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空洞的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为:(1)忽视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尤其是语序规范)和习语(尤其是词语的搭配);(2)不考虑目的语的语境,生搬硬套源语的句型、词义和使用习惯(尤其是汉语的虚词和代词以及外文的形态结构词);(3)不顾目的语的语境,在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机械地照搬原语的设计和编排;(4)不顾目的语的文化形态、民族心理和接受者心理,生搬硬套或不求甚解地引进外来文化;(5)不论社会功能和效果如何,都要继承源语言的风格。
作家三奇认为:“面对翻译腔、翻译范式、翻译腔,我们真的不应该迁怒于译者留下的bug,而应该在比较文学中寻找答案。尤其是当我们寄予厚望的作品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甚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对照原文。也许我们最终会发现很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没错,错不在翻译本身。哪里有标准,哪里就有谬误。不同的词语和表达习惯很难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不用说词语背后的思想文化背景了。如果只看了字,就相当于对书一无所知。但必须强调的是,在不涉及外来文化的日常表达中,我们确实应该防止翻译ESE的泛滥,它作为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体,对母语系统有着毁灭性的影响,尤其是在民族自卑心理依然盛行,对外来崇拜情结尚未彻底根除的情况下。当然,我们不应该因为翻译空洞现象而怀疑文学翻译的价值。毕竟历史悠久,也算是一种习惯。但仅凭徐志摩生动的祖母绿来肯定多数也是不合适的。有人说,翻译腔最早出现在我们小时候的老译制电影里,接受度相当高。只能说,这么多年来,翻译腔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习惯上,还是挺容易识别的。比如你和老朋友交流的时候,你绝对不会说‘这太可怕了,我发誓你绝对想象不到当时的场景。’相反,他会说,‘当时我很震惊。’然而,这只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它在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为声音是从报纸上报道的那些意见中衍生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不准确的词语和句子变得流行起来...因此,尽管翻译腔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文化现象,但它将长期存在。"