,后者更符合常规和文本意义。
这无形中将师生的疑虑化为虚无,从接受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潜在的思考。在教学中,只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抓住时机在学生中展开辩论和交流,就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提问中受益。
第六,欣赏和评价,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体验成功。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肯定,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做出欣赏性的评价,及时展示学生自我质疑的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在不断的质疑中增强自信心,长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比如在我第一本书的教学中,一位同学大胆发挥想象力,通过比较二黄毛和“我”的两种命运,问道:“如果不读书的二黄毛今天活着,是我们的同学,他会有怎样的命运?”除了欣赏和评价这位同学的质疑,我还抓住机会,连续两个课时与同学们争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并要求同学们结合课文写一篇令人难忘的作文《我的同学二黄毛》,最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评价。这种由学生提问生成的语文对话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地肯定了提问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再比如,在《天上的市场》的诗歌教学中,一个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不信你看那颗流星,他们是提着灯笼走的”这首诗的时候,从灯笼和流星的速度上,提出了把流星比作灯笼是否合适的问题。在这方面,我非常欣赏他对思考和思考的热爱,这促使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学生们热情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投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提出对名篇的不同看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质量问题时,老师不仅组织讨论,还会张贴演示。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老师的信任才能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和不恰当的措辞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老师不应该批评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而应该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改正错误,保留错误。欢迎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认为,最精彩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提问。语文名师李镇西也说过:“如果真的把学生的精神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从学生的问题开始真正的教学。”学生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问题。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受益于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解惑能力,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为阅读教学增添魅力,充分发挥其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